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贤妻良母,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它规定着女性的价值,代表着女性的特征.它是社会、男人对女性的要求--好女人的标志.能否做到贤良是衡量女性的标准,这几乎是对一个女性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合格女性与不合格女性的最低标准.贤妻良母,不假思索地加诸在女性身上,长久地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中国女性生活的一个准则,这个准则由别人规定,最后内化为女性的自觉,变成社会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2.
贤妻良母作为一种女性发展模式 ,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并对女性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历史地考察一下 ,就会发现贤妻良母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 ,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实现传统贤妻良母内涵的现代转换 ,对当代女性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知识女性,冰心吸纳近现代贤妻良母主义中所包含的有利于女性家庭社会地位提升和生存发展的因子,又接受西方博爱思想以及平等民主的现代理念,拓展贤妻良母主义现代内涵,构成包含一定女性意识的“新贤妻良母主义”,在一定阶段为女性生存的合法性、女性现代性自我主体建构起到作用。但是,正如贤妻良母话语本身以及这一话语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样,冰心的“新贤妻良母主义”也无法超越历史、摆脱羁绊,对其贤妻良母主义的复杂性和局限性都要进行仔细辨析。  相似文献   

4.
“贤妻良母”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不同的时代中呈现不同的特质。现从“贤妻良母”在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角色和地位、在妇女解放中的文化阐释以及自身的身份认同与面临的挑战三个角度加以论述。在封建社会,“贤妻良母”仅仅作为没有主体意识的性别符号而存在。近代社会以来,以培养“贤母”为目的而取得的妇女平等的教育权,打开了中国妇女解放的通道。中国共产党使妇女走出家庭,获得了参加公共劳动的权利,实现了妇女解放。然而,女性鲜明的社会性别特征,决定了她们在男性中心社会里不会完全走出“贤妻良母”的角色。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贤妻良母”的角色既得到了认同,又面临着危机。  相似文献   

5.
批判教育学将学校视为民主的公共领域,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此来构建民主社会。教师在这里作为知识分子而存在,然而,教师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以及作为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现实困厄,却迫使这一观点亟需重新被考量。教师需要思考为谁而抗争,而批判教育学的政治化倾向可能削弱这一思考;两种角色的"跨界"则会造成教师的角色混乱;批判与建设之间理性的失衡会把这种"教育的理想"转化为"教育虚无主义"。教师何为?仍是一项未尽的思想任务。  相似文献   

