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总集之存于今者,以昭明文选为最古.至唐已有千卷之《文馆词林》编成,惜此书早佚.《文馆词林》幸存于今者,皆见于东瀛,尚有二十馀卷.清嘉庆九年至二十三年(公元  相似文献   

2.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卷三四七中有一残卷,题名及作者之名均阙.罗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版):云:"此篇篇题作者及半半部分已佚,又不见载于其它文献,故无从考稽.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人,生于会稽郡,袭祖爵为康乐公(后降为侯),人称谢康乐。仕途蹭蹬,寄情丘壑,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诗,从而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境域。关于他的生平,《宋书》、《南史》均有记载,但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却语焉不详。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灵运年谱或传记陆续问世,辟草莱之功,自不能抹杀,然亦有未备者,今拣数条,略陈固陋,览者或无嗤焉。《答中书》诗的两个问题诗载《文馆词林》卷一五二,近人丁福保所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相似文献   

4.
明代散曲作者互见考(十七)谢伯阳李子昌与刘东生、无名氏[粱州令]《四时怨别》(芳草长亭露带沙)案此篇南北合套《群音类选》、《词林白雪》俱注李子昌撰,《北宫词纪》亦题明李子昌著。《词林摘艳》题元李子昌作,疑非。《吴Q萃雅》(仅录南曲)、《词林逸响》、《...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7,(6)
唐中宗景龙年间设置修文馆学士一事,见载于多种典籍,但矛盾之处颇多,似乎没有绝对准确的记载。通过对相关典籍的比勘考证,可知景龙二年、三年、四年皆有选任修文馆学士之事,在这三年中任过学士的共有二十九人,与《玉海》叙录《景龙文馆记》所云学士数吻合。但《绀珠集》、《类说》、《唐会要》、《新唐书》等典籍中所说的"大学士四人,学士八人,直学士十二人",只是景龙二年设置修文馆时计划员数,在随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三类学士的确切员数都与原计划不符。景龙修文馆学士重形式尚技巧的宫廷文学创作活动,虽然在当时影响甚大,在唐代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总体上价值不高,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初盛唐文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唐诗》卷八九。录白居易《长相思》两首,其二云:“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云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林大椿辑《唐五代词》录此词,题白居易撰。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张宗橚《词林纪事》、朱彝尊《词综》亦以《长相思》“深画眉”为白居易作。  相似文献   

7.
<正> 《点绛唇》“蹴罢秋千”一词,是否出自李清照的手笔,历来看法不一。《词林万选》等七种古本认为是李清照作,《古今词统》等七种古本认为是无名氏作,明人杨金刊本《草堂诗余》认为是苏轼作,明人茅暎撰本《词的》认为是周邦彦作,近人赵万里辑本《漱玉词》批云:“词意浅薄,不似他作”。19S9年版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认定是李作,评价颇高。1962年上海中华书局辑本《李清照集》和同年脱稿的王学初先生《李清照集校注》  相似文献   

8.
王延鹏  鲍恒 《江淮论坛》2014,(5):161-168
《词海评林》(抄本)为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学者毛晋编纂的一种词谱。该书采用图谱释字省文、图谱式、合律正调三位一体的复合谱式,迥别于目前已知的所有词谱,既有独创性,又具科学性。而《词海评林》编纂中存在的疏漏和矛盾,不仅有助于还原毛晋制谱的徘徊和抉择,更有助于考察明清之际词谱演进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谢桃坊先生素以学风严谨、学术胸襟宽广饮誉学林 ,所撰《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中国市民文学史》等专著在学术界的影响很大 ,沾溉众多的学子。《宋词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出版 ) 是其新作。全书共 30万字 ,由《词学研究》、《宋词评论》和《词林考证》三部分组成。它是谢先生的词学思想荟萃 ,显示出非同寻常的学术功力和学术睿智。全书的总体特点表现为一个“辨”字。它对长期以来词学界聚讼纷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辨证、勘误 ,廊清了种种因研究失误而导致的学术迷乱。通过辨析 ,去伪存真 ,使那些争论不休的学术疑团昭然若…  相似文献   

10.
明代散曲作者互见考(十六)谢伯阳王宠与孙百川、无名氏[鸳啼序]《秋闺》(梧桐一叶初凋)案此套《吴献苹雅》署题王雅宜著。《吴骚合编》注孙百川撰,不无可疑。《新编南九宫词》题乐府。《雍熙乐府》、《群音类选》、《南词韵选》、《盛世词林》并误作无名氏之曲。李...  相似文献   

