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 ,我国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取得了骄人的建设成就 ,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变比较优势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再聚集成产业竞争优势 ,是迅速把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与福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国际比较竞争优势是开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运用贸易竞争指数研究福建产业的国际比较竞争优势及其演变。结论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福建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正在从杂项产品为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装配为代表的一定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现有的工业和科技基础决定了福建近期在总体上并不具备发展真正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有选择地发展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某些加工环节,逐步实现产业分工的升级,是目前福建产业调整与发展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 ,使产业内竞争加剧。通过比较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 ,从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竞争优势 ,发挥产业的竞争优势对我国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纺织工业的特点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明显 ,在国内的比较优势不明显、甚至较弱。该产业近几年取得的业绩可以归功于其产业特点与竞争优势。适合纺织工业特点的中小企业 ,竞争意识强 ,技术装备水平高 ,因而劳动生产率高、竞争优势明显。同时 ,较高的市场组织程度和产业集聚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出口经营实体多元化带来了出口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促使出口的扩大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以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理论 ,为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既相互分离 ,又相互联系 ,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变。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强化现有比较优势 ,加快引进新的比较优势 ,培养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加快实现新的战略调整 ,即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在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存在着重要区别,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它们之间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此得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在承认各国产业间存在比较优势,且承认比较优势对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和分析各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以及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比较优势同产业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用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与方法作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其产业竞争力方面,而这种产业竞争力是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深究根源,无论是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都必然体现为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生产力,因此,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演变最终由生产力系统要素的演变决定,由于生产力系统要素的不断丰富、扩展与升级,最终决定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正向演变。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经济转型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是当前国内外产业科技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证实,产业集群本身就具有一种集聚性竞争优势,这种集聚竞争优势能够迅速转化为区域比较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由隋映辉研究员撰著的《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出版)问世,引起学术界、企业界和管理部门的关注和好评。全书50万字,共分十一章,书中充分运用文献资料与实证调查研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演变和现实转型的关联系统,以及发展战略进行探索。书中紧扣科技与经济在产业集群的交叉、渗透进行…  相似文献   

9.
关于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建强 《河北学刊》2002,22(4):38-42
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但缺乏竞争优势。在产业选择与产品定位基础上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是农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农业的自然区域特性决定了农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要分区而治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更可以有所作为。本文从地方政府的行为空间出发 ,探讨了我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方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领先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主要从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市场结构的角度,主要从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出发,认为中国应构建诸如"寡头垄断"为主要模式的市场结构,以提高中国产业的整体绩效;二是基于比较优势、新国际贸易和国家竞争优势等理论,主张中国应强化现有的比较优势和引进新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笔者试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领先优势这一新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世界产业竞争中存在的另一类产业竞争力形态,即产业领先.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柳钦 《天府新论》2006,4(5):45-50
综观西方产业集群理论,其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们揭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违背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是很难出现的。相反,在那些符合经济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利的可能性越高,投资的企业会很多,分工也就可以比较细,新的相关或者支持性企业将不断出现,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从封闭到开放以及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初期,存在与生产和交易相关的各种软硬基础设施的瓶颈约束,政府的赶超战略选择也导致众多产业中的生产要素配置扭曲,进而严重制约在国际竞争中的产业竞争优势和企业自生能力,为此,新结构经济学致力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但从动态演进的角度看,除了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之外,目前影响产业竞争优势和企业自生能力的重要因素还应包括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这两大因素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因此,通过对比较优势构成因素的进一步拓展进而剖析三大因素在比较优势中的构成权重及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变动,可以从新结构经济学拓展视角为一国竞争优势的提升和产业升级构建一个更完整而动态的发展战略模式与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木制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靠被称为"中国价格"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已超越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一大木制家具生产与出口国,在出口创汇、人造板等上游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一般双钻石模型的思路,设计木制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量变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识别木制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为:劳动力禀赋优势并非木制家具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要素;技术创新确是木制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强化的关键要素;木质原料稳定供应是形成和巩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谨慎看待木制家具产业出口市场多样化战略的实际效果;推动木制家具产业的竞争方式由产品竞争向产业链竞争转变;加快木制家具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产业族群与区域竞争优势具有正相关性,地区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族群区的规模效应而不是其数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这里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与此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不能只看成本的,还要看效率.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应当是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效率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则呈下降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的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外贸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这也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的写照,而未来的外贸竞争力必须体现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之中,充分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和努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地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产业的竞争力、带动力、创新驱动力和绿色性,并依据产业集聚、比较优势和新经济增长点等不同起点及不同路径,形成地区特点鲜明的竞争优势.本文以安徽为欠发达地区代表,通过其与长三角沿海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数据比较,进一步探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18.
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波特的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以国家竞争优势为分析目的,以产业竞争优势为分析对象,以企业竞争优势为分析切入点,对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波特提出了产业竞争的五种作用和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方法,创立了分析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等一系列具有新意的观点。波特的理论试图对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来源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从而为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建立一个直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产业竞争优势与产业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瑛 《江汉论坛》2006,(2):49-52
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弱是决定产业安全程度的关键,由于支撑条件不同导致了产业竞争优势所处的位势存在差别,进而影响到国家产业安全状况。目前我国产业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无竞争优势或是竞争优势的层次较低。为了尽快提升产业安全程度,一方面需要努力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有选择地对某些产业产品实施超级化战略;另一方面应优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产业组织状况,鼓励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化路径和需求驱动因素以及美国电影产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机理的研究表明,美国电影产业大制片时期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的闭环结构引致的效率和成本控制,后好莱坞时期竞争优势源于发行链环的两极控制与风险规避,媒介集团化时期竞争优势则是顾客价值创造的价值链放射延伸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