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贫困人口致富探讨——论讲求职业经济问题●齐经民富裕是人类生活一直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但至今世界还有贫困人口达13亿之多,发展中国家有近1/3的人赤贫,每年有1300万人死于饥饿或营养不良,其中我国农村还有6500万人口生活贫困,大多数人还没有完全富裕...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过这种诗意的生活并不是矫情的造作,而是在庸常生活里让自己带一点格调与品位做事,把生活过得浪漫有趣,不让自己活得粗糙。找到生活的情趣是一种能力松浦弥太郎,被称为"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在他创办的公司里,他对员工的要求是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半必须准时下班,周末也决不允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用字流俗:是俚人耳录而非文人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都同意,从语言中最能见出使用者的风格与个性,用字的字法也是有着风格与个性的。用字如其人,用字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品格情趣,亦即文化素养的总和制约着用字习惯,影响与决定着用字风格。可以说,字中潜藏着用字人的个性。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阶层之中。每个人的个性便共在于所属阶层的总个性中。阶层的共同文化、共同审美情趣,制约着社会圈的用字习惯,标志着阶层的取向标准。择字的偏好反映出不同文化圈的审美情趣,明显的是:文人与俚人(俚俗之人)是各异其趣的,有着不同的用字习  相似文献   

4.
魏峰 《东西南北》2008,(11):59-59
我们常常行走在异乡的土地,我们也曾经无数次鼓起问路的勇气。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森林,我们同样曾站在十字路口彷徨、焦急。给他人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温暖的笑脸,同样你也会获得一个方向、一份感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本就应该多些关爱,少些冷漠和戒备,这样的世界才会温暖。朋友,请和我们一起面带微笑,用我的善意对待所有的人,即便有时他们身份低微、衣衫褴褛。  相似文献   

