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湖北省历史学会的成员,我有机会参加了第一届年会上对《论李纲》①一文的讨论,最近又拜读了敬贤先生《对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想法》(《江汉学报》1963年第7期)和王瑞明先生《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哪一些“想法”?》的文稿(发表于本刊这一期——编者)。二文都是讨论如何评价李纲的问题的。读后,想把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也提出来,参加讨论;并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发表意见,以便通过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在历史研究工作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如何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哪一些“想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对李纲这个历史人物进行了一些探讨,疑难颇多,曾写出《论李纲》一稿,向湖北省历史学会第一届年会求援,蒙同志热烈讨论端正了我不少认识。但有一些问题,迄未圆满解决。敬贤先生《对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想法》(《江汉学报》1963年7期)对我有不少帮助。但有一些意见,不能苟同,特草此文,求教大方。敬贤先生《对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想法》一文,有不少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尤其在史实的阐述方面,有不少失真之处。从对李纲的分析来立论,由于史实失真,论史结合不免出现了破绽。  相似文献   

3.
《江汉学报》今年第5期报导了湖北省历史学会年会上关于《论李纲》一文的讨论情况及主要论点以后,最近又陆续发表了敬贤、李涵、王瑞明等同志关于如何评价李纲的讨论文章①。读后,颇受启发,这里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参加讨论。李纲这一历史人物,我认为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李纲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他在两宋之际对抗金斗争所作的贡献。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危机严重,他针对大地主阶级投降派的投降路线,提出了反对妥协求  相似文献   

4.
中央民族学院分院历史系中国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的同志们,阅读《江汉学报》今年第10期王瑞明《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哪一些“想法”?》、李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李纲》两文后,座谈了如下的问题。一、怎样估价李纲抗金的立场大家都同意李纲是两宋之际抗金斗争的英雄和抗战派中较杰出的人物之一。但认为他并未超越他的本阶级的立场。首先,从李纲的思想来看。王瑞明先生认为“‘以宗社为心,以生灵为意’,是李纲与投降派最大的分歧之点,从此所展开的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不能简单理解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或势力集团的斗争”,“李纲的中心思想是‘以生灵  相似文献   

5.
《江汉学报》今年第5期的学术报道中,报道有湖北省历史学会年会上对李纲的评价问题的讨论情况。报道介绍了《论李纲》一文的主耍论点,以及与会者的讨论意见。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是历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史学界已经做出很多成绩。由于观点和方法的差异,由于史料的掌握与分析、认识的侧重与深浅等的差异,在史学工作者队伍中对同一历史人物会作出不同或者不尽相同的评价,这是并不奇怪的;所以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经过讨论,达到共同的认识。达正是党的百  相似文献   

6.
《江汉学报》1963年10期发表了我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一文以后,第11期上又发表了鲍靜同志批评我的文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问題》。我不同意他的意見,这里仅就他提出的批评作一些答复。一、先请弄清这个事实鲍靜同志说我不承认社会主义生产中存在价值,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说我的主要根据,“原来就是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的一句话”。不是。我的出发点是事实,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原理。我的文章一开始说:“在公有制的集体生产中,人们只交換各自的劳动,而不交換各自的产  相似文献   

7.
讀了狄其骢同志《对文学典型的思考》一文,觉得問題探討得比較深入,邏輯性也强。它引起了我思考的兴趣。究竟有沒有超越于阶級性之上的“共性”?这种“共性”或“普遍性”与阶級性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对这个问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承認它的存在,一种是否認这个事实。后者,我以为是不足取的。远的不談,近的如《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1、2期(总27、28期)中郭正元同志  相似文献   

