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什么形态的“劳”来进行分配?长期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潜在劳动论者认为应按潜在劳动即按才能分配,这已被过去的经验证明是行不通的。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形态只有流动劳动和物化劳动两种,而且指的是非商品经济中的“劳”的形态,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劳”是物化形态的社会劳动即价值,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如何才能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这是值得深入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按劳分配原则,而劳动尺度统一与否,理解和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按劳分配能否得到进一步贯彻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按劳分配的“劳”作一番再考察。首先,必须把三种劳动形态结合起来考察。按劳分配的“劳”,具有三种劳动形态,即潜在的劳动形态、流动的劳动形态、物化的劳动形态或凝结的劳动形态。我认为,不应以任何一种劳动形态为按劳分配的  相似文献   

3.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我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由于它能全面反映和评价劳动者“潜在”、“流动”、“物化”三种形态的劳动,因此,它是一种更符合按劳分配规律的工资制度;同时,它通过岗位和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完成劳动由质到量的转化过程,使其更富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必须抓住岗位测评、业绩考核、竞争上岗、加强管理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两种过程相结合的学说中,其基本涵义包括两个侧面: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即劳教结合);一是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教劳结合)。而在这两个侧面中,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详尽考察和反复强调的是劳教结合,对于教劳结合,马克思只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教育”进行了简略的科学推断。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研究缺乏两面观,大多着眼于教劳结合这一侧面,囿于解决学校教育(或正规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其结果,在理论和逻辑上,难以全面理解马克  相似文献   

5.
揭批“四人帮”以来,已为按劳分配恢复了名誉。目前,在向四个现代化的进军中,各条战线都在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以调动广大劳动人民增产节约的积极性。但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中的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劳动如何计量?对这个问题理解得正确与否,当然对贯彻执行按劳分配有极重要的意义。刘克鉴同志在《论按劳分配规律》①一文中认为:“……按劳分配中的‘劳’就是指体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规律和原则,它既反映了劳动者之间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生产关系,又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产.但怎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贯彻好按劳分配原则,尚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急待解决. 近些年来,对按劳分配中的“劳”的理解,经济学界开展了热烈讨论,究竟是指过去的物化了的劳动,潜在形态的劳动,还是  相似文献   

7.
传统理论认为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且社会生产力尚不能为社会提供“按需分配”的产品时 ,劳动者需按“劳”分配。在这里按劳分配的“劳动产品”应是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产品 ,而且这种有用产品应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其“价值” ,只有劳动产品实际转化为价值后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才能实际实现。这就是劳动、价值、分配间的衡统性。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除这种分配形式外 ,还有大量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劳动不论其有无创造价值均可参与分配 ,甚至不参加劳动仅凭资本金和资产等要素也可参与分配。此时劳动、价值、分配间又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或背离 ,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并从理论上作出解释 ,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一、美学观的理论结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人类关于美的看法,发展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已经把它看作:美的事物与社会性(包括自然美)要一定联系在一起;美的根源与劳动创造性(包括自然美)要一定从劳动的异化形态到扬弃的形态的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如果对当代我国美学研究的主流观点作这样的归纳还没错的话,那么就稍作下面的几句解说:这里的两个“联系在一起”无非是说美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9.
以“是否包含亲密关系劳动”作为判断依据,当前最为普遍也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虚拟亲密关系形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其中,包含亲密关系劳动的“虚拟亲密关系Ⅱ型”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准社会交往”的浮现,到“亲密关系劳动”为回应“准社会关系”想象而诞生,并最终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由“面对面”场景转移至虚拟空间,逐步走向制度化、商品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种“制度化、商品化”的亲密关系劳动,又揭示出一种“亲密关系劳动的自动化”或“无主体的亲密关系劳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助推剂”,人工智能和劳动教育在目标、技术和价值等方面存在契合,从而为“人工智能+高校劳动教育”应用场景提供了发展思路。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在于优化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目标、赋能高校劳动教育施教主体、丰富高校劳动教育教学内容、拓宽高校劳动教育接受途径。高校应抓住人工智能价值赋能,凸显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坚持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统整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形成劳动教育新实践机制,建立智能化教育评价体系,建构“人工智能+高校劳动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我国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状如何?大城市流动人口有何社会经济特征?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迁移和流动人口的收入转向何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一、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人口的地域流动,可以分为永久性的人口迁移(Permanent Migration)和暂时性人口流动(Temporary movement)两种类型。在本文中往往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只是在某些场合,“流动人口”着眼点在于未改变户口的暂时性流动人口,而“迁移人口”则着眼于改变了户口的永久性迁移人口。目前,我国的暂时性人口流动已成为人口地域流动的主体,对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和使用的抽象劳动这个科学概念,迄今为止在经济学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可谓两说:“永恒范畴”说;“历史范畴”说。即一种主张:“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态而剩下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和具体劳动一样,适用于一切时代,是“永恒的范畴”。另一种主张:“抽象劳动”就是指“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一个方面,它形成价值,是价值实体。因此,这一范畴体现特定的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的特有的历史范畴,不是“永恒的范畴”。这两种观点无疑都是值得重视的。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持上述两说的同志只是片面强调各自分析的角  相似文献   

