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根本途径。实践教学能够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必须真正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刘耀宗  陈利 《理论界》2007,(12):195-196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为课程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具有多层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好这门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教师应当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性与功能性,整体性与局部性,教材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科研、学科建设与教学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其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信息素质、能力素质和创新素质的促进作用,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明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不断加强自身网络信息素质修养,为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于方 《南方论刊》2007,(4):69-70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多样化的能力素质、较高的知识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才能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主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必须把从政治上育人摆在全面育人的首位,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能否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是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的命运,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政治思想素质在教师的工作态度中占主导地位。它的好坏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其他素质的优劣,甚至影响…  相似文献   

7.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深入地学习这门课的原理、方 法和相关技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 ,授课教师普遍感到课程难以讲授,教学效果远不够理想。为此提出一些改进教学的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和途径,希望能对该课程的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要将中师世界史这一课程教“活” ,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的双边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方面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如下体会。一、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只有备好课 ,才能教“活”课。在备课中 ,首先要弄清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授课计划 ,以及授课组织教材的方法。世界史课本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讲授某一个历史课题时 ,应融会贯通 ,找出与之“纵的”和“横的”历史联系 ,才能准确地理解它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 ,才能对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讲授内容做出准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规律的一种教学途径,对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成功开展这一教学,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规范的教学文件和充足的教学实践基地,并解决好领导与管理体制、实践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管理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管理学原理的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专业文化素质、人文思想素质、社会责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目标,坚持启发思想、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管理学原理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教学模块:理论知识点课堂教学模块、经典案例讨论教学模块、模拟经营决策模块、课程论文模块、课程设计模块及专业实习模块。它们相互联系,互相支撑,使学生对管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互结合与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培养学生管理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杨筱洁 《学术探索》2023,(8):149-156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必须主动及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把二者内在联系和结合路径分析透彻,才能为之后教学计划和教育实践打下扎实基础;需从教学计划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重点强化,根据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内容构成和目标任务,合理融入相关内容并设计安排;需要提升理论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具体化、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构成,完善从设计到实践的完整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种思想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尤其是思想性.在写作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教书育人,把写作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课程教学中,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概论》课)实效性和时代感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寻找搞好实践教学的最佳途径。具体地说:强固实践教学地位,这是增强《概论》课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创设全方位、宽领域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这是增强《概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这是增强《概论》课实效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聂东明 《云梦学刊》2002,23(4):96-98
数学教育领城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法课教学中,对高师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重视不够,方法不当。为此,要提高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组织,从课堂内、课堂外和实践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美概况”是一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这门课程自身内容的特点,分析目前国内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的方法,并结合教学提出实践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新工科”的建设理念为指导,以《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为对象进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设计中以知识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以系统化的思想为指导,将每个知识点与实践教学方式精准打结,注重授课内容与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的最佳匹配。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堂授课同步进行,即学生每学到一个知识点就可以同步完成其对应的实践训练环节。实践证明课程结束时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获得感大大加强,对自身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将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实现法治教育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政课程合力作用的发挥以及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在于对其的宣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目的相通、教学内容贯通、教学策略互补。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须做到:情理相通,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具象化;文史结合,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内容丰富化;人媒交互,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形式多样化。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将破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两离的二元结构,并为新时代其他新的理论成果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该课程的重要性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问题。只有针对课程特点及学生思想实际,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才能摆脱困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理论自信.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讲好思政课的真理支撑、是学生理论自觉的重要前提、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关键点.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自信缺失问题.面临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迷失旁落、理论研读创新不足、课堂教学底气不足的问题与挑战,思政课教师应在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教学上自我"革命",切实增强自身理论自信,才能教育引导学生领悟新思想、贯彻新思想、宣传新思想、实践新思想,推进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当前"概论"课中却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要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授课教师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