8.
《江汉学报》1961年第3期上,发表了刘光杰同志的一篇文章:《关于級差地租存在条件的初步認識》。在这篇文章中,刘光杰同志对我发表在《江汉学报》1961年第1期上的《对現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級差地租問題的初步探索》一文中的某些論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是十分宝貴的,它給了我許多启发和教益。不过,我認为,在这些意見中,还有一些問題是需要进一步討論的。特提出来,与刘光杰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9.
《江汉学报》今年第二期发表了沈立人同志所写《对综合平衡问题的一些理解》一文。作者从一个计划工作者的角度,对综合平衡的几个问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基本上能反映目前的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和一些实际工作同志的看法。我觉得,从地区计划工作看,沈立人同志的有些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作为对综合平衡的研究,沈立人同志的基本看法就值得商榷了。我也根据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很不成熟的体会,按沈立人同志所提出的几个问題,谈谈自己的看法,請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江汉学报》1963年第10期刊载了詹彪同志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一文,同年第11期又发表了鲍靜同志对詹文的批评意見。鲍靜同志说:“我们认为文章中流露出了一种脫离实际的倾向。或者说,如果真是按照作者的观点去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就会走上理论  相似文献   

11.
尹世杰同志先后在《江汉学报》一九六三年第二期和《学术月刊》一九六四年第六期发表的文章中,論述了生产資料优先增长与发展农业的关系。蔣振云同志在《学术月刊》一九六三年第八期,发表了:“生产資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否包括农产品中的生产資料”一文。讀后有不少收益。同时感到还有值得商榷的問題,特提出来向尹、蔣和其他同志請教。  相似文献   

12.
作者来函     
编辑同志:拙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载《江汉学报》1963年第10期)第14页加了编者按的两个脚注,请代为补正如下。(一)拙文原为:“马克思所说的‘所有制的社会关系’就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根据是我弄错了,这个脚注应该改为:马克思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见《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黄佛同同志在《江汉学报》今年第1期上发表了《语言学的阶级性问题》一文,对语言学的阶级性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肯定了语言学是一门阶级性的科学。黄同志在论述的时候,对我在《学术月刊》1961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4.
我阅读了李先焜先生的《论矛盾判断》一文(见《江汉学报》1963年第九期)。关于矛盾判断这类辩证思维形式的结构,我获得了不少的启发。但是,李先生对矛盾判断所作的分析,在我的思想上,也引起一些问题。我现在不揣冒昧把达些问题提出和李先生商确。当李先生在文章的开始提出他所谓的“矛盾判断”时,李先生固然曾明确地指出,这类判断和形式逻辑的矛盾判断不同,但是李先生却仍然把它叫做矛盾判断。李先生在文章中虽然不曾明显地说出,辩证逻辑和形  相似文献   

15.
在吉林大学1962年第1期和第2期社会科学学报上,一連讀到了馮文炳先生有关美学問題的两篇論文:《美是客观存在和美学》和《美学两大事》;作为一个美学爱好者,从馮文炳先生的論文中,我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美学是一門新兴的社会科学部門。虽然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已經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德国美学家鮑姆加敦正式地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必要劳动——兼答寒苇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两个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一文中(见本刊1962年第9期),曾从评价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的被会必要劳动时间,存在着三种具体形态的见解。《江汉学报》1982年第10期发表了寒苇同志《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对推动我进一步考虑一些问题是有教益的。但是对寒苇同志的批评论点,我是不同意的,并觉得许多问题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谈谈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沒有級差地租?我在《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江汉学报》1961年第2期)一文中,曾經認为: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在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人民公社中存在级差地租,而且在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場中也存在級差地租。现在关于級差地租問題的討論是进一步展开了。我对这一問題的認識也不断地得到了一些新的启发。現在感到,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对土地所有权与級差地租的关系以及商品价值規律与級差地租的关系問題的提法上,  相似文献   

18.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孙克复《论丁汝昌》(《湘潭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一文认为,对丁汝昌的种种指责,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不论从外人评论和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研究概况,以及重要人物的个案研究,我已在《十年来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述评》(载《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和《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文史哲》1991年第2期)两文中作了评述。现再就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评述。这里所说的理论问题,并非一般人物评价中的理论问题,而是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中带有理论色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学术月刊》1963年第11期上,讀了孙江、紀新两同志的一篇論文,題为《从中国資本原始积累的討論談起》。文中,提出了对中国資本原始积累研究的方法問題。的确,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問題。孙、紀两同志指出“研究和运用一个經济范畴,首先一定要从它所表現的生产关系,尤其是阶級关系去考查”,这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孙、紀两同志的某些具体論点,却还有些不同意見。現不揣浅陋,試将涉及有关中国資本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