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之作。哲学性质维度,《实践论》科学阐释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同时包含着重要的辩证法思想,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哲学内容维度,通过《实践论》可以概括出“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总公式,其中“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活动的首要环节,“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活动的必由之路,最终实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从而阐明认识活动的本质规定。哲学形态维度,《实践论》既承继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路,也蕴含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因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统一。在三对关系的能动把握中全面体悟《实践论》的哲学意蕴,持续增强推进“两个结合”的方法论自觉,有助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认识论的辩证法与辩证法的认识论———纪念《实践论》与《矛盾论》发表六十周年沧南(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湘潭411100)《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的两篇重要的哲学代表著作。“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新的理论、新...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从根本上讲,就是马克思型义认识论。毛泽东同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识论和实践统一的基本观点;坚持运用对立统一这一基本规律,深入分析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全部过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系列光辉著作,就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作的完整的总结和科学的概括。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这篇著作的结束语中,对此再一次作了系统的论述,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  相似文献   

4.
《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的两篇重要的哲学代表著作。“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新的理论、新的原则、新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矛盾论》是唯物地表述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两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六十年来,我国学者对“两论”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可是,却很少看到有关论述“两论”之间关系的文章。在我看来,“两论”之间的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与辩证法的认识论的关系。本文拟从这个角度谈点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特别是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光辉范例。”这是对毛泽东军事著作的哲学思想的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军事著作中的认识论思想最可贵之处,在于把哲学理论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引入社会实践,使它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毛泽东的认识论代表作是《实践论》。然而,早在《实践论》发表之前,他已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认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实践论》发表之后,他又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杰出的认识论巨著《实践论》自从问世以来,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十年了,随着五十个春秋的倏然逝去,经过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的反复实践,经过半个世纪在思想理论上的刀剑往还,经过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比较权衡,都无可置辩地说明,《实践论》具有无比深湛广博的思想内容,拓宏探微的科学价值,继往开来的理论建树,辟道开途的实践功能,确实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完整理论形态。特别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毛泽东在论著中提出的“实践第一”论,不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和理论,以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著作。它主要论述的是经济学问题.同时广泛地论及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里,拟对《手稿》中的认识论思想作初步的探讨。 《手稿》并没有论述认识论的专门章节,马克思是联系其他问题来发挥他的认识论思想的。把他的这些论述加以综合、分析,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此时在认识论上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实践论》引入科学的实践范畴,把认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这里,只谈谈《实践论》对于认识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们认为,把认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与划分为感性、理性两个阶段,这在毛泽东同志《实践论》中  相似文献   

9.
<正> 《管子》这部书,我国学术界早就存有争议。现在通行的八十六篇本(其中亡佚十一篇,实存七十五篇,今本的《封禅篇》系据《史记·封禅书》补),大致保持了汉代刘向所厘定的面目。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现已基本确定,书中大部分篇章系战国中、后期稷下学者的著作。《管子》中的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但也异常复杂。就总的倾向看,唯物主义思想在全书中占着主导地位,它集中体现在《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宙合》、《枢言》等篇所阐述的精气理论上。我们在《〈管子〉中的精气论及其历史贡献》(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5期)一文中,简略论述了《心术》等篇所创立的精气理论,本文再就这几篇的认识论思想作一初步评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在唯物辩证法史上,毛泽东同志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同列宁的《哲学笔记》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由于时代和国情不同,这些著作的写作目的和任务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有共同的思想内容,贯穿着同一个理论主题,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或辩证法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的重要哲学著作《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系统地、全面地阐发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认识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我党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实践论》的基本思想是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习《实践论》,就是要掌握和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这个基本观点,克服盲目性,增強自觉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工作做得更好。《实践论》发表之前,我们党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严峻考验,深受教条主义的危害。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正确制定和执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同志十分注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总  相似文献   

12.
《实践论》是毛主席于1937年7月,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內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別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題为《实践论》。《实践论》全面地、深刻地而又通俗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并且以党在长时期中极其丰富的战斗经验,充实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学习《实践论》可以  相似文献   

13.
《孙子》一书的作者孙武是春秋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著名军事家。《孙子》这部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用朴素的军事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丰富的战争经验,论述了一般战争规律,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据传全书原有八十二篇,现仅存十三篇。其中,《形篇》、《势篇》分别对军事实力和战术作了重要论述,闪  相似文献   

14.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掌握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实质上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强调实践第一性原则,为党员干部掌握调查研究基本思想与方法提供了哲学指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实践检验的工作方法、动态研究的工作思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从《实践论》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本领。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刻地论述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奠定了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论”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全党同志的头脑,从而保证了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16.
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列宁的认识论与现时代”的最终研究成果,由新疆大学政治系教授蔡灿津负责完成。1989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研究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认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论思想的进一步系统化的总结和发挥,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导线索,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Z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反映的基础是实践,反映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该书主要内容在《…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宝库中,有关认识论的理论是丰富而珍贵的。我们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时自然会首先想到《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专著。诚然,不研究这些文章便无从掌握毛泽东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但如果把注意力仅仅局限在这些文章上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不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以及从理性到实践飞跃的辩证过程,而且形成了一套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的方法贯穿在他的理论活动和革命实践之中,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则被概括为认识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坚持唯物主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运用于认识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辩证规律。我们探讨《实践论》的辩证观点,是为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深对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其中最显著的优点,据我看来,大概是如下三点: 第一,这篇著作极好地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明确地揭示了社会实践这一概念的实际内容之后,当即具体地分析了发源于社会实践的人们的认识发展过程,在其中区分出既有性质不同而又密切相联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这样两个阶段。阐明了理性认识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但它又是依赖于感性认识的;感性认识是反映客观事物表面现象的生动而粗  相似文献   

20.
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论证—重温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郭长春毛泽东于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第一次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哲学论证,从而为它的形成、发展和在党内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今天,重温这两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