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选择及视角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参 《中州学刊》2005,(1):179-183
张爱玲小说意象选择的特征是:着意于自然意象、家居习俗意象,排斥社会意象,消解神话意象;具有鲜艳强烈的色彩感、对照感;以华美的"象"与凄怆的"意"相融合;极其开阔的"情"、"理"空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看取生命的视角创新.张爱玲小说中意象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展示了作家主体对于生命、社会及存在的思索和悲凉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其艺术个性和审美风格的体现与凝聚.  相似文献   

2.
死亡是文学的三原色之一,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对死亡的探寻尤其体现出作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鲁迅是“五四”时期开创先锋的大师,余华则是带有世纪末意识的先锋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人物死亡的独特方式及对死亡意义的不同开掘、人物死亡场面的独特观察与叙述等方面的不同,使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呈现出不同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余华小说对传统"死亡"命题的变革与承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华小说完全背离了传统文学对死亡意识的阐释,他调动思维的超常想象与直觉体验,开拓死亡过程及死亡来临前后的艺术空间,对死亡过程进行创意性描写,诱发对死亡的客观命运的探询以及死亡意向的捕捉与死亡艺术的美学呈现,死亡成为一次具有革新意义的本体呈现.但是,在残忍的暴戾的死亡和随意放逐生命的背后,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作家悲悯人生苦难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擅用意象,抽象意象不同于实意意象,是以意象所产生结果作为意象考察的分类。此项考察至今在文学研究中仍然是一项空白。"封住"意象、"割裂"意象和"隔断"意象是张爱玲抽象意象的诠释手段,也是张爱玲独有的风格体现。这种抽象意象结合心理学理论使张爱玲创伤性记忆得以外显,通过一系列的"忧"之情节的诠释,解读张爱玲文字背后的情感内蕴和人性纠结。  相似文献   

5.
论张爱玲的时间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张爱玲的小说与散文中,虽没有专门论述其时间意识的篇章,但张爱玲作为一个有着强烈个体生命意识的作家,对时间问题不会不加以关注,它们散落在其作品及后人的纪念性文字中,这是本文着重分析的对象。 潘柳黛作为四十年代与张爱玲一起成名的女作家,在她的一篇回忆文章里说,张爱玲同朋友约会极守时间,简直有着外国人的习惯。这说明张爱玲作为处在“机器商业文明”时代的人,在时间意识上自觉地遵守钟表所代表的近代时间观念。但是对这种绝对的、机械的时间观念,张爱玲在情感上并不完全认同,在《我看苏青》中,她写道:“文明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太阳本是宇宙中重要的天体,后作为一种意象应用于文本之中。温暖和光明的象征的太阳,却在张爱玲的笔下演绎出隔世、陌生和凄凉,幻化为吞噬生命的预兆。张爱玲作品中将太阳进行陌生化处理,以太阳意象为旁观者,赋予其多种形状和功能,同时兼顾多种角色的塑造,对太阳意象的分析是揭开张爱玲小说人物内心世界关键和自身的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张爱玲借助太阳意象的设置完成了对人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死亡叙事文本中如铁屋子、家、旷野等特殊意象与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些文化场景包含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信仰和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沉淀着现代作家特定的心理感受,体现出对生命敬畏的历史性内涵,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死亡叙事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8.
书写"恶魔"般母亲、审视丑陋母爱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另类现象。此类现象体现在许多女性作家特别是女性意识更为自觉的张爱玲的创作文本中,构成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审视这一"反母爱"主题,可以发现其蕴有丰富的社会、人性、历史内涵和提升女性文学价值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普拉东诺夫作品中大量出现关于死亡的描写,这几乎成了他的一个写作规律。作家之所以孜孜以求于死亡境界的探索和描述,是由于潜藏于作家内心深处的死亡意识所致。死亡意识在作家内心深处,形成了作家深刻的悲悯心理和生命意识,当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总是或隐或现地左右着作家。而死亡意识的产生缘于多方面原因,有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与普拉东诺夫个人独特的身世有关,诸种合力形成了普拉东诺夫与众不同的心理特质和审美情趣,这一切最终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有力的表现,形成了普拉东诺夫的独特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个体,运用意象叙事是她的特长。张爱玲以夜这一特定意象的悲凉美学意蕴,为她诸多作品中的人物命运铺上了一层悲凉的底色,夜的意象蕴含着作者的人生体验、认识与感悟,展示了作者的精神悲剧。夜意象是张爱玲情绪记忆的显现,是一种凭借她自身的感受和心灵体验的记忆表现。悲凉的夜意象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感叹,表达了女性命运的悲观情绪,将悲剧的美揭示给人看。  相似文献   

