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文精神:理想与现实──“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讨论会综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部分中青年学者,近日以“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为主题举行了一场小型讨论会。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人文精神的失落、遮蔽及其重建,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代化导致了工具理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文人,廊庙意识一向很重,缺乏独立精神。这与经济政治制度有关。自从转向市场经济后,文人渐有走出廊庙,面向市场的趋势,相对地增加了自由度。但随之而来的,是消遣性文学的泛滥,人文精神的失落,商业炒作的盛行,文学渐为市场行情所左右。不过,本文认为,人文精神的失落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而是它还不够发达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新写实主义小说问世未久,便引起了评论界的热切关注。然而,无论是赞许抑或是反对,大多数评论家都倾向于认为:“它消解对生活理念的构想,放弃对主题的追求”,“局限于个体感知和疏远社会理性层面”,“使其表现出感性拒绝理性的偏差”。而有的则干脆说:“新写实主义在失掉旧现实主义非文学因素的同时,也失落了现实主义的精髓——理性批判精神”。不可忽视的是,他们的这些结论都是在传统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的烛照下得出的。这种观点是否全然合理,新写实主义小说就当真那么排斥理性、拒绝思考吗?我看并非如此。我认为:新写实主义小说并非失落了理性,而只是在小说本文中融进了自己独特的理性思考,构建了一个隐深的呈现结构,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驰骋天地。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小说创作 ,新人辈出 ,流派纷陈。但其发展线索并不难把握 :首先 ,“先锋派”以其回归语言本体的崭新风貌登上创作舞台 ,但是 ,这种形式主义的文章在中国缺乏读者 ,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随之而起的 ,是各种“新字号”流派的兴起 ,力图吸收“先锋派”的写作经验 ,又试图为传统现实主义的读者所激赏。在经历了这一转折之后 ,文坛又向现实主义复归。这种形式主义是对以前各种创作风格的超越 ,关注生活、充满理想是它的最大特点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又使远离文学的读者重新关注小说。这种与现实主义传统有着深刻历史继承性的小说 ,对读者来说 ,堪称“似曾相识燕归来。”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文学的矿藏,文学是书写着的历史。文学主体性回归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探寻“历史理性”与实现“人文关怀”之间,获得了一种动态平衡的张力;从而实现了“五四”人文主义文学精神的复归,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向着多层面、多元化的方向开放与包容,表现出一个时代完整而成熟的风貌。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文主义者的高尔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个世纪的洗礼,高尔基终于被恢复了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学家面貌。作为人文主义者,高尔基在每一方面都以普通人的姿态出现:日常生活中不是神,独立的思想和同志式的感情构成他与列宁关系的基础,与斯大林则矛盾重重,他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旗手,他的文学观念是以人为中心,文学实践也远远超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学范畴  相似文献   

7.
创作主体性的失落崔振椿(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新写实主义,作为我国八十年代中后期涌现出来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一批青年作家探索、试验、创造的过程中生产的新品种,它截取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某些方面,又大胆借鉴,吸收了其他文学流派的观点、思想、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马恩“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观念的再读解黄裳裳(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一种观点,即认为马恩所论述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仅仅是对作为创作方法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基本原则的阐述,并从文学传统的继承与革新的角度分析它的深刻意义。这一诠释性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这本身并不是过错 ,但这种越来越实利化的大学教育 ,并不能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全部问题 ,许多大学生心理出现了“价值悬浮” ,很难抵御社会上的各种刺激和诱惑 ,对如何安身立命更是无所适从 ,使“健全人格”与“获得技能”不能两全 ,近百年来 ,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如何促成大学生“精神成人”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研究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人文精神失落现象 ,进而提出培养和实现人文精神的思考 ,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适应世纪性要求而不断推进的深化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学流派纵横,但成为主流的只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从未在世界范围内占居过主导地位。因此,本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潮是现实主义,且贯穿始终。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主义是与现实主义有同等质量与规模的世纪性文学现象,它同现实主义构成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双峰比立的奇观。其实现代主义出于对现实主义的反拨,但成于对现实主义的某种补充,亦即对现实主义的一种深化。