11.
武后从掌权起到退位前,新置了北门学士、珠英学士两个文馆,改建了习艺馆。这三个文馆较之一般文馆,在馆名、馆舍、职官上都有所不同。文馆建置虽出于服务武后个人的目的,但仍是借着尊儒重学的名义成立的,且其运作也遵循儒馆学术传统,而并未另搞一套,儒学在文馆事务中仍然起着引领作用。北门学士是翰林学士和修书学士的复合体,职责是内廷草诏,禁殿修书;珠英学士以编纂类书、诗歌唱和为主;习艺馆以对宫廷女子开展儒学教育和艺术培养为主。尽管每个文馆自成系列,性质有别,但都在传统儒学的规导下运作,馆务也在儒学学术体系之内展开,并在文学文献建设、文学人才培养、引领朝野诗风、促进诗体发育方面对当时文学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此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谢桃坊先生的词学论文选集《宋词辨》近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词学研究”、“宋词评论”、“词林考证”三部分 ,共选录了先生自 1981年以来的 33篇作品 ,皆以考辨为主 ,故以“辨”名书。此是先生继《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之后 ,奉献给词学界的又一部力作。词产生于唐而盛于两宋 ,千余年来 ,人们始终没有间断过对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的关照 ,但在起初很长一段时期内 ,还主要是以一种感悟式的点评方式 ,出现在一些诗话、词话以及笔记类的作品之中 ,缺乏自觉的词学理论体系及词学批评范式的建设。近代以降 ,词学研究渐渐引起人…  相似文献   

13.
易安词有宋以来一直是以“创意出奇”(罗大经《鹤林玉露》)著名的。给人的印象,好象全是凭天才灵感而来,无所依傍。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细研易安词及其词论,我们不难看出,她是一位最善于学习、善于批判继承文学遗产的行家里手。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卓越代表。后人把她与辛弃疾并称为“豪放主”与“婉约主”(沈曾植《菌阁琐谈》)。她的《词论》其实就是婉约派的理论纲领。在《词论》中,她首先明确  相似文献   

14.
《(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是国内王国维研究权威陈鸿祥先生的新著。其突出的特点是,从东西文化的比较视角、现代与传统的张力场中,对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人间词》,给予了一种新的注释和新的阐述。并在这宏阔的综合注评中,给《人间词话》《人间词》的文本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起到了迄今为止对《人间词话》《人间词》的当代注评的总体叙述的惊人效果,为我国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五日第三版,发表了陈文华同志《刘希夷时代考辨》一文(以下简称《考辨》)。该文根据《国秀集》目录上“广文进士刘希夷”一语和刘希夷的两首诗,就断定刘希夷“是盛唐时人,而不是初唐时人”。并进而推测“刘希夷及第之年可能是肃宗上元二年(761),而不是宋之间及第之高宗上元二年(675)郑益榜”。近来翻阅一些有关刘希夷的资料,发现此况距事实较远,愿提出与陈文华同志商榷。 现存《国秀集》口录上确有“广文进士刘希夷”一语。《考辨》一文指出:“广文进士,即广文馆进士。据《唐会要》卷六十六云:‘广文馆,天宝九载七月十三日置,领国子监进士业者。……’……希夷既称广文进士,则其及第之年必在天宝九载(750)后。”这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仔细查阅《国秀集》  相似文献   

16.
黄钺(1750-1841)字左田,号左君(亦作左军)、井两居士,安徽当涂人,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卒溢勤敏。工诗文,善书画,精于鉴赏,曾参加编纂《秘殿珠杯》、《石渠宝笈》,担任玉牒馆副总裁、全唐文馆总裁。所著《壹斋集》收诗四十卷、《二十四画品》、《画友录》、《萧汤二老遗诗合编》等,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诗文集,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一黄镇祖居徽州祁门左田村(因以为字),宋末迁当涂,清顺治初年再迁芜湖。五世家居芜湖西门外升平桥,有老屋数十间,黄钺就诞生在这里。他天资颖慧…  相似文献   

17.
邓新跃  周驰靖 《云梦学刊》2007,28(2):160-16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古代文史哲的跨学科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尤其堪称典范。程千帆、罗联添、傅璇琮诸先生筚路篮缕,开跨学科研究之新风,不少中青年学者继起,积极致力于唐代文学与政治、文化、风俗之关系的探讨,涌现出不少颇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李德辉新著《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就是他继《唐代交通与文学》一书之后又一部唐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18.
《全金元词》校补一则赵永源元好问《朝中措》(添丁名字入新收)词下片云:遗山野客,求田问舍,梦想南州。说甚河东三凤,安排老□班彪。(唐圭璋编《全金元词》上册第112页)按,词前小序云:“小儿子生,适有遗羽阳宫瓦者,因以羽阳字之。”可知词为举子而作,当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词综注》之前言,分析了浙西词派的形成及其共同的审美宗趣。论述了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派词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即在审美风格上崇尚醇雅,在源流上宗法南宋,在具体取法上推尊姜夔和张炎。以及《词综》行世后产生的较大影响,从而指出《词综注》编纂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与稼轩词风的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与稼轩词风的个性□王延荣《庄子》与稼轩词的关系,一直很少有人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似乎以英雄词著称的稼轩词,很难想象会受到《庄子》深刻的影响。这样的认识源于两种误导而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事实。误导之一是:长期以来把《庄子》的影响框定在思想消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