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希腊先哲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开始,对主体性的探究就没有停止过。人的一切实际活动,本质上都是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构成了不同的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看来,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态,它是建筑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基础上的。“处于审美领域的人—不论是创作者或感受者—对种类的属性作出反映,它既关系到对象,也关系到主体。”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主要包括了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其主体性也着重体现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两方面。对此,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认识论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能认识自身的主体性及主体构成的人类社会,并合规律地追求终极理想。“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构筑人类思维的新坐标,开拓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提升人的各方面能力,改善人的存在状态,实现人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及其结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对于认识的主体性,不仅应当从主体的主观精神活动方面去理解。更重要的是从主体的客观实践活动出发,把认识的主体性界定为。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使认识对象、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渗透、凝结着主体因素那样一种特性。文章着重分析、论证了认识对象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关于主客体问题研究的深入,主体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主体性问题对于弘扬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体性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仅就认识的主体性问题谈几点看法。一主体性:人类认识的基本特性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完善,人们开始对认识本身进行反思。人们发现:自己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对象本身的状况往往存有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也有差异。对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人们又把它归之于认识主体自身特性的差异。于是,古希腊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而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看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看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把认识的主体看作精神性的存在,把认识的客体看成是精神性的主体之所创造、旧唯物主义把主体仅仅看成是认识者,没有看到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而把客体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没有看到客体也是人实践的对象。本文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基础上以实践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区别旧唯物主义提出的"能动性"为着眼点,加以论述,确立实践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尝试"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思维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主体性问题就是人在自己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主体性被包裹在客体性之中而发挥不足.作为农民的存在方式和实践形式,休闲可以促进农民的自我实现,实现农民的自由个性,发展农民的主体属性,实现农民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在于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人是客观世界惟一能动的因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活动。当前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不仅是一场宏伟的社会实践,更是人的主体性实践,是人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实现过程。(一)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反思。主体性问题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它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近现代哲学那里,人与自然是统治和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类为了追求物欲的满足,可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强调个体主体的为我性,为了自我的利益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研究人的主体性的心理结构出发,探索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问题。本文认为,主体性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心理结构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类实践活动能力,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主体性认识张学敏人类诞生以前,即使最高等的动物也无追求可言,它们只是凭着生物的本能冲动而生生不息。人猿揖别才宣告了那种毫无主体意识岁月的结束,从此,万物灵长的人类开始自觉地面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明确意识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各...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性的批判无不伴随着“消解主体性”“超越主体性”“主体性的黄昏”等声音,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在当代进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近代以来的主体性哲学的理论偏谬在于世界观上的唯心主义、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历史观上的主观主义。由马克思发端并深植于当代中国的人民主体论为突破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局限并重建当代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可能路径。人民主体的客观性、人民主体的能动性、人民主体的社会性构成了其中的理论逻辑;主体个性的社会差异、主体自由的内在需求、主体能力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其中的价值逻辑;以主体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个人史,以主体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世界史、以主体的创造活动为基础的人类史构成了其中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的深化,哲学主体性的作用表现的愈加充分、重要,而主体性特点就是指使哲学转化为主体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本质新探——兼论人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是建构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教育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延展。劳动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据;使用和制造工具的主体特征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区别于他物的最后根据。“人是工具”,科学技术是人类活动的工具性的集中体现,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开启人的主体(工具)潜能,培养人的主体生产力素质,以达到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主体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具有中介性。人类的主体性活动包括三大中介系统 :方法和语言符号系统、工具系统和社会关系系统。主体性活动水平的提高受中介系统完善程度的制约。主体性发挥程度的提高与中介系统的日益完善是同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价值哲学的维度上,人民主体性思想表现为人民是价值主体、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习近平人民主体性思想首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人民”应被辩证地理解为全体人民及一个个“现实的个人”。人民群众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前提是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理论的内容;人民群众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评价和审美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认识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物质资料的所有权和共享物质生产的成果来体现。人民主体性在任何一重维度的缺失,都将导致其流于“抽象的空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是理解和阐释其实践概念的全新视域。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实践概念是指人类一切活动的总体和人类生活的一切过程,即广义的生活实践。物质生产活动是构成现实的人及其生活本质的具有优先性的实践活动样态,即人类的“第一活动”。政治伦理活动、理论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之间具有同构性。  相似文献   

17.
行政价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价值是指行政客体对行政主体需要的满足。行政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能够使行政主体以及行政活动更加完善,推动人类社会的行政活动向前发展。行政价值在人类行政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行政价值渗透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认识活动和行政实践活动中,并贯穿其始终。行政价值有客观性、主体性、相对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基本特点。行政价值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既有其结构,又有其功能,其功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使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其二,使行政客体多样化,使行政活动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18.
自我意识是人之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一个重要规定,是人类意识的高级形式。主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关涉到主体把握外部世界的正确与深刻程度,关涉到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独特形式,自我意识有其特殊的本质属性、独特的反映方式、建构过程以及特殊的认识和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模糊数学三十多年的发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哲学意义加以分析:从关注和研究线性问题转向复杂问题;从静态分析过渡到动态分析;从主体性的遗落与意义世界的消解过渡到重建主体性,恢复对意义的追求;重新检讨旧有体系、旧有方法,重建人类对主体认识能力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把后实践美学命名为“主体间性美学”而把实践美学称为“主体性美学”,并且把前者作为对后者的超越,这种做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炒作行为,并不是历史的必然。首先,它是历史叙事的错位,把与时俱进的实践美学定格在近代启蒙主义的“主体性美学”范畴,却把后实践美学强行规定为现代的“主体间性美学”,歪曲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的历史;其次,它是哲学观念的扭曲,把“主体间性”任意扩展到一切领域,使整个世界的一切存在物都成为了“主体”,实际上就没有了主体,更谈不上“主体间性”,结果只能是造成人类思想的一片混乱;再次,它是美学理论的倒退,在把一切都主体化的混乱之中,用“主体间性”使一切旧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概念都合法化起来,以凑合成所谓的“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