它是现实主义在特殊意义上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王禹偁散文的人格呈现与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五代艳冶浮靡的文风承接到宋代,致使宋初七十余年的文学始终都无法根除其气格羸弱的特点。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种浮靡文风显然已不适于新时代的要求了。新的时代将树立一种怎样的文风,将形成一种怎样的时代特征,往往体现在这个时代初期文学家们对前代遗留文风的质疑和反拨中。作为北宋初期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王禹偁毫无疑问地承担起这个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王禹偁散文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与宋代文学最终形成的特有的时代风格和审美追求,有着内在的暗合之处。在王禹偁的散文中体现出了现实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复归;主体意识与浪漫色彩的凸现;简约朴素行文风格与注重辞采、力戒浮华的艺术追求。这也是王禹偁对五代文风进行反拨和变革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整个民族的人文精神状况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此发表了很多不同的意见。 一部分学者惊呼“人文精神失落”,对此表现了崇高的道德义愤。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制与新闻》1994年第4期所发表的张承志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人现在最可怕的就是缺乏信仰。现在的知识分子太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文学从“新现实主义”回归 ,到文学走向“边缘化” ,到“私人化”、“身体化”写作 ,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双重地缺失了。通过对这种缺失的历史轨迹和原因进行考察 ,我们提出重构的可能 :即历史理性要有人文的维度 ,人文关怀要有历史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现实主义与人文精神都对“人”关注这一层面上,从“史”的角度具体而系统地透视了中国当代文学各个时期的现实主义人文精神的状况及其由残缺渐趋丰满的动态发展脉络,并藉此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之精神。  相似文献   

15.
20 世纪中国文坛的“现实主义”,源自19 世纪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历史阶段性的文学形态。特定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接受语境,使得“现实主义”的精神实质在近百年的接受过程中呈现出一个隘化———转化———泛化———神化的过程。原本是一种文学形态的“现实主义”,最终被视为文学的本质及典范。当前的创作与批评应当走出神化“现实主义”的误区,创造新兴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整体上评述了海外华人文学概况 ,作者认为这一文学现象是独特而复杂的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中国文学在异域的延伸 ,而是包含了中国文化传统、移民历史以及华人在海外的经历等诸多因素。本文将这一文学现象分为“南洋风格”和“欧美色彩”而加以分述 ,从文化层面看后者更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杰作《个人的体验》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将小宇宙与大宇宙相结合的审美体验。从艺术观念说,这是一种以“现实政治与‘呼唤’文学相结合的现实主义”为主的东方传统文学观;从艺术方法说,这是一种以“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心理体验”为主的意识流方法;从艺术风格说,这是一种以“严肃内容与荒诞形式相结合的夸张变形”为主的现代派风格。这种审美体验与艺术特征,源自大江健三郎的“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文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到了19 世纪的欧洲,文学理论家将现实主义从绘画 领域引进文学中,当时的知识界希望将文艺活动整合到整个社会,这种将社会作为观察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给现实主义思潮 在文学领域呈现出“无边性”埋下伏笔。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创作者秉承了中国传统的务实精神,以及以文载道的知识 分子情怀,在现实主义这一理念中进行各具自我色彩的创作,以鲁迅的道德内省唤起民众觉醒和茅盾在文学中描绘自己的政 治梦想为代表,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一种民族战斗精神的体现。当然这种独具个人特色的有限创作,丰富着现实主义的内涵和 表现形式,这和现实主义活跃且无边的特质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9.
纵观整个新时期小说创作,现实主义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潮流。然而,现实主义小说并非始终是以一种面目呈现于新时期文坛的。概而育之,从新时期伊始到八十年代中期,现实主义创作走的是复归之路。从初始期的伤痕小说到深化期的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现实主义创作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真诚艺术信念的引导下,以恢复“五·四”时期初创而在文革期间损毁殆尽的革命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为己任,不仅以其与时代生活和人民需求紧密而又生动的美学联系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体,而且成为新时期历史——文化进程的一股积极主动的推动力量。但是至八十年代中期,复归之路走向终结,开放性日渐成为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不同于以往的新色调、新趋向。此种转变,有其现实的历史和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一些同志在“人”的问题上提出的一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批评。文章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能作任何别的解释,人和人的本质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而不是超社会、超历史的抽象物;人的本质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存在丧失和复归的问题。因此“人的本质丧失—复归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是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泥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