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人格形成与价值观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格及人格形成、价值观念及其特征入手,阐释了人格的基础和核心是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人格结构有浓烈的社会取向和他律取向的特性。价值观念是人的思想意识的核心。它有社会历史性、自发性、稳定性、主体性和阶级性的特征。人的价值观念作用于人的活动的中介是人的人格。本文以价值观念的社会性决定人格的求同性,主体性决定主体人格的异质性,相对稳定性决定人格的稳定相对性等三个层面,完成了人格形成受价值观念制约的关系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经济人格的概念,认为它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则在经济主体的道德心灵境界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赖于市场经济内在秩序的确立,而这种秩序本身的确立又依赖于外在的市场规则和内在的经济人格的双重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人格主要是要求经济人的行为合乎社会主义的伦理规范、社会主义的法律规范和社会主义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3.
现代心理学也把人格称为个性。它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风貌的反映,是决定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倾向的内在身心动力组织系统。健全的人格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其核心是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展人的主体性。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道德的实现是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主体的自省是实现道德人格的内在的、自觉的、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个人道德修炼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环节,对个体道德观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践行起重要作用.探讨自省的内容和通过主体自省的方法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从而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5.
论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是衡量现代人是否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准。在现代社会中 ,健康人格应包括独立自尊性与民主利他性两种基本成分 ;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既与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等个体的内在条件有关 ,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等个体所处的外在环境相联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格障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格障碍可能是由生物遗传、心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内在的主体调适作用,还需要外在教育合力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从孟子散文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其气势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内在人格精神。孟子人格的实质是一种分裂的悲剧性人格,造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为知识分子君主理论的缺陷,二为自我角色定位与实际政治文化地位的巨大反差。文化人格二重性不惟体现在孟子身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人作家,他们的内在人格从根本上说都存在着这种分裂和变异。主体有怎样的人格精神必然会反映在其作品创作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定的人格精神及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的总体品格和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9.
人格价值不是指它能满足人的一般需要,而是指它能满足人们在实践中,亦即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对主体自身条件要求的需要。人格价值的大小,与人们所创造的价值的大小成正比。由于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受到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制约,主体必须以与之相符的人格才能有效从事价值创造旧此,是否符合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性质和要求,是判断人格价值之有无和大小的根本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每一经济形态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自然经济是依赖型人格,商品经济是独立型人格,产品经济则是自由型人格。当前,在全社会倡导独立型人格,是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格智慧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在实质和外在形态相统一的实践理性。对人格智慧的把握是对中华文化认识的深化,是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契机和途径。人格智慧不仅赋予了中华文化所创立的符号形式以人格辨识与建造的能力,而且还通过文化体系的符号形式赋予了人们以人格辨识和建造的能力,由此而使普遍的社会人格与特殊的个人人格统一起来。人格智慧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理想人格的设定、人格模式的分成与整合、人格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等等;它们由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内在结构及其功能表现出来。总之,人格智慧是中华文化对全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包括体制建设和人的建设的系统工程。人是体制改革的能动主体,就一定意义而言,体制的转型取决于人格的转型,人的素质提高直接影响改革的发展进程。认真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立足于现实条件,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使改革不断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社会经济形态,对人类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从人类的生成和发展这一历史视野来看,市场经济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促进了普遍独立的个人主体的生成.市场经济,就是以价值规律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来调节社会资源或劳动时间的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所谓个人主体,是指从群体中独立出来的自主、自立、自律和自由的个人,它具有人格独立、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其中,独立型人格对个人主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人格,简单地…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上的人格同时规定了人在公法与私法上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通用型人格,因此罗马法上的人格是法律主体资格而非权利主体资格。德国法上民事人格采取的是权利能力理论,而商事人格采取的是商人"身份人格理论",即商人既是一种身份,又是商事主体,商人在获得商人身份的同时获得商事人格,成为商事主体。某一主体可以同时获得多重人格"面具",也可以仅仅获得单一人格"面具"。民事人格、商事人格等独立的类型化人格所形成的人格多重性,其缘由在于诸法合一向诸法分立的转变以及社会分工加深了"完整人"向"局部人"的蜕变。现代人格理论的缺陷在于将民法上的"人"当作法律上的"人",试图以"局部人(民法上的人)"替代"完整人(法律上的人)",将类型化人格(民事人格)作为通用型人格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从内圣外王的视域看,先秦儒家包含主体的自我创造的理想人格和主观的自我认同的理想人格两种类型,即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内圣外王。汉代儒家把主体的自我创造局限于纲常名教之内,对于主观的自我认同的道德修养也持戒备态度。宋明新儒家在理想人格上呈现出由主体的自我创造向主观的自我认同转变的趋势,并进一步强化内在德性及其超越依据。现代新儒家重视内圣外王,在理想人格的论述上受时代影响表现出推崇主体的自我创造的倾向。确立个体的独立地位,主体的创造与主观的认同相互为用,是儒家理想人格实现现代转化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人格和文化的基本规定性的解读入手,论述了道德人格和文化的关系,特别是着重阐述了文化对道德人格形成的作用,并由此得出结论,文化生成道德人格,因此,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文化塑造人的道德人格,以促使人把所接受的文化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推动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孟子的人格美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18.
人格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构建军校学员健康和谐的人格直接关系到学员的健康成长,并最终影响到部队建设的和谐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人格包括优化主体的人格品质内在要求和营造和谐人格发展的外在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类道德人格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立足于人的"类关系"本位把握人格问题.人格是人之为人的特有规定性,它由人的四大类存在关系特质统合而成,具体表现为个人稳定的内在心理结构和外部行为模式,这是人在其道德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着的独特自我.提出这一超越传统人格定义的类道德人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应有之义.类道德人格有八大基本特征,即人格的类本性、关系性、历史性、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精神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   

20.
格动力结构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在根据和动力源泉。根据人格动力结构的运行机制分析 ,思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与其结构有关。因此 ,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从实际出发 ,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