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0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八省区(云、青、贵三省和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五大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科学讨论会。总体说,五自治区和三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人口增长较快,妇女生育水平高;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率高(农村妇女高达89.28%)。这对控制人口增长,优生、优育、优教和降低婴幼儿、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发展经济文化极为不利。西藏统计局副局长席津生说,西藏四次人口普查开辟了西藏人口史上的先例,对全面了解和分析世界屋脊“神秘土地”上的人口状况和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精确数据。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壮族人口达15489630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7%。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有壮族人口超千万。壮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举足轻重。建国以来,壮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如何?有些什么特点?今后的增长赵势怎样?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藏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她在创造祖国的灿烂文化、捍卫祖国边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并将继续做出重大的贡献。一、藏族人口的变迁藏族历史上人口究竟有多少?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藏族人口发展慢了还是快了?这是一个国内外都很关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概论人口转变理论将世界各国人口增长变化水平区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并归纳出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高增长潜伏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变增长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下降稳定期.这一理论客观地描述了生育水平下降的必然趋势和人口再生产(出生、死亡)变化的过程.历史地看,藏族人口增长长期处于徘徊状态,甚至在一些时期还可能呈现负增长,处于人口发展的第一阶段.建国以后,藏族人口发展完成了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变,部分地区已开始向人口发展的第三阶段转变.转型中的藏族人口再生产呈现出许多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殊性和区域性.  相似文献   

5.
1979年过去整整十年了,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怀抱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民改以来我区经济发展最旺盛、最稳定,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新时期。十年来,我区国民收入增长3.98倍,年均增长16.6%,比全国同期年均递增14.98%。高山10.18%,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我区为14.82%,比全国的13.49高9.9%,这对于跨越两个社会时代的西藏来说无疑是创世纪的奇迹。列宁说过庆贺的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人口变迁和结构差异为视角,对我国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这六个人口较多少数民族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特征以及30年来人口变迁的特点。研究发现,六民族中,除满族出现人口负增长外,其他五个民族都处于人口缓慢增长阶段。无论是人口的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这六个民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人口的地域分布方面,维吾尔族和藏族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以聚居为主,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并倾向于在省内迁移,而其他民族则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较为分散。以上六个民族在人口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关注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的和谐稳定和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现状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其他数据,本文从动态结构视角对新疆以及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族这四个主要民族的人口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研究发现:新疆人口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中,新疆汉族以迁移增长为主,而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少数民族仍以自然增长为主。在人口结构方面,无论是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经济结构,新疆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在人口分布方面,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且分布相对均衡,而少数民族人口多居住在乡村,且呈现明显的聚居性,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居住隔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口发展的差异及不平衡性依旧存在。新时期充分认识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发展特点、差异及不平衡的现实,将为我们落实好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藏族人口在现、当代的变迁以解放前、后最为显著。解放前的人口状况阻碍了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生殖权和发展权无从实现。解放后,制定了对藏族人口发展的政策,人口的生殖权和发展权得到充分保障。但是,人口长期的过快、过度增长已对藏区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带来压力。生殖权是家庭的主观意愿与社会要求的统一,生殖权应与发展权相协调。所以,调整和实行符合藏区客观实际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是对藏族生殖权和发展权的完善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笔者对日喀则地区白朗县玛乡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实例,考察在一定条件下人口过渡增长造成的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主要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西藏农牧区人口迅速增长,是民主改革以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结果,对西藏腹心地带的人口状况作考察,其现状利弊相间;人口增长状况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具体到某一社区往往可以从社会分工程度上予以体现,并且派生出多种形式对人口的增长产生影响,在尚未有特定人口政策与法规的西藏农牧区,基层群众受经济规律的支配,相当部分人已有主动节制生育的愿望和行为,提前为今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政策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来,西方的苏联民族问题专家对当前苏联民族发展趋势给予很大的注意。苏联中亚和高加索土著民族人口,与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以及波罗的海各民族相比,有了戏剧性增长。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世界上最大的多民族国家里,参差不齐的人口增长率必将引起政治、经济、军事和心理上的后果。从民族关系的后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第四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表明,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12.45%的平均增长率。其中有6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达到100%以上。从吉林省来看,有3个民族超过全省人口平均增长率(9.3%),其中满族人口增长102.6%,只有朝鲜族人口增长7.12%,低于全省和全国的人口增长率。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过快(更改民族成份是一个重要原因),将给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新的困难。控制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人口问题是全国人口问题的一部分。目前全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太快和素质不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要限制人口的数量,目标是本世纪末全国人口要控制在十二亿,同时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对少数民族地区,党和政府的方针是也要提倡计划生育,但在要求上可以适当放宽。这个方针的基本精神就是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处理一切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是正确处理民族地区人口问题的关键。所以,研究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地区人口问题,必须先研究民族地区人口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兄弟民族中,每一个民族的繁荣都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息息相关.解放以前,少数民族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有的民族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等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人口再生产也由过去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类型转变为"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类型.  相似文献   

14.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初仅有300余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今日的赫哲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仅从人口来看,第三次人口普查赫哲族已有1476人,比解放初增长492%。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赫哲族人口为4245人,比解放初增长1415%,人口发展速度很快。今日赫哲族不仅在人口数量上有所发展,人口素质亦有很大提高。人口数量的增加与素质的提高与族际婚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民族人口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存亡和发展,因而可以说族际婚使赫哲民族获得了新的活力,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青海藏族主要分布在地域辽阔的海北、海南、黄南、玉树、果洛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都兰县、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在海东地区的农业八县和西宁市也有部分藏族居住。藏族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省有藏族人口91186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46%。同1982年相比,八年间藏族人口增加了157606人,增长20.95%.比全国藏族人口平均增长速度高2.33个百分点,且分别比四川、西藏高3.12和2.15个百分点。青海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9.85%,是全国第三大藏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16.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是九十年代云南最紧迫的三大实际问题。面对激剧增长的人口、日趋恶化的环境、滞后发展的经济,我们是先控制高速增长的人口,为未来的经济创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还是集中力量推行工业化进程,静候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人口转变,环境自然变化,或将三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开创全面协调的人口、环境、经济发展新格局?这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作出抉择。本文将着重研究探讨人口、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访背景: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情况,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广大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近几年已超过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但因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制约,在进一步加快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贫困状况仍很严重,到200年3底,还有1304万少数民族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尤其是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二是…  相似文献   

18.
我区现有耕地340余万亩,草场面积12.4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8.5亿亩,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全区212万人口(1988年底数),80%以上从事农牧业生产;工农业总产值中,农牧业产值占80%左右。农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是,我区目前农牧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农畜产品商品率不高,再加自然灾害频繁,至今没有摆脱“风调雨顺增点产,一遇灾害减下来”的被动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目前能提供的商品量却有限,  相似文献   

19.
解放初期,新疆人口总数很少。据可靠资料统计,解放后的四十年,新疆人口从1955年的523.5万增加到2000年的1925万人,净增长了267.72%。这一人口净增过程是中国社会现状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的大规模迁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口迁移中除了作为新疆世居民族的汉、回等民族的新成员大量迁入外,其他各少数民族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湖南省有56个民族,总人口632.7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41.0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比1990年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58.71万人,增长32.9%,比同期汉族人口增长幅度快17.88倍。一、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湖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口的绝对增长,主要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入,二是人口的相对增长,包括民族成份更改和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子女选报为少数民族成份。造成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1、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统计,1999年11月1日到2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