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加坡在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密度极高、土地资源限制下,仍能保持交通便利与行车顺畅,其成功在于塑造了“公交都市”,通过一系列组合政策运用,避免了交通拥挤带来的问题。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表明,交通拥堵问题是系统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寻找解决交通拥堵的良策,这对目前正努力建设公交都市的广州未来交通政策的制定尤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超大城市现有交通问题所带来的负外部效应正在逐步凸显,在意识到快速小汽车机动化与城市空间的不兼容之后,我国许多城市普遍采用多种规划手段和政策工具进行交通治理。其中,深圳市作为首批部市合作"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在应对交通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规划和政策调整的探索,包括建立公交专用道、小汽车限购政策、互联网公交供给模式等。这些政策工具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问题?如何对这些规划和政策工具开展合理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完善?为此,剖析了深圳超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多维度属性,进而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理解各种规划或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介绍世界人口增长与都市化、目前公交车辆的使用概况、未来的发展总趋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蔡中为 《城市》2015,(8):63-68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公共交通作为承载率高、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被寄予很高期望。各城市对发展公共交通日渐重视,“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国外发达国家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的做法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汪敏  王冠 《交通与港航》2021,8(5):43-50
为加强城市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双网设施融合,完善"轨道+公交"绿色出行链,充分发挥系统效益,结合运行现状和规划线网,整合城市路网、公交场站、公交线路等供给资源,探寻支撑武汉公交发展的指标体系与配置标准.该文针对影响地面公交线网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益的关键要素,依托城市空间布局、轨道功能分区和公交线路分级进行情景分析,以公交线网和场站设施配置为研究对象,提出换乘型和覆盖型指标,评判地面公交服务的"精度"与"广度".综合采用多源数据定量挖掘方法和政策规程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匹配设施供给与线网需求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和引导地面公交健康发展,各地根据国家上位法和城市各自特点,制定地面公交的地方性法规。当前,地面公交管理和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如公交都市建设要求提高、国家“双碳目标”确立、公共安全和卫生防控升级等,因此地方性法规也面临进一步完善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文章选取国内五个典型城市(上海、杭州、深圳、南京、成都),梳理并分析各地的地方性法规主要内容,提炼立法重点和方向,为其他城市相关立法、修法提供参考,同时根据地面公交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提出完善地方性法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共享单车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自行车结合创新而成的新交通方式,有助于提高大众出行便利程度.从功能来看,共享单车属于低碳公共交通,有利于"公交都市"建设和雾霾治理.目前共享单车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乱停放导致市容混乱和私藏车辆独占使用导致共享失灵.随着共享单车发展,会产生改变原有交通结构、 冲击自行车零售维修业的效应.站在共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来看,共享单车利大于弊,政府应统一认识,制定规范,引导共享单车在市场竞争中有序发展,让大众出行更便利,城市交通更高效.  相似文献   

8.
政府和社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导向性非常重要。文章从补贴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试图论证当前政府对不同交通方式的补贴差异。从运营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角度,分别测算和对比对公交和小汽车的补贴,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全社会对小汽车的补贴远高于公交,与公交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向相悖,并使市民的出行方式更偏向小汽车。最后,指出需去福利化和形成市场主导的停车建设和收费机制,并用补贴和税费的"正负效应"促使形成公交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郭珉媛 《城市》2014,(7):31-34
正一、前言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交通系统的建设对于城市整体发展影响深远。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由于其占地广、关联性强、辐射范围大等特点,对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住建部于2004年将"公交优先"列入城市交通中长期战略规  相似文献   

10.
由16位美国公交专家组成的“学习团”考察了维也纳等6个西欧城市,并指出:完美的公交设施与重点发展电气交通等的英明政策使这些城市跻于世界最可安居城市之列。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而文化多样性对于城市尤其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持续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是国际化大都市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和魅力体现。在比较和借鉴伦敦、纽约、香港等大都市的多样性文化战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上海自身的文化优势、不足和潜力,求索方案和建议,以打造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同时前瞻性地反思在发展文化多样性中应注意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赋予了广州重大的历史使命,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要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把广州建设成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新的发展定位要求广州要肩负起服务全国的使命。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广州服务全国的基础现状,提出了广州服务全国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最后就广州服务全国提出五大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思政 《科学发展》2012,(7):99-104
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和规律表明,大都市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排头兵,只有紧密依靠大都市的复合产业链优势,才能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应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规律、手段和路径应当作深入的思考,结合中国实际学习国际经验,理清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长三角龙头,必须以服务业为主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发挥对长三角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但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国际服务型大都市相比,上海存在明显的现代服务经济功能缺失,而这种缺失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如何改变服务业比重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是上海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迫切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及创意产业体系等。在此基础上,上海应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综合环境,并提出构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朱鲤 《交通与港航》2009,23(2):37-40
综述城郊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乡村旅游交通相关研究背帚等方面,并对城郊乡村旅游交通的交通特征、规划思路以及解决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我国特大城市的交通发展为研究背景,结合某城市乡村旅游的交通规划实践,构筑城乡互动的都市旅游交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上海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上海要站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推进城市全面转型的战略高度,合理架构体制机制,努力整合各类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形成符合上海城市全面转型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围绕市场化、国际化和民生化的方向,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作为主线,把重点放在符合国家要求,上海又有一定操作空间,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和发挥对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域,能体现出上海城市发展的要求和特点,同时也为全国改革总体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development of Web 2.0 resources is providing new ways of seeing, experienc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ity. A particular focus is on the increasing role of user-generated geolocational data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is affords to reimagine and experience the metropol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ocial and commercial nature of Web 2.0 resources together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government-owned data frame consequent opportunities to re-map the city. It is shown that blogs and mashups based on such material allow the metropolis to be depicted and experienced. Mobile technologies act as a conduit for such information that is configured for and around the individual user. It is argued that this generates a new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linking individuals to data and localities they occupy or traver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