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语中的性别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性别语言”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大多是针对英语展开研究,也有少部分涉及到日语及其他语言。汉语是映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的一面镜子,汉语语言学界对“性别语言”的关注起步不久,但意义深远、前景广阔。文章以汉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语音和语调、词汇的选用、句式及交谈这几个方面分析汉语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并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归结其成因,以期做到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汉语中的“性别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2.
性别语言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国内性别语言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仍取得了不少成果.性别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问题上,但随着社会发展,语言不断变化,性别趋同现象日益凸显.本文总结了近五年国内性别语言研究的成果,指出性别语言研究还需要加强,以期为今后的性别语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总是由男男女女组成的,男女如何使用各自不同的话言进行交际,无疑是人类共同的话题.语言性别差异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但国内外对语言性别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此领域还需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国内外有少数从事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学者试图从音韵学的角度证明记录上古汉语的许多单个汉字可以离析出"词根 词缀"的形式;也就是说,有些汉字的单字本身就有词根和词缀.他们有两个方面的证据:一个是上古汉语内部的同根词,一个是汉藏诸语言的比较.我们分别从词缀的确定、汉藏诸语言比较研究方面证明:在上古汉语出觋的单字里,目前还找不出词缀来.目前的汉藏比较还证明不了原始汉语有某种词缀.  相似文献   

5.
汉语史的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以某一体裁为中心的语言研究则往往被人们忽略.体裁语言研究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使其在收词、立项、释义、举证等诸多方面出现疏漏.在研究中以敦煌书仪为例,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从词目收载、义项设立、词义解释、书证列举等方面来探讨体裁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和作用,对解决这一问题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量词是汉语的特色词类,当下国内外研究的基本态势为:量词的研究范围由单一语言扩展到跨方言、跨语系的比较研究;研究理论由认知、语法化扩展到生成语法、构式理论;研究手段由描写、理论阐释拓展到田野调查、技术处理和习得实验。汉语量词研究在世界分类词中的地位和研究本位还需重新定义,研究深化拓展还需结合汉语自身逻辑思维特征和多学科、多层面互动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能力、语言能力、第二语言(外语)能力和国际汉语语言能力几个概念的层层解剖,逐步勾画出来一个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图。这一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由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力和汉语语用策略能力等四个主要成分有机结构而成;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两个阶段或者层次,即: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获得和汉语综合交际能力的养成。对于前面两个能力成分和汉语基本语言能力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后面的两大能力成分和汉语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却还没有多少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方面的有效探索也不多见。这一现状,无疑为国际汉语教育教学从业者来带来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研究实践语境。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成果显著,在专书词汇、专题词汇和专门体裁词汇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史还缺乏一个系统的把握.对这些成果及不足加以整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近代汉语的研究层次.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云南两个彝族聚居的村庄,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几个方面分别考察了其村民说汉语、写汉字、说普通话、用汉语思考等方面的情况。并对两村汉语使用情况的原因从民族心理、民族政策、环境影响等方面做了研究和解释,同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修辞学来说,语用学是个新兴的学科.从广义上讲,语用学和修辞学都是研究语言运用的学科,很容易使人混淆.从历史源流、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等方面对比来看:语用学是20世纪英关分析哲学研究转向的产物.更多地研究"制约语言使用的那些条件",研究内容之间还缺乏一以贯之的中心,形成严密的理论系统仍需时日.而修辞学不管是西方修辞还是汉语修辞,起先都是一种说的艺术,不仅研究口语修辞,在书面修辞方面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且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