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民认知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公民认知的内容包括一定的政治或法律知识、行为技能、交往水平、参与热情等方面。中国的公民认知状况相对不高,重要表现是知识程度较低,但根本原因是主动式认知较少,缺乏公民认知的自然积累过程。因此需要减少被动式认知,大力倡导公民自主认知或自发行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自主决定公共政策的议题、程序,通过国家的力量实现对公民社会的自治,这种参与要求公民具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能力、基本的正义感能力以及形成合理的善的观念的能力作为前提.公民的这些道德能力的形成的保证是公民拥有参与公共活动的基本财富与公民社会和法治秩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充分重视对公民的法治教育,引导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公民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即是一个人对法治教育接受和认同的心理过程.要真正提高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遵循人的法治观念形成过程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政治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历史时期,公民社会理论正好迎合了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分析我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探寻公民社会的构建途径,是重要的课题.当前正在进行的学雷锋活动契合了公民社会建设的需要.通过学雷锋活动可以培育良好的公民道德,有力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一些不良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公民建筑基于公民导向,可以解读为公民分享的权力空间、公民参与的实践空间和公民自治的日常空间。公众的建筑认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公众已认识到参与城市建筑的重要性、公民建筑的本土化路径及公民建筑自治的可能,但受到公民在建筑话语权方面的缺失、公民参与机制的不健全等多因素的制约,实现公民建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13
社会政治文化对公民政治参与有着重大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政治主体对社会政治的文化认知。政治文化认知不仅是政治主体意识生成的心理基础,而且决定着政治主体的政治态度、政治取向和政治行为。政治主体对政治文化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对政治角色的认知;然而,不同的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认知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来实现的。从政治文化的总体入手,注重分析其中政治认知的层次性及其相互影响与变化,可以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寻找科学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7.
解志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5-78
少数民族公民文化是传统臣民和村民政治文化与现代理性参与政治文化的一种混合,尽管不同少数民族公民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多样性,但是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参与的被动性、公民文化的局限性、重视文化的象征性、政治情感认同的双重性等。这些特点体现了少数民族公民文化村民价值取向色彩比较浓厚,少数民族公民文化处在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整合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吸纳世界文明成果,把公民道德建设具体化、规范化,从理论和实践上保证了培养"四有"公民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沈国琴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4)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这种挑战延伸到各个领域.本文皆在对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奥特弗利德‘赫费(Otfried Hoffe)的世界公民理论作一解析.赫费认为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关心自身所在的共同体,同时还要关心世界主义,而哲学世界主义的核心便是世界公民,从公民走向世界公民之路是法伦理的命令,他指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至少有四种世界公民.为使世界共和国持久存在,世界公民必须具备相应的道德,要有世界公民或世界主义的法意识、世界政治的正义意识及合作精神.赫费对世界公民的独到见解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知行统一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4):156-159
高校大学生德育中的知行错位表现为理想崇高与现实追求、高雅文化与庸俗文化、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理性认识水平与个人本位行为等4种相悖性。改革教学模式、考试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思想道德教育中弥合学生知行悖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梁颂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2):44-48
中国常德诗墙以“时空交汇、纵横结合”的构想 ,寻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和谐 ,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她以自己清新的面目实现了情景合一的美学追求 ,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 ,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2.
公民的法律参与:法治秩序运行的主体性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72-76
公民参与法律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将产生巨大的促动作用,是支撑法治运行的主体性力量。公民对立法活动的参与,有助于表达与平衡多元化的利益;公民对执法活动的参与,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增强法律的开放性及其自我修正机能;公民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既能主张和维护权益,又有利于法院裁决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总之,公民对法律的参与将有效促进立法、执法、司法活动,进而推动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3.
董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485-489
郝敬的知行论,可谓是在知行合一的思想基础上主张先行后知、行重于知.其知行合一的基础即在于一方面知包含了行,即它是所谓的真知;一方面行以知为自身的起始而涵盖了知,它表现为德行.有鉴于此,郝敬尤其突显行在知行合一过程中的价值和地位,而强调笃实,强调由虚返实. 相似文献
14.
张博颖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50-53
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性目的就是社会的和谐文明;主体性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养的公民;二者的统一即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理论基础,文化的差异是可译性的认知途径。可译性问题不是一个二分体,而是在文化认知角度下的一个译文确切性问题。因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跨文化间的翻译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当前历史文化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认识到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曾子是孔子之后主张道德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在"仁"、"礼"、"孝"等方面继承、发扬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堪称世人表率。今日在高唱时代主旋律的同时,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曾子道德教育思想,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将会有利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高小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23-29
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研究历来存在着文体混杂的问题.该文则试图从小说作为叙事文体出发,对叙事的内在特征--深层叙述结构进行分析,从这一角度梳理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内在趋势和文化意义.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叙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3种深层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的正史结构、从情感逻辑出发的历史批判性叙述结构、作为欲望宣泄的民间文化叙述结构.这3种深层结构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展开,形成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和文化发展中从正统到精英、而后又到民间的内在趋势。 相似文献
18.
道德态度是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以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态度”的研究为基础,将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沙夫茨伯利、斯密、休谟主张的道德情感理论相结合,融合中国古代知行关系的讨论,试图建构一种稳定的基于主体道德认知与情感判断之后所形成的行为倾向的图景。 相似文献
19.
王福雅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4):87-89
情与志的密不可分、合二而一是中国舞蹈审美在内容层面上的独有特征;拧、倾、曲、圆的形态特征,轻盈流动的舞姿,精彩绝伦的旋转形象共同构成古代舞蹈审美形式层面上"圆润流转"的美学风格;在艺术思想层面上,中国古代舞蹈审美直接指向意境,从圆润流转的舞蹈艺术形式中流溢出空灵流动的生命情调和神韵,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又蕴涵着以实带虚、虚实相生的思想,而这些恰恰是其它一切古典艺术样式的最高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20.
孙兴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55-59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是关于人与宇宙自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天人关系论随着时代的演变有多种形态和基本命题,展现了特殊的哲学问题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对立调和的文化精神。这样的哲学思维具有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