6.
社会批判理论经历了从拜物教批判到工具理性批判的动态推演过程,其研究范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被批判的领域,而且促成了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的转轨。自主市场经济构成了拜物教批判的经验依据,马克思通过倒转国民经济学历史自然化的运思理路,解构了商品拜物教的神秘性结构,通过对资本经济体系不协调运行的病理学危机诊断,提供了社会总体从经济必然性统治下得到超越与解放的逻辑保证。随着自主市场的隐退,作为"被管理的世界"之否定性投射的工具理性批判,以"否定的辩证法"为拯救和批判的方法,对物化聚合体和同一性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颠覆。但是,工具理性批判终归是单维文化意识形态向度的"瓦解的逻辑",内含着无法自洽的逻辑悖谬。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伴随着作为乡村社会基础的农户自身特点与行为特征的巨大变化,中国乡村社会也历经了相应的转变.这一变迁大致表现为:农户活动地域的变化使乡村由封闭变得开放;农户认同逻辑的变化使乡村由重情变得重利;农户自身特点的变化使乡村由礼俗社会走向理性社会.具体地说,在原子化小农时期,乡村社会是封闭的重视人情的礼俗社会;在集体化小农时期,乡村社会是全能控制的动员型政治社会;在社会化小农时期,乡村社会成为开放的情退利进的理性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国内学界对《资本论》哲学意蕴的探讨都是从唯物史观例证和方法论制定两个角度入手。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资本论》中的存在论、认识论、逻辑学和价值论哲学意蕴。从哲学求解终极关怀问题的初衷出发,反驳割断《资本论》与一般哲学关联的研究倾向,探索《资本论》对哲学四大问题域的破解,展开《资本论》与其他哲学、学科的对话,揭示出《资本论》内蕴的人类终极关怀的"一般哲学"旨向。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将研究主题定位为重读马克思,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围绕这一研究主题,我从哲学——哲学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当代实际这三个维度或三条路径,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历了从马克思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然后再返回到马克思哲学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求索过程,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精神,对人类生存异化状态的关注之情,旨在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使命意识,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实践本体论,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蕴含在其批判逻辑之中。近代哲学发展经历了上帝自然化、理性化以及人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集中于对宗教异化表现形式的揭露上,并没有实现彻底的宗教批判。马克思主义重新以宗教批判作为前提和起点,转向对尘世的批判,彻底清算了"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最终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完成了对"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的历史批判,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超越了"彼岸世界"的"真理",实现了"此岸世界"的真理。这种批判的逻辑进程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薛睿 《天府新论》2019,(4):12-18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展开理论批判,但却借助“拜物教”概念在理论逻辑、批判方法和伦理批判三个维度纵深发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体而言,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立足于“资本逻辑”,发现物与物交换的表面合理性实际上掩盖了人对人、物对人支配的不合理性,并由此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运行机制的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马克思具体深入到对生产关系诸环节及其运行机制的考察,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及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在伦理批判上,马克思揭穿了“辩护经济学”的依附性和虚伪性,找到了人们在主观维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机制认同产生的外在条件。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拜物教批判,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遮蔽性与操控性产生的经济根源,解开了意识形态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12.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利用山东省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料,通过对第二、三期样本政治地位的相关数据的纵向分析,以及性别、城乡视角下的横向比较,从政治认知水平、政治参与行为、政治参与态度三个方面对山东省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农村女性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女性在母亲角色的认同上出现了重大的变迁,即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她们一改传统社会婚姻和做母亲所要求的女性生活的范式,向关注个人幸福和生活质量的新型母亲角色转变。所引起的一系列变迁主要表现在母性与母性化过程变迁、母亲角色的选择权变化、母亲角色与高生活质量的冲突诸方面。这些变迁涉及到传统的社会制度、家庭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中关于母亲角色的规范与安排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贤妻良母”在日本被称之为“良妻贤母”。中日两国同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的不在少数。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的“贤妻良母”不但起源于日本,而且与日本的“良妻贤母”在前进的道路上又有截然相反的命运和结局。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西方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他们从最初的经济批判发展到大众文化批判;由最初的激进思想批判转变为温和的思想探索。其中日常生活批判是他们理论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驿站。  相似文献   

17.
18.
董金平 《江淮论坛》2007,(2):146-150
具有建构作用的话语塑造或规训了女性气质,即建构了女性的身体、思想和行为.话语的建构作用来源于时代的社会背景,也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话语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介建构着女性的形象.不同时代话语代言的社会背景不同,所以造就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女性气质.中国二十世纪以来女性气质的变迁主要包括:二十世纪中上叶——文化话语对女性气质的建构、建国以来至文革结束——政治话语对女性气质的建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话语对女性气质的建构三个不同时期不同话语下的女性气质.  相似文献   

19.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自身的欲望一直被压抑和遮蔽.直到新文化运时期,女性被禁锢的生命欲望才逐渐释放出来,女性才开始了性爱意识的现代觉醒.在冯沅君、石评梅、丁玲、张爱玲、苏青等为代表的现代女作家笔下,性爱观念从颂扬禁欲的纯洁爱情逐渐发展为追求灵肉的和谐一致.这一发展变化始终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基于人的道德和尊严,以性的觉醒来丰富和完善自我生命.  相似文献   

20.
刘刚 《晋阳学刊》2006,(4):57-60
20世纪的国际汇率制度其实一直都在演绎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再从浮动汇率制到固定汇率制这么一种循环,整个过程既自我否定又螺旋上升,昭示了其实质是一个相互转化的动态体系,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适合所有国家和一个国家的所有时期,只有相机抉择才是其中的关键,这点对我国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