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初名画家八大山人,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十月,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代。因为朱权徙居在南昌,故南昌就成了他的籍贯。八大山人族名统(林金),号彭祖,又号中桂。据说他的耳朵特别大,父母取“耷子”二字作为他的乳名,他后来就以“耷”为自己的正式名字。  相似文献   

2.
明末,西方传教士在广东传教遭遇种种失败后,利玛窦等人入驻南昌传教。利玛窦在南昌传教的三年,也是他的传教策略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过程:他与江西的官绅阶层进行了密切交往和友好的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的传教策略———“南昌传教模式”。这意味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是利玛窦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当时江西深厚的儒学传统文化底蕴和江西文化的一些显著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癸巳年正月初八,小年刚过,就传来郑晓江老师仙逝的消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郑老师的精力多么充沛,他的生死哲学体系正在完善,他的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如火如荼,他怎么舍得突然离开我们?我们赶紧订了车票,急忙赶往南昌,亲送老师最后一程。车到南昌,窗外凄风苦雨,灰沉沉的天空竟飞起了小雪,使得凌晨的南昌更加冰冷刺骨。我们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但思绪却伴随着雪花飞回到二十年前从游郑老师的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4.
1926年下半年处于党内合作阶段的国共两党对南中国迅猛发展的农民运动产生了巨大分歧.由于政治立场、价值观的不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武汉国民政府农民部部长谭平山的一些做法在国民政府看来太左,但从联共(布)中央、共产国际看来太右,他勉为其难,但收效甚微.早在南昌起义前,共产国际就对谭平山表示不满,多次批评.谭平山是南昌起义的功臣,他参与了南昌起义的最初酝酿,最早联络贺龙;起草了南昌起义的宣言,并为宣言修改问题与张国焘进行了坚决斗争;出任公开的起义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参与内部的革命三人小组、前委的领导与决策,最早高度评价南昌起义.但在南昌起义后谭平山不但未得表彰,反被开除党籍.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三阶段”理论决定了谭平山在中国共产党内的政治生命.而谭平山在被开除出党后对斯大林“三阶段”理论提出的质疑有着合理的成分,也是他组织第三党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5.
利玛窦在南昌的文化活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利玛窦与南昌 入华耶稣会土中,最受推崇者为意籍会士利玛窦(1552—1610),以其来华之早、经历之长、著述之丰、影响之大,可视为基督教于明末重返中国第一人。 利玛窦在华活动之地,主要是广东肇庆、韶州、江西南昌、南都南京及京城北京。关于他在广东、南京、北京之活动,已有论述,但尚无专文论及其在南昌的活动及影响。实际上,利氏在南昌居留达三年之久(1595、6—1598、6),其最早的两部中文著作《友道》、《西国记法》、  相似文献   

6.
1500多年来,人们误以为南昌城是汉高祖六年由灌婴所筑,其实,汉初豫章郡治南昌城由灌婴于汉高祖十二年始筑,罗珠于汉惠帝三年至七年继成.罗珠曾任治粟内史,后出任九江郡守,奉命修筑南昌城,他依靠民众力量,艰苦奋斗,完成筑城工程,使南昌成为豫章郡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对此后江西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同时,罗珠品德高尚,他那爱国爱家、勘政廉政、正直不阿、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值得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7.
彭干臣是我党我军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和军事领导人,1921年4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军事斗争和统战工作等方面均做出过重要贡献。他在南昌起义中曾担任卫戍司令兼政委、公安局局长要职,并担任过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但是在《南昌起义》影片中,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却没有他。南昌起义时任特务连副连长的唐天际同志在《星火燎原》第一集中写道:“8月6日,最后一批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卫戌司令彭干臣同志要我留下,了解一些敌人的情况,并设法与袁州毛泽东同志带领来参加起义的一千多武装联系,同时交给一封与省委联系的信,他们就走了。”(1959年版,第87页)仅此一句话,在其它版本(甚至1977年后的)中都被删去。我们认为烈士的英名应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8.
作为发展中的城市,南昌毗邻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但是,南昌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研究南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探寻其区域经济提升的路径,对南昌乃至整个江西经济的发展很有意义。本文回顾了南昌经济发展历程,探寻南昌经济发展的渊源。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南昌经济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等方面给予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南昌地区区域经济进一步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于七月二日至三日在南昌召开了《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参加会议的有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联、南昌陆军学校以及全省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地市委党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共一百多人。会议首先由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克同志致词。他阐述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伟大学说的重大现实意义。省委党校校长梅亦龙、江西大学副校长陈正夫、江西省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长史宇谦等同志也在会上发了言,对恩格斯的生平、事业,他对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以及我们应如何学习他、  相似文献   

