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5):50-56
<大方便佛报恩经>是一部译者、年代不详,但口语材料比较丰富的翻译佛经.对其语汇进行辨析、考证,对中古语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价值可从以下三方面窥貌一班一是考释"衰丧、衰祸”及"留怀”等经中语词,抉发新词新义,补正<汉语大词典>的阙漏;二是考察"非”等词的新用法,这或许有助于推定该经的译经年代;三是列举经中部分俗字用例,以弥补<汉语大字典>在收字举证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从12条佛教词语(短语)入手,可以考察《大方便佛报恩经》的年代。其中“观世音菩萨”、“四围陀”、“释氏宫”见于后秦译经;“大悲愿”,“不请友”,与《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如来十号相同的十种具体名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以及“萨遮尼乾”,“天宝香、天宝花(华)”和“一箭道”均见于东晋以后译经;“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最早见于东晋十六国及以后译经;“三藏九部”除《大方便佛报恩经》外,其余用例均见于南北朝以后的中土佛教典籍;“五盖十缠”最早见于南朝梁的《慈悲道场忏法》。这12条佛教词语表明,《大方便佛报恩经》不是东汉时期的文献。如果是译经,它的翻译年代当在东晋之后。 相似文献
3.
张建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85-86
中古律部汉译佛经,包括《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四分律》等。其内容主要是规范佛教僧众言行的清规戒律,也涉及到僧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这些译经篇幅较长,字数较多,因此也是汉语词汇研究的可贵语料,其中的不少词汇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会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7-10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近"义,"愚迷"有"愚蠢、愚笨、愚昧"义,"白净"为"洁白"义,"皎洁"犹言"洁白",《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当;而"空闲"的"寂静,安静"义,则为《汉语大词典》失收;"别"为一特殊构词词尾,可解释为"每一",《汉语大词典》解释不确,应作修正。 相似文献
5.
赵杏根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59-61,120
唐代佛经翻译小说《猛光王传奇》的主要思想是否定爱情、情欲和色欲,展现怨怨相报为祸之烈,抨击四种姓制度和理论.其主要情节为喜剧情节和惊险情节.其结构为发展了的故事累积型. 相似文献
6.
敦煌本《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尽管是一部佛经,却表现出突出的文学成就:首先,它有着故事情节上曲折、离奇、矛盾冲突激烈的文本呈现;其次,它运用了诸多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复次,它较大文学成就还表现在魔幻、再现创作方法的圆融运用上。因此,它已经是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佛经而成为一有着传奇色彩的叙事文学作品了。而它的文学成就又有着佛教文学、敦煌文学和我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范朝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2):66-69
《三朝北盟会编》不但保存了丰富的史料,且其中转寻宋人和金人口头谈判的记载 ——即语录体文字,成为研究宋代口语的珍贵语料而受到汉语史研究者的重视.这里选释的词目,皆取材于《三朝北盟会编》里口语程度较高的文章,选释词立目依据的原则是:一、各家专著与一般语文辞书未曾论及或虽已论及而义项不全者;二、专著或辞书已收,但例证较晚或举例仅限韵文者. 相似文献
8.
潘志刚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5):71-73
《拍案惊奇》是明代凌蒙初编著的一部话本小说,该作品口语性很强,里面包含了许多明代的口语词汇,这些词有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有的意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选择了若干口语词如象意、虚心冷气、虚心病、冲心、对科等进行了解释,以求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试论《洛阳伽蓝记》中的口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振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4):50-52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确定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所依据的标准;《洛阳伽蓝记》口语词的三个来源:汉译佛典、前代典籍、现实语言。 相似文献
10.
从《洛阳伽蓝记》看中古书面语中的口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振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2):260-263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根据中古书面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判断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的客观标准;依照这些标准探讨了<洛阳伽蓝记>口语词的三个来源为:汉译佛典、前代典籍、现实语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佛经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71-80
翻译是理解与解释的过程,是两种不同话语、两种不同文化之间 的对话。自汉代佛经翻译开始,中国古代翻译事业由文化征服走向文化交流。东汉时期,佛 经翻译受制于译者对两种不同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低下以及语言文化的隔膜,译经多为 “弃文存质”的直译;魏晋时期,佛经翻译家注意迎合中国本土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思潮,译 经多为“滞文格义”的意译;东晋二秦时期,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从空间性和时 间性上彰明翻译的阐释学性质,鸠摩罗什注意到佛经“有意味的形式”,对已有旧译佛经进 行了语言和意义的双重正谬和双重诠释。隋唐时期,彦琮的“八备”和玄奘的“五不翻”, 标志着翻译理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宋代赞宁的“六例”是佛经翻译理论和实践最完满的总 结。汉译佛经改变了印度佛经的原生态,使之以中国人理解的并经中国人解释过的方式成为 世界佛教的宝藏。 相似文献
12.
王毅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25-29
《大比丘三千威仪》,旧题“后汉安世高译”,一些学者也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使用,颇值得商榷。从词汇角度考察,《大比丘三千威仪》中“阿闭梨”、“布萨”、“捷椎”、“檀越”、“维那”等佛经译名以及“橙”、“抖擞”、“猛利”、“某甲”、“爬”、“绳床”、“食堂”、“下”、“执作”等普通词语最早见于两晋时译经,未见于东汉三国可靠译经,而部分普通词语亦始见于晋代(或者更晚)中土文献,可见该经中明显存在着具有两晋时代特色的词汇,因而这部经书不可能是东汉译经,其翻译年代不会早于西晋甚至是东晋。 相似文献
13.
徐丽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1-63
佛教经典自汉代开始传入我国,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先后采用过格义、拟配及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其中音译方法出现较早,同时持续时间也较长。本文以玄奘的译作为例,重新解读玄奘提出的“五不翻”理论并分析其时代背景,验证玄奘在译作中是如何遵循或违背“五不翻”理论,以及探讨“五不翻”理论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具体梳理“衍”、“抛”、“澍”三个俗字意义的基础上,利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进一步比较其与相对应的正字“行”、“挽”、“漂”的语境差异后发现:俗字“抛”、“澍”的义项与其正字“挽”、“漂”基本对应,“衍”则只对应于“行”的名词性语义;在具体运用时,俗字的出现频率也远没有正字高,它们一般出现在相对单一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词汇词、语法词为切入点,重新审视汉语词类划分这一老大难问题.词汇词、语法词的划分可以澄清人们在词的同一性、词的兼类、词的活用、名词化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从而化解争端,从根本上解决汉语词类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曾昭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6-18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中古佛经中表示性行为的委婉语如交通、交会、接、通情、同房,可以在词义和始见年代上供汉语词汇史研究者和辞书编纂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金陵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119-124
古代中国长安文化铺就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深厚的社会基础。因佛教之教义较符合长安文化的一些哲学思想,所以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统治者利用佛教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促进了佛教的发展。阐述了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历程,并概述了一些翻译大师如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玄奘等取得的非凡成就。 相似文献
18.
江傲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2):192-197
《维摩诘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从后汉至初唐,前后有7个译者翻译,存留至今的只有支谦、罗什、玄奘的译本,而3人正是3个时期的典型代表。通过同经异译的对比,可以从语言上找到鸠摩罗什版本流传的原因,并进一步阐释同经异译的《维摩诘经》对汉语词汇史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黄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6-69
从交际话语的整体性,即“统一体”上阐释话语、语境、交谈者认知与推导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使话语得以展开和得到解释的语境状态,试图以动态语境观来构建交际话语的“统一体”。而以往的静态语境观难以解释话语与语境的相互关系,“统一体”原理的研究可以为交际话语的传达与理解提供整体性把握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