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严歌苓融合中西文化视阈的"中国记忆"小说置于比较文学领域进行跨文化解读,发现作者在流散语境中以双重文化视角回望母国的态度具有多种内涵,其作品蕴含独特意蕴。流散作家的身份使严歌苓在中西两种文化的选择与运用上格外自如,她在作品中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的沟通和融合,即以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念反观中国历史,以中国传统文化来建构对应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女性想象,以中西互渗的生态意识来构筑理想的生态家园。这一跨文化选择不仅为作者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对象视阈,同时极大深化了作品的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2.
《燕食记》作为葛亮在后疫情时期创作的作品,以“老字号”的戚戚然为创作蓝本,从市井描绘到人文呈现,以历史的角度去看待文化认同和现代化进程。通过维度的伸展和立场的坚守,葛亮以“他者”进入文学现场,通过上海、广东、香港等不同城市视角讨论和思索“异乡”的文化根著与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香港本土作家西西的小说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趣味性,不但给作品带来了新鲜感,拓展了作品内容的表现空间,而且还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对香港的都市关照.这是建立在儿童视角之上的对香港的独特观察与感受,充分表达出"港岛吾爱"的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4.
西西,香港文学现代派的代表作家。在她的文集《故事里的故事》中,收录了多篇"故事新编"型的作品,从叙事学的角度看,这些重写经典故事的作品均从叙事视角的方面对原故事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而其中的三篇,则是在视角改编的基础上,以戳破虚构的"元虚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透过这种"元虚构"手法,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关照、理解西西重写故事背后蕴含的"反省"意图以及"拆解"、"重构"的思维方式,而且还能看到在后现代语境中小说这一艺术形式是如何对自我进行突破与革新的。  相似文献   

5.
将图片有意识地引入文学创作,探索图文互动,是香港实验作家西西文本实验的重要方面。从《剪贴册》(1991)、《画/话本》(1995)到《拼图游戏》(2001),三本图文并茂的散文集集中反映了西西在实验图文联合这种新的散文形式方面的探索。本文着重分析三部作品前后的变化,总结西西在联合图文创作中的特点,阐明西西在传统图文关系基础上所做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从三部近年出版的文学理论教材来看,中国文学理论学科从当前文化语境出发积极进行学科反思与重建,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注意吸收中西古今文论与诗学话语中有生命力的因素,力求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展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早年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表现出"复古求解放"的特点.1916年以后,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他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到"树"资产阶级新民阶段,表现在国民性改造目标实现由"民"到"人"的时代切换国民性的批判深入到了民族文化心理层面;国民性改造方法选择趋于可操作性,凸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碧华是香港文坛上一位素有“才女”之称的畅销小说家,她的《胭脂扣》写了一个“人鬼之恋”的传奇爱情,但是作品超越爱情的“非纯情”的意义在于:她让如花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从一个妓女对爱情的坚贞执著中来体现对传统古典爱情价值观的迷恋和渴望,以此来映照现代香港人精神中所缺失的一种情结,并在对香港历史的追寻中,再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许冠文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作为一个“票房神话”的创造者,其影片的价值并非仅停留在“俗”的层面上,而是有着他追求的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和艺术精神力度。通过分析许冠文作品产生的香港社会背景和历史语境,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许冠文电影的时代价值、美学风格及其在香港电影界和香港社会文化层面的重要地位进行探讨,可以较全面较深入地了解许冠文电影以及与之有关的香港喜剧电影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萨娜一直坚持一种真实而具体的深入民族现代化精神危机的“边缘化”写作。她的小说介于传统与现实之间,既承传了古典美学中和谐的健康人性与诗意的生命智慧,又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与理性批判,还反映出诗性失衡的现代焦虑情绪与尴尬生存处境。她的作品重视道德的自我完善与生命的内在超越,包蕴丰富的社会、历史、民俗、宗教、生态等文化人类学内涵与诗性价值,寄寓着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终极关怀与追问    相似文献   

