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人躯体化心理问题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媛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5-97
在西方文化的视域中,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常以躯体化的形式得以表现,被当作是一种不良的反应躯体形式障碍加以研究。但是深入中国文化就会发现,所谓躯体化的心理问题是由于中国文化的不同于西方的身心观、不同的语言使用和体验方式以及不同的身心关系的处理和操作方式造成的,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方式,把躯体化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我国是不妥当的。用躯体化和心理化来划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把心理化视为理性化进程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更是缺乏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2.
易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79
南开大学心理学系的吕小康、汪建新在《心理学报》2012年第二期发表的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一文中,论述了意象思维对疾病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丁芳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9(4):66-69
采用问卷方式对地处海岛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相当部分一年级新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躯体化症状,影响其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调查的目的是提请教育者关注学生个体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及其与个体心理过程的关联,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到老同学家做客,吃饺子时,同学的老母亲李大妈却不肯上桌,说自己不敢吃饺子,一吃胃就难受。我感到很奇怪,饺子又不是生、冷、难咽的食物,咋就不能吃呢,于是详细打问起来。同学说,原先老母亲一直挺爱吃饺子的,自从有一次干完很累的农活回来吃了两大碗肉馅饺子后,胃就特别不舒服,后来再吃饺子,吃完都不舒服,索性与饺子绝缘了。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3~5岁幼儿躯体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趋势,采用迫选任务,考察了109名3~5岁幼儿。结果表明:(1)幼儿识别4种基本躯体情绪的正确率依次为:悲伤66%、恐惧63%、高兴59%、愤怒57%;(2)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在高兴、悲伤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在愤怒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4岁显著好于3岁;在恐惧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和4岁;(3)4岁组男生识别愤怒躯体姿势的正确率显著好于女生。但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幼儿对不同效价的躯体表情加工存在差异,从躯体情绪角度支持了心理理论。 相似文献
6.
近来,文化的“泛娱乐化”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但何谓文化的“泛娱乐化”?文化的“泛娱乐化”是一种娱乐态度还是一种审美观念?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梳理,指出今天对文化的“泛娱乐化”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文化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322-32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产生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就日语口语中存在的委婉表达以及产生这种委婉表达的社会文化环境,日本人经常采用的委婉表达形式加以粗略论述,以此来强调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委婉表达的实际运用并正确实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9.
社会的变迁使人们的生活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层次、异质性和多元并存同构于同一生活空间的态势。靖西山歌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在与不同文化接触和碰撞中必然要发生文化的整合与重构,在逐渐弱化的背后,出现新的文化转型。文章在明确文化适应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从文化适应以及实地考察角度来研究靖西山歌文化的未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凯博文是人类学和医学学科交叉领域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其著作《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探讨了疾病、身体、文化间的关系。疾病是一种建构,身体是一种文化,不同社会的文化建构不同的身体概念,身体与文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过程,隐藏在身体表象下的是社会、文化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图式与习语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润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16-117
图式是存储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结构,文化图式是关于文化的背景知识.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尽可能多的储存文化背景知识并充分激活内化在译者大脑中的文化图式,会使翻译理解更快更准确.在习语翻译中,我们可以从图式对应、图式冲突和图式缺省等角度实现文化和意义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英汉成语翻译的跨文化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99-101
文化的差异使成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困难。针对不同的文化现象, 具体的翻译方法有: 归化、释义、增益和直译。翻译的原则是忠实地反映原成语的意义,并最大限度的再现原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琨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126-128
从概念隐喻的角度,从饮食中的器皿炊具、烹饪手法、食物原料方面,探讨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俗语中的隐喻意,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有效地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15.
形容词性成语内容丰富,成分复杂,使用灵活。从语义和语法等平面对形容词性成语进行界定,全面分析其语法结构及功能,有利于我们发现其分布规律和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在成语释义方面尽管很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但仍存在若干不足。文章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失误:一、因对成语理解不正确而引起释义不确;二、成语理性意义或色彩意义增加但漏收而引起义项缺失;三、因对成语语源理解错误或对语源未加解释而引起语源失考;四、释义用词不准确或语序混乱等引起措辞欠妥。 相似文献
17.
夏明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0(6):79-82
渝西方言谚语所承载的渝西社交文化之精华,概括起来就是“倡导团结互助,强调自力更生,主张慎重交友,嗟叹知己难求”四句话,其中既凸显了渝西人民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入世思想,又闪现出他们在世俗面前的几分无奈。 相似文献
18.
英语习语翻译切莫望文生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贵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2):137-139
“信度”是翻译之首,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译文信度,习语用法乃其中之一,本文通过英译汉中的典型案例,论证习语英汉翻译对确保译文信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59-62
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它具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视角;具有历史性: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和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具有民族性: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20.
李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2-144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译者习语翻译这种语际交际活动过程,探知习语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揭示翻译过程中的概念合成与空间转换,解释表层化的语言形式及翻译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