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下中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途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是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性服务业FDI渗透率指标,可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FDI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从细分行业来看,金融、交通运输和商务服务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应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程度,持续大力推动服务业开放,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持续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了2006—2019年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民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底层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数字化转型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引导和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制造企业服务化作为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引领国内外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佛山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推进仍面临制造业企业囿于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制造业与服务业缺乏深度融合、制造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价值链延伸能力、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和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要推进佛山制造企业服务化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即转变固有观念,牢固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产业发展观;着力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论从投入服务化还是产出服务化来看,中国制造业已出现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但整体服务化程度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影响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因素存在差异:市场竞争强度越大、服务经济水平越高,投入服务化程度越高;资源依赖性越强、国有及国有控股比重越大,投入服务化程度越低。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上市时间越长、服务业务盈利能力越强,产出服务化程度越高。从地理位置和行业属性来看,东部地区的服务化趋势更明显,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更高。要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必须优化竞争环境、完善政策制度、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服务化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的特色和着眼点。云计算是IT产业自身服务化转型的成果,不仅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撑,其形成思想和历史变革过程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也极具借鉴意义。深入剖析云计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模式、方式和方法,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归纳总结我国制造业服务化面临的挑战,提出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并从政府引导、企业自身生存和产业群协调3个层面给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计算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得出结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很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个部分,外部动力主要为消费拉动力、市场导向力、政府引导力,内部动力主要为企业利益向心力、融合要素渗透力、技术创新推动力。在上述动力影响下,企业层面,以单双向视角,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两类企业协同化的融合模式;集群层面,以内外视角,构建点对点、点对群、群对群的融合模式;区域层面,以区域协同视角,构建区域产业联盟的融合模式。基于此,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部分学者认为增加服务性投入会提高制造业企业的运营成本、恶化企业绩效,出现所谓“服务化悖论”问题,遏制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的意愿。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上市企业中也存在“服务化悖论”。但是引入互联网技术变量后,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反而可以改善其财务绩效,“服务化悖论”问题也随之消失。一个稳健的解释是,互联网经济可能打破了当前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悖论”的内在机制,通过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效应改善了制造业企业扩大服务投入后的财务困境,这为政府实施服务型制造、数字化战略等产业政策,培育经济贸易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产品服务化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未来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从以提供有形的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以提供与产品相关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创造模式。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品与服务之间关联及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联两个层面,对产品服务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稳定发展,关乎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当前江苏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业已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但尚未形成协调稳定、内生增长的格局,两者在协同拉动经济增长、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效率提升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短板"。江苏实现经济强省目标,必须走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之路,制造业和服务业应当同时发力、深度融合、协调共进而不可偏废、割裂。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服务化是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综合利用一系列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在影响微观企业实际工资水平中的作用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服务化过程中带来的集约效应与扩展效应可以直接提升企业的实际工资水平;(2)服务化短时间内可以通过提升生产率、降低产品价格(加成率)的方式强化出口企业“薄利多销”的优势,进而提升实际工资水平,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却不明显;(3)不同领域的服务投入对企业工资水平所带来的影响差异很大,其影响力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分销、交通、金融、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构建双循环经济新格局意义重大,而中欧服务贸易则会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对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上,中欧服务贸易能够通过直接效应、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并通过资源转移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H-O效应促进我国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欧服务贸易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产出服务化。分行业而言,中欧服务贸易对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中欧服务贸易能够推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却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无显著正向影响;中欧服务贸易提升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出服务化,却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出服务化无明显正向影响,并显著抑制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出服务化。基于行业异质性,进一步探究行业特征下中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发现存在研发投入门槛效应与国有化水平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顾客消费已从基于产品的功能性消费向基于服务的体验性消费转变,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必然手段。在分析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我国制造业服务化面临的挑战,提出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并从产业和企业两方面给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却大而不强。受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制造水平的影响,装备制造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需求下降也导致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在云服务环境下,应运用云计算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营销的服务化转型,进而促进和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制造业发展已呈现出服务化趋势,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成为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举措。在讨论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概念及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法,选取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教育科学研究事业3大主要服务要素的投入数据,分析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及阻碍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并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成功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的企业经验,从专业优势、顾客的参与和体验以及网路化协作三方面对制造业服务化提升我国制造型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制造企业纷纷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由此形成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趋势。然而,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法律、经济、技术、质量、社会等方面风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分析和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熵权法和三角模糊数集成的风险评价方法,并给出数值算例,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