13.
孔子礼学产生的社会条件有人认为孔子办学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鲁国当政者的支持,而鲁国当政者之所以支持是怕在外交礼仪上出洋相,因此派人向孔子学礼。这里我想转引《孔子评传》中的一段引文: (鲁昭)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  相似文献   

14.
一、档案的劳动价值档案是信息的物质形态,不是劳动产品。因此,档案不具有劳动价值。”(高银山:《加强档案价值理论研究,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第191号)作者提出了两点理由;其一,“构成档案的两种要素——信息和物质,都不是实践劳动生产或制造的,信息是实践运动的自我表现,载体物质来自信息摄载者,均不出自实践劳动”;其二,“文书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制度存在两大弊病,一是“统包统配”,二是“能进不能出”。要从根本上改掉这两大弊病,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劳动力流动问题。这是因为,取消“统包统配”的实质,就是让企业和个人在招聘职工和自谋职业上都有自主权,而这两个自主权的确立,必然要求把“能进不能出”,变为“能进能出”,使企业有吐纳劳动力的自由,个人有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要解决劳动力流动问题。因此,研究劳动力流动问题,对劳动制度的改革是极有必要的。劳动力流动指劳动力的职业、就职单位和就职地区的变換。下面拟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必然性,劳动力流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形式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平台经济催生了新就业形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首次引入不完全劳动关系概念,但法律规范体系尚未明晰,导致审判实践呈现法律灰色地带。平台经济重塑劳动力市场样态,导致“劳动关系—民事关系”之“二分法”无力应对。故应补齐劳动光谱,构建“劳动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民事关系”之“三分法”法律框架,勾画“类劳动者”法律轮廓。对于不完全劳动关系的适法路径,应在“劳动法做减法”之基础上构建相对独立的法律规范体系,适用劳动争议程序。在程序构建上,应遵循“协同性、基础性、审慎性”的基本原则,从双方是否签订书面合同两种情形分别探讨,签订情形,进行实质审查;未签订情形,参考美国法ABC法则构建的两阶段的“可反驳之就业推定”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深化:历史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文章利用比较经济史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欧美原生工业化形态和我国改革前后的工业化过程,在分析了“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研究了“三农”问题如何深化,造成难以解决的经济机制,其中特别强调了商业部门在不同工业化形态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最后,提出农村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单向双边流动是我国“三农”问题不容易解决的经济根源,单纯靠市场机制是无法打破这种循环的,即使要政府来做也是异常的艰难。  相似文献   

18.
“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简称,和“辛劳”无关。“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它们的姿势是“分飞”而不是“纷飞”。  相似文献   

19.
剽窃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常理而言,偷了他人的东西可以构成盗窃罪。那么剽窃了他人的作品,能否构成剽窃罪?很显然,传统的观念是很难认可的。而现代的观念能否确认其犯罪呢?这是笔者愿与同仁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严重剽窃他人著作就是犯罪行为 知识生产是“人类劳动”生产中的一种形态的生产。我们要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人类的生产形态的价值,就有必要从人类劳动结构这个源头探起。该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这样既有紧密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两大侧面,即:(一)人的“肉体存在器官─—物质工具─—物质生产─—物质产品”结构;(二)人的“肉体反映器官─—语言思维(包括行为体语)工具─—知识(艺术)生产─—知识(艺术)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20.
原始社会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它一根本区别于文明时代.原始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婚姻、家庭形态的发展、演变有密切的联系.思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