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而且影响力仍将不断攀升,对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具有普适性和普世价值,用于规范和引领海外投资和国际贸易,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的话语体系,提升和改造工业文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走出去"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工业文明"的覆辙危及中国形象与文明复兴、生态文明具有普适性和普世价值、建立生态文明的制度规范体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层次性与艰巨性的特征.认识其层次性,要求我们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在不同层次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识其艰巨性,则可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应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作为现存文明形态的一个要素吸纳进来,将经济活动生态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文明发展模式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尤其是价值现等方方面面的根本变革,最终使工业文明跃升为生态文明形态.当前,我们应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作为理想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引导下,促进现实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从准备孕育到提出概念再到明确定位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党的十六大以来正式形成,是破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的诸多难题的紧迫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需要,是我国和广大发展国家跨越式进入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驾齐驱新阶段的紧迫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和前期经验,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框架包括,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实践平台是两型社会建设,关键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引,搭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平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妥善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理论阐述;后现代化理论则是探索工业化以后的发展;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的智慧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再现代化就是一个工业社会的创造性破坏的时代,创造性破坏的行为主体不是革命,不是危机,而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把生态文明看作是工业文明的替代品,仅仅基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理解生态文明.进而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是指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依靠经济技术手段才能奏效,这构成了传统生态文明观的四个基本观点。基于马克思主义视阈的理论反思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生态文明观有待商榷。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体现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保障每个人公平享有生态权益的统一,体现了遵循按自然规律办事和体现人类发展生态价值的统一,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依靠经济技术手段,更需要我们树立生态意识。这种新生态文明观所实现的反思超越为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生态文明从价值理念探讨向经济社会建设领域拓展的突破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体系.务川仡佬族民族自治县要从促进生态农业形成和发展、培育生态工业以及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旅游业三个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生态产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菊 《东南学术》2008,(4):159-164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工业文明而又批判工业文明的弊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崭新的文明形态.环境道德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求的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要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采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当然也是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倡导和实行一套低能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顺利完成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城市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城市建设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生态文明突破了工业文明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无情掠夺的经济发展瓶颈,是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绿色的文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功能和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并从倡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生态平衡系统、实现低碳型居住建筑、树立低碳行为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的创造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已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成为“新常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能源的约束,使我国经济到了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头,生态文明建设是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指向和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由工业文明范式向生态文明范式转换的时期。要实现这种转换,就必须实现一场价值观的变革,确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生态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应对包括"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在内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就必须以更宽视野、更广胸怀,在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发展理念、基本遵循、环境伦理、法治制度、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全球治理等多个关系范畴中,在正确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与各个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中系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方略。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知,并从伦理价值观、价值理论、增长原理基本维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区别于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思考.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强化其生态责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处于向工业化转型时期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当前诸多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生态文明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是不同于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文明主导的绿色工业革命情势下,中国藏药产业和全世界其他产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青藏高原不可再生性生态资本的宝贵价值,摒弃生态赤字化的发展老路,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新维度调整藏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走创新集成面宽、科技含量高、文化意蕴深、经济价值大、精神疗效好的藏药产业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进而在实现生态盈余的同时运用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的新路径突破藏药产业发展的内在桎梏.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经济的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经济是对工业文明经济的扬弃,是生态文明社会的经济基础.生态文明经济以生态化技术体系为支撑,其发展呈现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特征,具有创新性、扩散性、协同性、高效性、先进性和艰巨性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正义与生态文明都是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全球问题、探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途径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生态正义问题缘起于人们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方式,特别是那些以牺牲他人或子孙后代的生态环境来换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良好的做法.自生态正义问题产生以来,它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实现生态正义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以人为本这一共同的根本价值取向,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得实现生态正义与建设生态文明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建设生态文明内在地要求实现生态正义,实现生态正义又构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勤  邓玲 《天府新论》2008,(5):48-51
产业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从价值理念探讨向经济社会建设领域拓展的突破口之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切入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就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基础是生态农业,核心是生态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目标、对象、政策手段及政策性质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健全市场机制,是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文明开始写入十七大报告,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除政治文明、经济文明以外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有责任为构建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在此以矛盾分析法为框架,解释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要求,立足于矛盾分析法的要求思考、分析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以矛盾的特殊性为基础分析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做法,提出媒体可以通过环境新闻、公益广告和环境类节目实现环境传播,以期从传媒角度为建设生态文明提出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的价值眷注: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文明本以实现人的解放为价值归宿,但现实却是人在工业社会中的迷失和异化,在当代表现为人类面临着自己酿成的巨大的生态危机.回顾工业文明的进程,其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支柱在张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断绝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满足了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否定了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生态文明作为解救工业文明的一条必由之路,以其时"天人调谐"的信仰代替了人类中心主义,以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现否定了片面的经济增长现,以人的全面发展纠正了人的"单向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