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东升 《理论界》2002,(1):52-53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道德传统则是文化传统的灵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继承、扬弃、丰  相似文献   

2.
道德建设中的非理性文化心态及其矫治王玉东任何道德建设的发展,都是以其相适应的文化底蕴来铺垫和维系的;任何文化心态的变化,都会对道德建设产生推动力或阻滞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冲破了传统道德意识的束缚,提高了道德认知视野和反省鉴别能力,道德文...  相似文献   

3.
杨志红 《云梦学刊》2003,24(2):56-58
整合力是一种整体的精神力量,是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沿袭与发展的动力。传统文化精神的主体是道德的精神。是以道德的理想和整体的价值观念去影响社会,凝聚人心,也影响师修养。分析传统文化精神整合力与师德修养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整合力在师德修养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商品经济与精神文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某些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二律背反的现象,这是我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冲突的一种表现。 以大工业和现代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运动,已经突破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世界化了。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再闭关自守而别无抉择地卷入其中。与此相适应,开拓、创造、自由自主发展的主体文化构成了“世界性文化”  相似文献   

5.
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道德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道德审美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诗歌在文化思想方面的主要构成要素。中国诗歌的道德审美理想的本位是国家与群体,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民族关怀。九叶诗派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经验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发扬了中国诗歌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艺术主题,尤其是在揭示现实的负面因素方面显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行为,一种文化体系表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文化中最具活力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本文通过将广告文化与民族文化,这两个现代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的文化现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广告文化中民族情感因素,民族伦理道德和民族风俗的阐述,以及对大量现实广告例子的分析,旨在说明广告文化其特有的一种民族情节,突出民族文化在广告中的重要地位。民族文化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地烙入广告文化的灵魂之中,因此,广告要突破,要有大创意,就不得不将民族情感、道德、以及风俗加以吸纳,加以运用,才能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或是简易明了、或是深奥难解,无论如何,这些精神都存在于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并且对该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信仰、思维等领域起着支配作用。就象有学者认为的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人文精神①一样,我们认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是以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这四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四种精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思想基础,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是指导其不断前进发展的基本思想。②一、英雄精神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英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藏族传统节日与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相连的因素出发,认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是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节日是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载体。藏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活跃民族节日、提高藏民族广泛的参与度以及增强体质和积蓄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与前瞻思考文化交流,就是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民族在文化领域里互相学习、借鉴、吸收和合作,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任何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都受到自己民族特点、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探寻中国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参与其中的非经济因素是能够影响经济运转的重要力量,以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是市场经济中非经济因素的经济动力。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表明,合理的道德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动力对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是一种既同经济利益相联系,又超越经济利益的事业理想,是一种与民族发展事业同源同质的以利益创造为目的的个体事业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宗教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世俗教育的影响佟德富,杨桂萍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和民族心理特质等。对于宗教与政治、宗教与道德、...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是一个民族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等有机综合体,是该民族在漫长历史实践活动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因素。它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巨大的历史力量。每个民族在建设自己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如何对待本民族传统的问题。一、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是决定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一宗伟大的历史创造活动,但是,每个民族在走向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内蕴丰富,气象万千,但从某种特质意义上说,可称为是道德人格一元的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类文化,都可以在这种一元的格局面前与古老的华夏民族、古老的中国文化区别开来。以道德人格为指归的儒学,流贯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之中,常被人称之为静态的、超稳定的文化,然而,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这脉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内涵与历史特征,便会较为清晰地看到儒学在历史发展中所发生的明显的自身演变,看到这种演变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及其人格精神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看到眼前我们通向现代…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传统的祭奠曾令存一在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里,知识分子都是最为清醒的一个群体。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新时期作家笔下,许多清醒的知识者,最终却都成了历史与传统的祭奠品。何其芳当年在谈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时,说过一段颇为深刻的话。他说:“我们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比较文学自产生发展至今,在学科史、话语权力、形象学、文化研究等方面都与民族国家的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比较文学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同步性推动了中国从传统国家形态向民族国家的转化.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和重构学术话语有利于提高民族国家在世界上的言说能力.中国形象建构源于民族国家在不同文化体系的碰撞和较量中对自身形象的重视.文化研究则为民族国家的文化建构提供了精神食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积极地以学科发展的方式寻求民族国家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任何民族的进步,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系;任何时代的发展,必须以民族精神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构架,尤其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的复和体。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道德色彩、顽强的再生能力和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等诸方面。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致思趋向和思维方式上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民族精神博大丰富的民族。这主要体现在求实,崇尚气节、富于革命传统,自强不息、刻苦耐劳,宽容、和平,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上。但是,中国民族精神也是一个两面体,既有优长,也有缺陷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渗入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深层积淀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并不断地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着潜在的、自发的和稳定持久的影响,又与现代社会特征相结合,产生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当今经济结构及其人类文化面临着转型重构的重大时期,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的现代化。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塑造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优质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武术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作为一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观.现今国家提出了弘扬现代民族精神,并重视武术的学习与推广,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武术文化的核心是优秀武德,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作为当代青年来说,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来实现爱国主义的美好主张,做到保障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是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道德的根本特征和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能动摇,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结合时代特征对二者在民族复兴中的功能给予恰当定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用传统文化精华培育道德理念,助推民族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