11.
张立群 《人文杂志》2008,(2):113-117
青年作家格非曾经由于叙述的独特性而被划入到先锋作家的行列,这既与格非的小说观念有关,同时,也与格非的生存环境及其诱发的情绪有关.本文是从所谓南方的"水"意象进入格非的小说世界的.经过深入的阅读,"水"意象不但是格非小说中描写的现实之物,同时,也与格非小说中表达的记忆经验和时间认识有关,而从更为深层的角度上讲,它还关乎一种生命和欲望意识.上述内容构成了"水"意象在格非小说中的三方面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肖向明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30-135
在"启蒙"与"救亡"的时代潮流之中,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徐讦、钱钟书、曹禺等,却以"鬼话"新编的方式严酷而冷静地审视人性的缺陷和阴暗,展开了对人性"鬼影"的种种"存在"之思.他们通过创作,续接和重置了"鬼话"意象,追求一种荒凉、奇幻、怪诞的"现代"传奇之美.  相似文献   

13.
白先勇短篇小说的死亡意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白先勇描写死亡的六个代表性短篇小说进行剖析 ,试图对作家的死亡意识有个更贴近更深入的评价 ,文章既分析了小说中人物的死亡原因 ,也考察了作家成长中所受到的来自家庭、社会、传统、西方等各方面的影响 ,以期多方位揭示其死亡意识的成因 ,从而为白先勇研究提供一点有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人类世界中永恒的、恒古不变的话题,是哲学和宗教研究范畴内最难解的命题之一,是古今中外文人骚客及作家诗人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泰戈尔作为印度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诗人,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在诗歌中赞美了生命、爱情和人生,包括死亡。死亡的意象诗歌几乎贯穿了泰戈尔一生的诗歌生涯,他以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的形式,表达了个体对死亡的深刻思索,赋予了死亡意象诗歌极高的美学价值和哲学意义,最终使对死亡的认知超越了生命的限制,从而完成了生命与死亡从矛盾对立到统一圆满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月与花:张爱玲小说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人文杂志》2003,(5):106-109
月光和花色是张爱玲小说审美意象的重要内容。她笔下的这两种自然景象 ,感应着人物的特定情绪、瞬间感受和印象 ,成为人物心理现实的一部分。张爱玲把月光和花色写得慑人心魄 ,这种陌生的甚至“令人反感”的意象展现方式与人物的情感意绪和作家的文学风格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形成了一种创新意义上的“怪诞”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异国生存困境是60年代的美国华文文学与90年代的新移民文学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题材。面对生存之苦,前者将其提升为一种存在的哲学思考,在文中以自杀/死亡获得解脱;后者则关注如何应对现实,笔下人物以换血/整容生存策略立足异乡。不同的主题意象蕴含了两代移民作家不同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散文中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成淼 《文史哲》2005,(3):54-6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死亡主题的散文作品不断涌现。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集中地、突出地、反复地出现死亡主题的散文作品,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当代散文对死亡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反映出当代散文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深刻变化,反映出作家心灵的日益健全,更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日渐成熟与壮大。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人,才是完整的人;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民族,才是坚强的民族。这是研究当代散文死亡意识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一个非常重视日常身体感的作家,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看"的重视.一方面,通过时"看"的距离和视角的调整,才有了"张看"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兴味,才在视线上创造了不同世界的交锋.另一方面,作为公众人物,张爱玲也在"被看",所以她非常善于通过制造"距离"来"扮演".除了文字以外,通过服饰作为道具,张爱玲完成了她在一个动荡而浮华的时代的出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她的这些出演塑造了世人眼中的"张爱玲".  相似文献   

19.
死亡意识是陈映真审美创作中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意结 ,它以复杂多元的形态在小说文本中“诗意”地凸现出来。死亡意识的言说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审美模式 ,即作家笔下的人物角色走入“死亡”王国的心路历程都重复着“追求·希望→苦闷·失落→负罪·绝望→堕落·死亡”的轨迹图式。死亡意识的成因 ,一方面是受存在主义的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是与作家的两次死别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20.
“家”与宗教的生死隐喻——现代作家的理性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是现实性的存在 ,是个体的人存在的基础和根本方式 ,其指向是生 ;宗教是灵性的存在 ,是实存之上的灵魂旨归和死亡背后的人生远景。生死是根本问题。现代作家面对家恨国仇 ,死别生离 ,笔下郁结的生死之思清醒而且沉重。鲁迅的决绝 ,萧红的惨痛 ,钱钟书的智慧 ,张爱玲的透彻 ,郁达夫的忧伤 ,沈从文的自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与个人的死生长卷。关于生存状态及意义的思考 ,关于死亡的可能和价值的思考 ,其精神指向超越“家”与宗教的时空局限 ,综合构成了现代作家文本的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