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机制发育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最为迅速的地区。本文分析了双向选择、工资收入调节、劳动力流动与竞争等主干性机制及其就业市场化的程度;提出转换时期葡机制成长的参差不齐和市场失调表现,进而得出培育劳动力市场机制必须抓住两大环节和两大主体,消除二元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配置方式及市场制度的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机制的考察,阐述了我国城市就业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文章认为,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和政府采取各种“买断”方式结清与职工之间尚残存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实现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就业体制转换的关键。政府反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应建立在设计与上述目标相一致的制度安排上,而不是急于追求劳动力市场形式上的统一。在劳动力存在制度性差异的现实约束下,政府在宏观调控上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无疑会降低就业体制转换过程的交易成本,这同时也是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所蕴涵的一个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换的户籍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一个阵痛地带,如何对待和越过这个阵痛免带,是小农文明能否最终转换为工业文明的关键。作者提出;超过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阵痛地带,不能用传统的办法驱赶已进城就业的劳动力人口逆向流动返回农村.而应坚持人口城市化工业化顺向流动的前提下,发展规模商品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同时改革阻碍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换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户籍制派生出的一切特权。通过劳动力人口的自由流动迁徙,来实现在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昉  都阳 《学术研究》2004,(6):16-22
本文作者在长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历史的角度透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对经济转型期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作者认为劳动力流动不仅是伴随经济发展必然发生的规律性现象 ,而且会由于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特殊艰巨性而长期存在。它不仅具有一般的发展效应 ,而且是解决多年累积的“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对劳动力流动的正确管理 ,以及旨在疏导的制度改革 ,将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及运转效果,探讨目前影响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指出未来的改革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基本建立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体制机制,但仍存在一些非竞争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部门、不同行业的技能相似劳动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工资差距。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企业的雇佣成本以提高其雇佣意愿,规范政府管制使其集中于克服劳动力市场的外部性和效率改进是未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职业流动视角来看,失业具有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失业阻滞在于职业流动的规模不大,制度约束性太强和观念滞后;再就业具有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再就业机制是一个由经济驱动机制、制度改革机制、就业观念转变机制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动态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7.
劳动就业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就业机制的转换是整个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一个重要内容。10年来,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同时,劳动就业机制的转换也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认真地总结1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成败与得失,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劳动就业制度中面临的深层矛盾,也有助于我们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总目标出发,来促进我国劳动就业机制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劳动力流动更加有序 ,更少代价 ,是用传统的行政控制手段来限制劳动力外出的规模还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把劳动力流动纳入特定的制度环境中 ,分析特定的制度环境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构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开放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城市转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主要是对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缺乏对劳动力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本文从当前中国农村的制度特点和外出务工存在风险的角度去考虑,利用期望收益、效用函数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对劳动力流动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当农产品价格、期望工资变化后对农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对劳动力流动中出现的现象和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缺乏一体化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而劳动力流动性的提高恰恰有助于打破地区间的贸易壁垒,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障碍,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从而提高劳动力流动的资源配置效率,这将对中国经济以及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多区域劳动力流动决策计量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进行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是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流动限制性政策、流动距离所带来的流动成本对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式影响显著,而贸易与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形式陈文科农业劳动力的加快流动,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而且,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将以钟摆式流动为基本形式之一。本文拟就农业劳动力钟摆式流动的特点、成因、性质和作用,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进而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范式总结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实证经验。对比发现,在这两种范式下,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作用机理不同,前者强调劳动力通过影响迁出(入)地收入水平、各地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以及边际生产力达到缓解区域收入不平等的条件收敛机制,而后者认为,劳动力流动会导致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均衡格局,从而拉大中心与外围区域的收入差距。此外,两种研究范式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方面也各异,对待劳动力与区域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改革前,推行重工业优先的传统发展战略,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分离,使我国农村劳动力无法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展向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产业部门自由流动,形成大量过剩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在城市工业部门中,由于推行低收入,广就业的就业政策,使国有企业中存在大量冗员,形成了严重的隐蔽性失业。改革后,由于城乡隔离的松动和资源配置方式由指令性计划向市场机制的过渡,传统体制中形成的城乡隐性失业日益显性化。这是体制转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从长期看,只有实现市场导向的城乡改革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先后经历了初步形成、巩固发展、丰富完善和突破创新四个阶段。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演进为背景,在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演进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划分为起步阶段、大规模流动阶段、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阶段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发展阶段。同时,研究发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同步性。为适应农业规模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应当从建立农村承包地动态补偿调整机制、促进农业合作化经营、创立依托集体经济的生活保障模式等方面继续深化制度改革,优化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以要素集聚促进生产集聚,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任何改革思路,都不可能是人为地事先确定的。我国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战略思路;一种是放权让利或放权分权,即向地方、企业放权让利;一种是机制转换,即经济运行机制转换,包括企业产权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转换等。但是,我国10年改革,特别是1985年以前的改革,主要是循着放权让利的基本思路展开的。既然如此,我国改革的成就与不足,不能不与这个基本思路密切相关。笔者认为,不应把实际上并行的放权让  相似文献   

16.
阮晓波  周晓津 《学术研究》2012,(8):74-78,159,160
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规模庞大,劳动力跨省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前农村劳动力在中国省区大量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这是导致省区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1990年以后,由于跨省流动的劳动力规模没有纳入统计范畴从而导致省区经济发散;2000年之后,跨省流动劳动力更多地纳入各省区常住人口范畴,中国各省区经济收敛的趋势也逐步明朗。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就业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劳动力流动明显加快;二是结构性待业更加突出;三是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劳动就业面临的这种新形势,要求我们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从指导思想、运行机制到方式方法上进行更新。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节和配置,改变过去那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主要靠行政指令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旧模式,以实现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战略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由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新的劳动就业格局”。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改革以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存在职业与工资上的差别,二是劳动力流动没有伴随地区间工资差距的缩小。本文对这两个现象做出了统一的解释,其基本逻辑是,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工人的重新配对(劳动再分工),进而造成了职业上的差别,并提高了当地工人的工资。其含义是,劳动力流动不仅提高了总体的经济效率,而且可能是一种“帕雷托改进”。经验检验也支持了劳动力流入对工资增长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造成了劳动力数量供过于求而质量供不应求的严重矛盾,积累了许多问题,当前这些问题已日趋表面化。解决上述矛盾,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人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具有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转换是一场艰巨的改革攻坚战役,对机制转换的时机、时限、目标、措施,都必须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周密、细致、慎重的谋划。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问题集中在转换经济运行机制上,无疑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然而,我们在研究转换经济运行机制的时候,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改革机制的研究,这应该讲是一个缺陷。转换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本身也要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才能得以实现。不同的改革机制对转换经济运行机制有不同的绩效。因此,改革成绩如何不仅取决于改革取向、内容及其步骤是否得当,而且也取决于改革机制是否有效率。为了推进改革深化,我们必须研究改革机制,完善改革机制,提高改革机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