11.
朱湘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译著等身。本文从西方哲学诠释学的视角考究了翻译是一种从"视域分裂"走向"视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了朱湘译诗活动中的"视域融合"现象,发现朱氏的译作处处彰显出中西宗教文化的"视域融合"、中西诗学规范的"视域融合"。借此抛砖引玉,希望为朱湘的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从横截面上看,由于香港都市文学的叙事策略建立在香港长期的殖民地语境之上,因此不同时期的香港文学都呈现出一种共性,即借作为本体的乡土对作为"他者"的殖民文化进行批判;借作为本体的传统对作为"他者"的消费文化进行批判。然而,随着香港城市本身融合的异域特质和外来文化特性的日益浓厚,"他者"的所指在文本中被悄然置换了:乡土和传统已然被外化为都市香港的"他者";而在多个层面上都背离了内地乡土和中国传统的香港本身,也已成为一座"他者化"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拓展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绘画的研究角度,以留法画家常玉为例,对常玉的绘画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常玉在拥有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西画的学习背景下,其绘画作品具有现代性意味又蕴含传统中国画意境的原因,指出了常玉绘画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以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线来勾画造型,画面构图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平面化特征,在作品中运用中国传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符号与图式。希望对常玉绘画作品中中国绘画元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启发大众对中西融合绘画进行探索分析,对中西融合绘画的创作实践能起到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香港梦旅人     
青璎 《社区》2010,(11):14-14
王安忆曾这样评价西西:“香港是一个充满行动的世界。顾不上理想。如西西这样,沉溺在醒着的梦里.无功无用,实在是这世界分出的一点心、走开的一点神。所以,西西其实是替香港做梦。给这个太过结实的地方添一些虚无的魅影。西西,她是香港的说梦人。”看《我城》的时候,感觉也是如此,只是觉得每个句子都在分心与走神,像石子投射在水潭的中心.然后一切均是水的涟漪。“我”是一个视觉与感官的容器.宛如新生的婴孩,去感觉一个内在的城市运动。  相似文献   

15.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一部自传体形式的小说。在小说中,谭恩美创造性地使用数字作为能指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语言及作品的自传形式相结合,表达了她对中西两种文化的阐释和理解,即作为一个华裔作家,在她的眼中美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非是对抗而是一种和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呈现出不同形象。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是复杂的,有着特定的发展过程:从光复初期日本形象的多元化,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作品多以"反日"为题材,再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作品中的日本殖民者形象被国民党"殖民者"形象代替,直到今天某些台独分子表现出"日本情结"。而同样曾经历经日本殖民统治的香港却没有形成台湾人那样复杂的"日本情结",对战时日本的记忆更多表现为残忍、血腥和暴力的形象。这种差异的产生与台湾、香港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被殖民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异国形象的真伪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而应转移到异国形象创作诸问题上。以此为出发点,从作家的角度对《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的生成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独特的生活经历让赛珍珠在文化和身份认同时产生矛盾和焦虑,宗教的宽容使她希望人们在信仰上抛却狭隘和偏见,最终形成了她混杂的双重文化身份并由此思考它的文化意义。于是在提笔写作时,她开辟了一个阈限性写作空间,以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人和人是有同一性的,完全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差异达到沟通和理解。《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正是这三者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现象背后看不见的手。对当代中西建筑碰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解读十分必要。通过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器”,“器”的定位是“室”用,是实用;西方Architecture的定位是“器艺”,是实用与艺术的并重。对中国当代建筑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美”与“非美”观念、回归传统的倾向、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原创与中国建筑大师的培养进行了文化解读,并对日本建筑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剖析。指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努力,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通过作品中的"母爱"与东方色彩来阐释作为"游子"的辛酸和乡思.她在作品中既有自己融入西方世界的努力,也表现出对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的仰慕.她笔下的两辈人经过了从冲突到和解,最终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根.  相似文献   

20.
从民族性、装饰性的角度,分析了潘玉良作品"中西融合"的绘画特点,具体表现为将中国画中的细腻线条勾勒和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与西方绘画的装饰色彩相结合。以其苦难的人生经历与忧郁的情感为例,论述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坚持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风貌,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其代表性作品《窗前女人体》等进行了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质朴、浑厚的气质与西方绘画的透视、质感塑造相结合,具有前瞻性、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