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十二五”规划迎来西部建设新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转变天府新区经济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要求。科学规划定位,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创新一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抓好起步区建设;完善科技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集聚科技资源的制度体系;秉承科技创新,增强主体自我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依托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转变天府新区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四川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要着重加强软环境建设。河南产业集聚区软环境建设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不相适应。加强软环境建设,要重点改善布局环境、服务环境、创新环境、文化环境、执法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系统改善产业集聚区软环境,大力治理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环境雾霾",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晴朗天空"。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原创力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对研究生原创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原创力,在软环境方面,要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构建长效、系统的科技激励制度以及加大对研究生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加速培养创造性与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要从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为目标,以优化学校环境为抓手,增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环境优化既要以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优化高校硬环境;又要推进高校创新型文化建设为核心,优化高校软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华侨华人创新创业镇江洽谈会"(简称:"镇江华创会")是由江苏省侨办和镇江市政府联合主办,镇江市侨办承办的一项侨务品牌招引活动,已连续举办十届。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和侨商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投资创业、经贸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吸引和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来镇江落户。10年来,"镇江华创会"已经成为镇江侨务工作的一张名片,为海外侨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走进镇江、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与现实意义入手,阐述中国梦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关系。指出中国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创新创业的投资机制不完善,人才战略的软环境建设相对不足及人才队伍本土化培养缺乏活力。提出为实现中国梦,集聚用好创新创业人才,应继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战略硬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战略的软环境建设,积极构筑人才队伍高地,本土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引入风险投资,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全程孵化。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角度下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宁省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装备落后等问题,研究产学研角度下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从辽宁省产学研合作环境、合作动力、创新绩效等方面分析,认为辽宁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缺失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行政干预过强、合作层次低下、合作平台缺失等问题,最后提出政府职能转变、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营造有利于合作的软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具有中国特色的软环境研究一直契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撑着我国的地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来源于中国知网发表于1992—2020年间以软环境为主题的824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软件的使用有所创新: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年发文数量、关键词频次、关键词突现信息将我国“软环境”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再分别对三个阶段进行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展示了我国软环境研究的历史进程。我国的软环境建设经历了“软环境建设呼吁”—“软环境理论构建”—“软环境理论运用”三个阶段,再结合时代背景可以划分为:投资与开发视角下的软环境建设(1992—2003)、软环境理论与应用的共同发展(2004—2012)、时代背景下的软环境研究(2013—2020)。通过发展历程的梳理,可知未来的软环境研究应当加强学者、机构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以深化理论体系,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并注重政府对软环境建设的要求,同时,应当注意到软环境与营商环境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了四川吸引IT人才应从优化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营造机制 ,指出建设软环境机制是前提和关键 ,建设硬环境机制是基础和保证 ,提出了努力营造软硬环境 ,吸引IT创新人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由河海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镇江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日前在镇江市正式启动,这是河海大学继上半年成功申报“苏州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项目之后于今年获得的第二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项目。镇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是一座集工业、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区域创新环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对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创新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创新环境得分,揭示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劣所在,从公共因子的角度对地区间创新环境的差异进行研究和解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区域创新环境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江西的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创新环境中,金融环境对创新能力没有影响;其他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知识流动水平和创新创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为重要,劳动者素质、知识吸收水平、基础设施的影响次之.这样可促进政府对环境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为提升江西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与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可量化指标,构建了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从科技创新的人才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政府支持环境和社会支持环境四个方面,对辽宁区域创新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需要营造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氛围,积极打造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环境,积极打造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新环境,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并形成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使辽宁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尽快进入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完善贵州区域创新环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活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区域创新环境直接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通过对区域创新环境体系对引导技术资源流向、培育创新主体、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等功能的分析,提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由政府政策环境、对外合作与开放的环境、区域产业及企业内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要素环境和自然、人文环境等构成。并结合贵州目前创新能力较低的状况,提出培育和完善贵州区域创新环境体系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以科技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作为评价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依据,并根据链环—回路模型理论分析了该理论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启示,构建了把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农业科技示范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特别强调了用调节系数来修正瓶颈环节和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育环境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环境主要指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三个大的方面。教育环境的创新必须把教育制度的创新作为重点 ,并坚持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环境的创新必须抓住学校教育环境创新这个主体 ,应当注重与家庭环境创新的结合 ,形成创新的整体联动  相似文献   

17.
区域技术创新发展支持系统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技术创新发展支持系统是指有利于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内容涉及区域技术创新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分别可称为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外部支持系统和内部支持系统。外部支持系统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教育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和国际环境等。而内部支持系统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支撑条件和最关键环节,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和相关行业的企业群、产学研合作工程、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市场机制等。营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支持系统,对推进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产业竞争论、资源论、合作论与变革论并没有突破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服务效率的困境,商业模式创新是森林公园旅游服务效率增长的源泉。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商业模式的创新动力基于市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和产业对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冲动,探索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的创新途径就是洞察市场价值主张、构建价值创造系统和获取价值的盈利模式。基于国内森林公园旅游服务核心要素的筛选,构建了其商业模式的表达模型,提出了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途径:(1)景观和环境的价值主张创新;(2)技术和文化的营运系统创新,(3)网络和体验的盈利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从现有研究看,围绕TMT社会网络、双元创新等主题的研究比较丰富,学者们针对TMT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大多研究倾向于TMT网络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构建了制度环境与企业性质+情境因素调节下TMT网络特征对企业双元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以238家企业为样本,首先实证检验了TMT网络特征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其次检验了知识创造是否在上述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最后探讨了制度环境与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TMT网络特征能够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知识创造在TMT网络特征与企业双元创新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强化TMT网络特征对双元创新的积极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TMT网络特征更能促进企业进行双元创新.上述研究揭示了TMT网络特征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也为TMT网络特征与双元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柳钦 《南都学坛》2007,27(2):98-103
对于创新环境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学术界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后来不少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概念和理论。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研究,创新网络的概念也逐步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应用。总之,创新环境是在某区域内形成并随技术进步不断调整各种网络关系的总括。环境是创新赖以进行的一个重要意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社会支持系统、环境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创新过程的结果就会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