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三次西征的结果,使波斯及西南亚地区成为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在这里建立了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史家对当代的历史撰写了不少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一部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另一部是拉施特的《史集》。汉译本《世界征服者史》,一九八二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译本《史集》第一编(《蒙古史》)第一卷第  相似文献   

2.
《蒙古秘史》载 ,成吉思汗西征前夕 ,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们对汗位继承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确定了窝阔台为继承人。窝阔台向成吉思汗问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 ,成吉思汗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余大均先生认为这个答案与《史集》中有关两个誓言的记载相反 ,判定《秘史》中有关这个答案的记载为后人伪造。笔者认为两者虽不相同 ,但也并不相反。经过推理、论证 ,笔者认为 ,虽然有当时政治上的反复 ,也正因为如此 ,《秘史》所载成吉思汗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反倒应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兀剌海城地望和成吉思汗征西夏军事地理析鲍桐蒙古族于13世纪初从漠北兴起后,曾先后5次征伐西夏,《元史》、《史集》、《蒙古秘史》、《亲征录》、《西夏书事》等书均有记载,但都较简略,月互有龃龉之处,屠寄《蒙兀儿史记》参考诸书,融汇贯通,考之较详,但可商榷...  相似文献   

4.
起辇谷和古连勒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埋葬在起辇谷之地。《元史》明确记载,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元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明宗和世(王束)、文宗图帖睦尔、宁宗懿璘质班,都是安葬在那里的。蒙哥汗的葬地,《元史》里没有提到。但《史集》上说,蒙哥汗安葬在成吉思汗和拖雷的墓旁,所以蒙哥汗无疑也葬在起辇谷。元惠宗妥十留帖睦尔1370年死在应昌,《元史》上说,“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看来还是送往起辇谷安葬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读卖新闻》1989年8月17日报道:蒙古人民共和国同日本的学者、专家已决定携手探寻成吉思汗墓,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学术调查。 13世纪在北亚的草原上,成吉思汗曾建立了一个大游牧国家——蒙古帝国。但成吉思汗的陵墓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尚无人知晓。为此,8月16日,蒙古科学院同由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考古学家江上波夫等专家组成的读卖新闻代表团交换了实施这个历史性计划的议定  相似文献   

6.
17世纪成书的《黄金史纲》等几部蒙文史书记载,成吉思汗去世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曾立奉葬成吉思汗衣物等遗物的一座陵墓,人们称之为成吉思汗"纪念陵".这个记载是史实的反映,还是虚构的民间传说,不仅史籍记载不一,而且有关专家学者的解释也不尽一致.本文以蒙文史籍和蒙、藏民间文学资料为依据,以比较文学母题比较法为手段进行考证,得出了史书关于成吉思汗"纪念陵"的记载并不真有其事,而是一则虚构的民间传说故事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考索和标出《蒙古秘史》(以下简称为《秘史》)中记载的“阿儿不合”、“搠斡儿合惕”以及《史集》中的“翁浑答兰忽都黑”等地,对于研究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对于辨明他在临终前最后征服西夏的军事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考索,并希望能对前人研究有所新的补充,如有错误之处,望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面临危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少数民族历史传统资源"成吉思汗纪念"被逐渐抬升到民族国家层面,越发受到公众关注,相关历史记忆被发掘出来为现实政治服务,塑造行动合法性。后因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绥远、察哈尔省后,试图联合蒙古亲日派盗取伊金霍洛成吉思汗陵墓,受到国民党政府特别关注,随有陵墓奉移之举。迁陵后因地域关系成吉思汗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纪念的重要对象,用以宣扬民族团结平等政策。成吉思汗从蒙古族地方英雄被塑造成中华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9.
再论成吉思汗《大札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论成吉思汗《大札撒》奇格一、《大札撒》时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成吉思汗《大札撒》时期蒙古社会经济已进入了传统畜牧业阶段。①《大札撒》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是千户制、怯薛制、分封制和断事官审判制。千户制-成吉思汗建国后,打乱了原有的氏族部落制,...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八白室》等系列丛书陆续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新校勘《成吉思汗金书》 ,全书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即序言、上卷、下卷、蓝本卷、附卷。 (一 )序言中简要地叙述了成吉思汗八白室的组建及制定祭奠和《金书》问世的经过 ,并且着重阐述了对《金书》进行重新校勘的目的、方法和原则等。 (二 )上卷。以介绍新校勘《金书》为内容 ,具体有 :成吉思汗祭奠颂词、成吉思汗祭奠大颂词、成吉思汗金殿殿外祝词、成吉思汗金殿殿内祝词、成吉思汗金殿吉祥神祭祀词、圣主成吉思汗祭奠赐分祚肉颂词、成吉思汗金殿香烟 (祭灶 )祭词、成吉思汗招…  相似文献   

