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金兰 《经营管理者》2009,(23):137-13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进入2009年以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种种迹象。本文重点讨论和分析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提出了增加居民购买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营管理者》2014,(2):18-18
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停留在希望和不确定性之间。一些发达经济体复苏赢得了动力,但世界经济仍然没有达到马力全开的状态——未来几年可能将依然处于动力不足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2010年,各国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减弱,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范围和规模有限,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消费乏力,经济复苏步伐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有所放缓,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分化,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2,(12):4-17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摘录 国际国内六大困难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 ·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  相似文献   

5.
苏琳 《决策与信息》2011,(4):160-161
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尚未完全企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亚洲经济体有率先复苏的迹象。本文探讨了当前亚洲经济体经济复苏的三个相关问题,总的来看,亚洲经济体此轮率先复苏主要是因为亚洲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使得内生性增长的增强,同时中长期供给面的改善也意味着此轮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和质量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亚洲经济体能够因此延缓改革的步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亚洲经济体更加需要通过经济结构改革释放制度变迁的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解决中国经济失衡的路径——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逐渐过渡为以美欧为中心替外需服务的经济体,中国成为替世界提供廉价加工品的"世界加工厂"。而当中国成为严重依赖"外需"的依赖型经济体时,世界打冷颤,中国怎么能不跟着感冒呢!中国经济——失衡而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决策》2009,(11):8-8
中国富豪可敌美国富豪 随着全球经济衰退,亚太地区富豪的净资产增速将超过世界其他地方。若这一趋势得以延续,到2013年,亚洲富豪总资产将超过北美富豪总资产。这并不意味着比尔·盖茨全球首富的位置会被替代。但随着东方经济体受中国经济复苏驱动,亚洲人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中。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8,(12):10-10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旨在妖魔化中国的“鲨鱼攻击”的夏天。中国主办奥运会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神奇地搞定一切问题。同样,把中国当作全球经济的“头号操纵者”也说不过去。中国当前的保护主义与我们在漫长的经济崛起期间对欧洲发达经济体所做的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9.
《经理人》2013,(9):110-111
2013年已过半,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出现分化。美国房地产市场、就业市场、股票市场均有所改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部分得以恢复,但自动减支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经济增长。欧洲金融市场稳定性增强,但经济陷入二次衰退,财政整固和一体化建设的阻力上升。日本政府推出财政刺激、量化宽松、经济增长战略组合的“安倍经济学”,提振了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但可持续性面临考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继续温和增长,一些新兴大国工业生产出现放缓势头。  相似文献   

10.
封面     
《决策探索》2009,(5):12-15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在一些地区和领域,衰退进一步恶化的态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好转的迹象尚未出现。诸多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更为明显的效果.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已陷入衰退。在此关键吲刻,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中国经济如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4,(18):17-17
——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关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面前,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快速反转的“V”型曲线,令全球各大经济体为之侧目。即将到来的2010年,对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关键之年,如何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经济     
《领导文萃》2010,(16):6-7
刺激计划或催生“不必要”基建工程 2008年底,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体。为了抗击衰退、保持经济增长,中国开始实施一个为期两年、总金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刺激计划加快了中国一些已经开工的大型建设项目的步伐,同时上马其他项目。  相似文献   

14.
经济     
《领导文萃》2009,(6):6-7
为什么中国能良好运转 中国很可能是今年出现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因为它是唯一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事实上,中国没有像其他五大经济体一样迅速减速,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具备的经济学家通常嗤之以鼻的国家干预的能力。中国的国家干预曾被视为不成熟经济的坏习惯,现在却被看作稳定的堡垒。  相似文献   

15.
《经营管理者》2008,(4):10-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日前通过份额和投票权改革方案,拟增加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性。但外界也认为此方案仍未全面反映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好于2013年,初步预计在7.8%左右我们认为,有四方面因素支持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外需小幅改善。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总体略好于2013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比2013年加快0.8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  相似文献   

17.
经济     
《领导文萃》2013,(2):132-133
中国经济将不断前进 中国经济的放缓似乎已逐渐平息.7.5%的预计增速远高于西方国家。从世界最快的列车到世界最多的地铁项目,再到高耸的城市风景以及外国银行林立的金融街区,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特征随处可见。经合组织预计,  相似文献   

18.
叶檀 《经营管理者》2013,(12):21-21
在商言商,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是对大势的基本判断:欧美经济复兴,新兴经济体暂时处于弱势,而香港的风险在上升,收益相对下降。削减内地资产以增加购买欧美资产的筹码,如果李氏判断新兴经济体会振兴,  相似文献   

19.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44):10-10
中国2025年将成最大经济体 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5日 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到2025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即未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GDP——将达到38万亿美元。有10个趋势将使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0年之前加快到16%左右。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突出表现是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在世界经济总体中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对原有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国际经济格局还需要长期努力。中国在呼吁改变现有国际经济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