5.
论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哲学一方面高扬主体性,使主体成了其对象世界的构造者,另一方面又以自在之物限定了主体,因为作为现象的基础,自在之物是永远不显现、不可知的,因而也就成了认识主体的界限.对认识主体的限制虽然突现了人的有限性,但并不是对人的贬低,相反,留下了自在物恰恰给人留下了希望.因为自在物作为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存在.它在任何时候都在提示我们: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所认识到的那样,我们的生活世界还有其他可能性.对自在之物的觉悟、思想会使我们具有能从眼下生活与眼下世界摆脱出来的超越性眼光,从而展开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在日语中,“隐者”即在佛教思想“无常观”的影响下,脱离俗世,隐遁山野,修行佛道,从自然山水中寻求情趣生活的人。日本的中世(1192~1603)是一个战乱与天灾迭起的时代,贵族阶级没落了,武士阶级掌握了政权。在这样不安定的时代,人们只好求安定于宗教,因而隐者辈出。心向空门的人,以及对混乱至极的政治社会感到失望的人,强化了自己的厌世观,便舍弃世俗生活,或云游各地,或住进山野草庵,经营独自的精神生活,追求安宁世界。这些隐者中知识分子居多,他们身居草庵,从事随笔和日记文学创作,故称“隐者文学”或“草庵文学”。其文学基调是佛教的无常…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批判和拒斥"抽象"的人,它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拨开观念和意识的层层迷雾,揭示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受"抽象"统治的世界。马克思怀着对资本逻辑主宰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深刻洞悉到人类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不是一个自然的生活现象,而是一个现实的辩证的能动的生活过程,人在改变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整个世界,包括改变着人自身。马克思的这种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论贾岛、姚合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英 《学术交流》2006,(4):158-161
文学史界对于贾岛、姚合的时代归属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他们看作中唐诗人,有的认为他们是晚唐诗人,还有的认为他们是中唐向晚唐过渡的诗人。贾、姚二人的生活既然跨中、晚唐两个时期,那么,其诗风形成时期便成为判定其所属时代的一个重要条件。经笔者考察,认为二人诗风均形成于中唐时期,理应将二人作为中唐诗人看待。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活世界并非现代哲学的一个枝节性概念,而是其核心概念。它所代表的实际是一种世界观——生活世界观,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成性思维,是一种人的观念——人的生成观念。虽然同为生活世界观,但对于生活和生活世界,不同的现代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现代西方哲学家所说的生活只是指人的日常的精神生活,其生活世界仍然是一个抽象世界;而对于马克思来说,生活世界则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这才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真正现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互为关系.设计提供了人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设计是对人生活方式的设计——它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体现生活中的人文关怀,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同时,设计也是生活方式适应的产物.设计将指引人类向更美好的方向前进,为人类创造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尤战生 《求是学刊》2003,30(5):106-109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超脱化、道德化和完满化.在朱光潜看来,文艺能够怡情养性,有助于人生情趣化的实现;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还必须以超脱的精神观照人生和创造人生;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因而艺术化的生活即道德化的生活;人生的艺术化还意味着人生的完满化,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培养出全面完满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完满的、艺术化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兵人/一种取自西方军事战线的高级玩具……这个世界上有趣味的男人有喜欢玩火机的有喜欢玩游艇的有喜欢玩户外……还有一类愿意呆在城中平淡生活消耗中寻找意志消遣。现实男性兵人玩家成人生活是有趣而艰难。同时这里也通过一个青岛哥们来展现物质男人和奢侈品消费的另一面,更有关于男性成长全新注解,一个会让你感动的玩乐专题。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与审美对象意义世界的本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既不是与人无涉的客观世界,也不是与客观世界相脱离的主观世界,而是主客相亲相融的意义世界;生活世界具有非课题性、奠基性、主观性和直观性的特征;生活世界是人的原初经验世界,它构成了审美对象意义世界的本源;审美对象的意义世界是对生活世界这一原初世界的具象呈现,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一种感性体验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诙谐街景     
犹如烹调需要佐料一样,生活也离不开幽默. 幽默是运用诙谐、讽喻、影射等修辞手法,在含蓄的微笑中展示、揭露和批评生活中充满趣味、自相矛盾和不合理的事物.同样,幽默摄影是运用摄影艺术手段,记录富有情趣的瞬间,以烘托起轻松愉快的气氛,传递机智、辛辣的情趣和引发出冷静、深沉的思索. 幽默,是要引人发笑的,但笑的内涵却各不相同.浅薄的笑使人过后即忘,会心的笑令人回味无穷,诙谐的笑让人心情舒畅,讽喻的笑则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培养人们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诸形式的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的思想就是它的对象。人的思想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决定了人们的思想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进入众多的科学领域,涉及众多的意识形态领域。所以,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理论的说服力,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道德的规范力。充分发挥理论的说服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理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亲历中国     
生长在加拿大,有时很难真正了解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什么样子的,尤其是像中国那么一个遥远的国度。新闻节目上(电视节目)很少会提到亚洲,也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曾经有过周游亚洲的经历。因此,我们对中国的印象都是源于好莱坞功夫片里古代时候的中国。每当想到中国,大多数人都会把中国和越南、柬埔寨这些发展中的、经济和科学都还落后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和古时的祖先一样的国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国际消除贫困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去年12月18日作此宣布时敦促所有国家遵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作的承诺,呼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帮助贫困者改善生活,并再次强调贫困问题影响着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稳定。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渐突出。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与贫困有关的其它原因,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死亡;每年还有300多万人死于肺结核、疟疾等可预防疾病。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  相似文献   

18.
一个空间,需要用感受去解读,它与阳光为舞,与风景为邻,就在你触手可及的转角。曾经想象,它是红墙后的一个花园,可以遗忘掉时间,过滤掉焦躁和不安,生活变得舒缓从容。也许你又不曾想象,我们身边已经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空间,就在你忙碌之余那一转身的地方。空中花园、入户花园、私家庭院……春天来临,花花草草,蔬果相映,让你的家生机盎然。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春天的城市,领略四种庭院风情,四种春天情趣,满足你在城市生活中的田园愿望。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科学与生活》1981年第1期报道,在苏联,每3个人中有1人在学习。苏联现在已经解决了普及中等教育的问题。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数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还有大批文盲。据统计,在当前,文盲的绝对数字可能从1980年的81,400万(每10名成年人中大约有3个文盲)增加到1990年的88,400万。  相似文献   

20.
读者常常批评我们的新闻作品可读性差,缺乏人情味。近年来这些老毛病有所改进,但并未根除。有什么办法能使新闻作品多一点情趣?我们就此作以如下探讨。  一、新闻作品要多点人情味19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人情味新闻。后来《纽约太阳报》的主编达那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按照达那的解释,人情味新闻“是指一些无论从人或事来看,都并不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的悲喜剧”。人情味新闻的出现把新闻的报道对象从名流、要员扩展到普通人中间。它在写法上,要求从人的角度写新闻,突出人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感情,活画出人间生活情趣,使新闻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