11.
一、斡赤斤和翁牛特 蒙古翁牛特部,属阿鲁蒙古的一部分,乃成吉思汗弟弟斡赤斤后裔的部落。关于斡赤斤,《史集》是这样记载的:在蒙古人中,他以好兴建宫院著名,成吉思汗爱他胜过诸弟,让他坐在诸兄之上,斡赤斤的威望很高,经常奉命出征,而元代成吉思汗家系贵族中,只有斡赤斤有“国王”之封。翁牛特,即“有王的部落”之译,此王概指斡赤斤。大蒙古国时期,斡赤斤的封地在东北呼伦贝尔地区,不过当时的呼伦贝尔,不仅限于今内蒙呼伦贝尔盟,是泛指从呼伦、贝尔两湖附近及北方额尔古纳以西石勒喀河流域,直至贝加尔湖之滨的广大范围,翁牛特部的先人最初是游牧在这一地区的。  相似文献   

12.
论鄂尔多斯民歌敖特根一、鄂尔多斯民歌的形成过程“鄂尔多斯”之名顾名思义,是“守祭陵的人们”,即是祭守成吉思汗和其后妃之陵墓的人们─—的意思。他们是由四十土棉蒙古和四部卫拉特(或斡亦刺惕)分别派驻的守祭陵墓的人们构成的。这部分蒙古语部族占百分之九十五;...  相似文献   

13.
英雄的旌表部众的颂歌─—成吉思汗祭奠《大祭词》探析赵永铣成吉思汗祭奠是蒙古族萨满教祭把天地山川、祖先亡灵古俗的流传和发展。这一文化现象的由来与流传,笔者曾在本刊的1991年第6期上有专文探讨。本文拟对祭奠中最主要的部分——祈祷词(通称《金书》)所反映...  相似文献   

14.
成吉思汗识字否考江川翻阅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与收入在明·《道藏》谱录类致字十一号的耶律楚材《玄风庆会录》,可以使我们得知,前者是目击者记录邱处机西行之史料,翔实可靠,作者又遵照成吉思汗“勿泄于外”的禁令,未把邱处机三次传道的具体内容载入游记,给...  相似文献   

15.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到13世纪中期,是成文法《大札撒》...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成吉思汗收藏珍品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套成吉思汗收藏珍品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监制 ,内蒙古政协经济委员会和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管理局联合发行。它以 15厘米高、13.5厘米宽、2 4K金铸成的成吉思汗骑马远眺金像为主 ,并由红木内盒、精细雕龙像座、2 4K金箔收藏证、《成吉思汗》电影光盘等 9件精品组成。在中国收藏史上 ,这是首次以藏品形式对世界伟人成吉思汗的艺术展示。为了纪念成吉思汗诞辰 84 0周年 ,进一步开发成吉思汗留下的丰厚的历史、军事、文化遗产 ,众多艺术家精心设计了这套珍品 ,生动地再现了“一代天骄”的戎马…  相似文献   

17.
成吉思汗是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蒙古族首领,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个一巨人。他的陵墓原在内蒙古伊克昭盟。 1939年6、7月间,成吉思汗的灵柩曾由内蒙古移到了甘肃。但是关于迁移的原因,从五十年代到今天,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是国民党反动派强行迁移的;或者说是国民党反动派劫走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迁移的。这两种说法是否  相似文献   

18.
由成吉思汗研究所副所长沙日勒岱、武占海.刘毅政等组稿编辑的《成吉思汗研究文集》一书,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较为全面地收录了1949—1990年,在全国报刊或文集中公开发表的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和资料,共约150万字,是一部大型学术论文专集,它集中地反映了国内学者对成吉思汗研究的丰硕成果.全书内容共分为8篇,包括成吉思汗家世生平,统一蒙古各部,创建蒙古汗国和对外军事远征的研究;对成吉思汗的军事、政治、哲学、法学、伦理、教育思想和宗教信仰以及对成吉思汗的逝  相似文献   

19.
引子 蒙古人的远祖到底是不是“苍狼”、‘白鹿’配婚而生”的传说问题,已经议论多年,迄今尚无结果。争议的焦点是:孛儿帖赤那,果真就是苍狼呢,还是人名。(以下将前者简称《苍狼说》,后者简称《人名说》)。最近,日本电视片《苍狼》,不仅进一步肯定《苍狼说》,而且《苍狼》简直就是成吉思汗的化身了。(见《人民日报》1980年8月30日第七版专栏消息及日文《苍狼》脚本)  相似文献   

20.
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力作──评王凤胜的《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李衍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周恩来文艺感想新沦》(山东人民出版1995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论》),是王凤胜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力作,是研究周恩来文艺思想的最新成果。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