10.
《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是朱德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六月的一次谈话纪要。在这次谈话中,朱德同志回顾了三十多年前,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这段斗争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这篇重要著作,不仅可以重温当年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到朱德同志在革命转变关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可贵探索,以及他在探索中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前线,为贯彻他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剿共”方针,抵抗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亲自提倡发动了一场被他视为“救国建国与复兴民族一个最基本最有效的革命运动”[1]的新生活运动。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上,向民众呼吁“食具须净,食物须洁”,衣服勤洗,衣著整齐,  相似文献   

12.
茅盾是一个个性特征十分鲜明的作家,至少有两个方面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第一个方面,他是一个感觉敏锐、视野又十分开阔的作家。从他的小说创作来看,他的创作几乎与时代同步前进。当他刚刚从大屠杀的现场逃出,7月离武汉去南昌,被阻于枯岭,辗转一个月,于8月回到上海,9月,  相似文献   

13.
肖燕燕 《学术探索》2012,(7):130-132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关键性起义之一,标志着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在南昌起义的开始到结束都受到国际因素尤其是联共、共产国际的影响,甚至有些国际代表对于南昌起义的打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共产国际并不十分清楚当时中国的国情,但是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就南昌起义中的国际因素尤其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4.
论重建南昌万寿宫决策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建南昌万寿宫,其重建价值如何体现 ?这不能不是重建南昌万寿宫决策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南昌万寿宫重建的历史文物价值、道教宗教价值、世界品牌价值、商业经济价值和名牌战略价值的角度,论证了重建南昌万寿宫决策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曾经先后步鲁迅同一诗韵写过两首诗,两次都是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和个人生活、创作的关键时刻。他自己很重视这两首诗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们反映了他和鲁迅之间关系的本质和主流。第一首写于一九三七年,收入一九三八年出版的《战声集》。郭沫若在北伐战争和参加南昌起义以后,由于革命转入低潮,为了保存和准备力量,他离开祖国,旅居日本,以马列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但是,在这十年中间,他一天也没有忘怀苦难的祖国。日本朋友们知道,他庭院里种的雪白的木莲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对于方志敏的入党时间、地点,一直存在着疑问或争论。《辞海》中认为他1923年入党,有的认为他1924年入党;有的认为他在上海入党,有的则认为于南昌入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解放初有方志敏1923年入党之说,此说除了根据少数人的回忆,大多是源于解放届公开发表的《方志敏目述》。这篇方志敏被俘时写的遗著,只要稍微细心察看,便可看出该件第三行“于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的“三”,并非方  相似文献   

17.
独辟蹊径后来居上─—南昌电信局发展数据通信纪实赖江杨随着老区改革开放的加快,面对经济信息化呼声的高涨,南昌电信局瞅准时机,引进设备,率先在南昌组建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用短短三年半的时间,赶超其它城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由于发挥了宣传、二次开发和技术服...  相似文献   

18.
有远见卓识和宏图谋略的政治家,都是重视历史的。历史是他们思想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给他们启迪和借鉴,少走曲折的弯路,推动现实社会的进步。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历史都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统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邓小平也是重视历史的。早在1969年他谪居南昌于工余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同时,还带去了“二十四史”和许多中外古今书籍,经常对子女讲历史典故,抚古思今。即使在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时,他也没有忘记从中华民族伟大而坎坷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寄希望于将来。当他在1975年复出主持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7,(2):252-256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感知城市的窗口,是展现城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建筑艺术的载体。南昌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升,文章提出:完善多样性的公共空间是满足南昌旅游发展的基础,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意象是塑造南昌旅游形象的关键,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机制是提升南昌旅游竞争力的核心,并重点从城市入口、城市广场、滨水空间、公共艺术、旅游标识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意象的打造,为提升南昌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出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构想肖有水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业,在各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跨世纪的伟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五年来,即“八五”期间南昌高新开发区实现了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地增长。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