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叶圣陶把编辑出版工作定位为教育工作,就是着眼于人,服务于人,2.叶圣陶先生关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书惠出版论述,这是他为实现一切为了读者这个编辑出版思想制定的明确界际,也是叶圣陶先生从事编辑出版的根本原则;3.叶圣陶先生关于“选稿,编辑者要有主义,但是不要成见”的论述,是他在编辑工作中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的教导,是认真贯彻一切为了读者这个编辑出版思想的具体表现;5.圣陶先生关于编辑人员要不断学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更有杰出的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主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而他关于“语文习惯”这一问题的论述,又贯穿在各个基本问题之中。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当代的语文教育专家亦指出:“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大都可以用听说读写内容由理解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更转化为习惯来说明c’(…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特色陈良璜叶圣陶教育思想颇具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概括性。叶圣陶所做的概括是“一言以蔽之”式的概括。这种概括只有那些精通本行业务又有很高语言造诣的人才能做到。叶圣陶对教育领域能够作出种种论断,表明他对教育领域的通晓深研和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的略读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富有生命力的语文教育思想。他对略读的界定、对略读教材的建议、对略读指导内容和程序的论述,对于当前语文教育中的略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真知”“真能”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再探陈湘发(一)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语文教育家.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早在五十年前.他就提出了“国文教学改革”、“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改革.首先必须是认识上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他...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的“做人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其精髓是自学自励教育;其重点是养成教育;其内核是人生观教育;其主体是公民教育;其归宿和指向是造就健全公民。这就像是一根红线,贯穿在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全部论述和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所以,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叶圣陶先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对师范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认真学习叶老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编辑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编辑出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一系列有关新时期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邓小平编辑理论的基本内涵  编辑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邓小平对如何做好编辑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  1.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益求精,贡献“最好的精神食粮”是编辑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论述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出版、流传的问题时指出:“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他对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多有论述并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语文教育观,对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是其文学思想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则是语文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根本上遵循教育的一般原则与规律;在教材方面叶圣陶强调要切合学生实际,适应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兼顾思想内容与文法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要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分析与体会作品,但不必创作。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的《作文论》、《文章讲话》(与夏丐尊合著)、《文心)(与夏丐尊合著)、《文章例话》等专著和大量论文以及致友人的书信中,都有关于写作教学的论述。这些论述,涉及了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贯写作教学的整个流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写作教学思想体系。现就其中的“呼吁革除旧弊”和重视教人“立诚”二题说一些看法。一、呼吁革除旧弊。叶圣陶的写作教学思想,萌发于他对传统的、束缚灵性的写作教学方法的强烈不满,体现着强烈的改革意识。他早在1918年与王伯祥合写的《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一文中,就明确地提出以“顺自然之趋势,而适应学生之地位”为作文教学主旨的主张,认为“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  相似文献   

12.
把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鲁迅的读者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编印书刊的目的是为读者服务、使读者得益。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鲁翁毕生致力于编辑极勤,主旨惟在益人。”鲁迅对读者负责,处处替读者考虑,把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编辑思想贯穿在各个方面。“出版,在昨天、今天、明天,最严肃和最要花力气处置好的题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谁是第一’。”鲁迅当年提出的编辑的读者意识,几十年后,仍让人感到并不过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图书馆工作的主题.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把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每当看到家严留给我的条幅上的这段古诗歌,不自觉的便想起了一位年高德劭的老编辑——叶圣陶先生。圣陶先生先后在商务、开明、出版总署、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辑、出版部门工作——职称虽有不同,但总的任务是负责编辑。一直到现在——大概已年逾九十了吧?社会工作那样繁忙,他依然抽出大部分时间,为作者审稿,为出版社组稿,为著名学者编纂文集,筹划全国出版事宜。抗日战争期间在成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大家,语文教育工作终其一生,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源。以往论者多关注其对初等、中等语文教育的贡献,而忽略其对高等语文教育的意义。本文撷取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焦点问题,从语文先辈的教育资源中努力挖掘其现代意义,为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早在“五四”前后,叶圣陶就憎恶黑暗的现实,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再加上他的文学“为人生”的主张,更促使他不断地对现实社会进行观察和解剖,力图通过暴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与希望,以唤起“疗救者”的注意,进而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从“五卅”运动到“四·一二”政变,随着作者思想的跃进,随着作者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主流的靠拢,极大地增强了创作中的批判力量与革命因素。三十年代以后,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开始有所接触,思想有所前进,他的创作中的现实主义表现的更加充分和强烈。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一生历尽艰难,但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和语文教学研究,已历时七十多年了,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辟的教学理论,至今可见诸他的浩瀚的著作中和他近几年来多次谈话中,结合自己四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实践,细读、精研叶老的语文教学的论著和谈话,我深深体会到:叶老的语文教学思想,是我们语文教  相似文献   

19.
邵益文是我国编辑学研究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组织者,是我国最早投入编辑学研究的几个人之一。他提倡"一切为了读者"的编辑观,认为编辑以读者为中心就要为读者打算,要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他倡导编辑活动的"二优律",坚持以优选、优化为手段分析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他注重编辑主体的研究,强调编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他重视编辑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以普通编辑学命名的专著,推动了普通编辑学研究的深化。他注重编辑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助推了编辑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他还在编辑概念的界定、编辑出版教育研究、编辑学的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功绩卓著。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生前一再强调“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主张。他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会学生自己学语文,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用之。这是叶老一贯的教育思想,也是叶老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对于深化我国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开创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笔者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渐进过程。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