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理论是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新的词汇-语法框架,是Martin等人在语义层面研究人际意义得出的理论成果。评价理论主要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方面组成,它所关心的是语篇语义层面而非社会语境层面,旨在阐明说话者在语篇中对事物的态度。本文尝试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诗歌《爱情比忘却厚》为个案,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卡明斯在该首诗歌中所表达出的爱情观,间接印证评价理论在诗歌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虽然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进行文体的研究为数不少,但将其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文章拟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入手,从语气、人称及情态三个方面分析李白《静夜思》的六种英译文,以此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希望给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狄金森是与沃尔特·惠特曼齐名的美国著名女诗人。本文选取了狄金森的两首经典诗歌"暴风雨夜"和"篱笆那边",从标点符号、语法、韵式、修辞手法、遣词与诗歌风格等方面比较了狄金森诗歌的两个汉译本:江枫译本和蒲隆译本。文章指出了两个版本各自的特点,即:江枫译本简约、内敛而稍显生硬、机械;而蒲隆译本流畅,但略失之于简约。  相似文献   

4.
诗歌语言的变异集中体现了诗人对语言创造性的使用。一首诗是否具有别树一帜的鲜明风格和艺术感染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的变异。本文结合诗例,从语符、词汇、音韵格律、语法等方面对英诗语言变异手段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从语言变异这一独特视角来欣赏英诗中蕴含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体手段,对威廉·布莱克的两首短诗从语言、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加以分析。从而印证了关于诗歌是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的理论,阐明了布莱克独特的诗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不要温雅地步入那美好的夜晚>是被誉为40年代英国诗坛盟主的迪伦·托马斯在其父亲弥留之际作的一首哀诗. 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衔接等层面分析了这首诗的文体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体现了诗歌的主题--狂风暴雨般地迎接生命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7.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述位理论分析一首英文诗歌,探讨主述位理论在诗歌语义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从主位述位理论入手,以英国诗人Wordsworth的诗“Iwanderedlonelyasacloud”为例进行分析。诗歌的语义特征可以从主述位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主位推进模式得以体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阐释诗歌语言的变异,即对语言规范和传统有目的地偏离.美国著名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的<疲惫的哀歌>、<我也> 、<黑人谈河>和<被耽搁的梦想>四首诗歌,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层面集中展示了被"前景化"的文体特征,展现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特色.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完整的戏剧元素,从单首诗来看,其戏剧性也明确存在。从莎氏第129首十四行诗可以看出,诗中存在戏剧人物、人物行为、戏剧冲突及矛盾的解决等,其戏剧性具体表现在叙述者的心理演变过程、用词、句法、修辞以及诗歌形式等方面。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屠岸、梁实秋、辜正坤三位译家的译文,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戏剧性在诗歌翻译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的研究,今之学者多从<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以及<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关系入手,而对于<古诗十九首>与<诗经·国风>关系的论述尚未有专题论文涉及.本文拟从:叠字的运用与语词的化用,章法结构的承袭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两个方面略加论述,从而理清<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真正地位.笔者认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古诗十九首>远承<诗经·国风>,近接汉乐府,下启建安诗歌,于中国诗歌之发展可谓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1.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对文本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功能文体学是运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文本分析的文体学派.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代表作之一《咏水仙》从及物性、语气与情态、主位结构与衔接手段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诗歌的主题意义.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还是语篇功能来看,诗人对语言系统的选择和使用都确切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诗歌中除了少量语法歧义句,还有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歧义句。句法歧义句对诗句结构的分析有可能不同,但在意义理解上没有明显不同。五言诗中,仅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判定首二字结构及其与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时有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导致语法歧义或句法歧义。上述语法歧义和句法歧义概念,与诗歌批评中所讨论的歧义问题分属不同层面,无法为后者提供例证。受到汉语结构和五、七言诗形式的限制,汉语诗句也是相对简单的。  相似文献   

13.
杨双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65-68
诗歌《羊齿山》作为托马斯最具代表性的诗篇之一,语言运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本文运用文体学中前景化的视角分析《羊齿山》一诗的语言,不仅赋予诗歌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达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又从变异和过分规则化两个方面剖析前景化实现的手段,前景化手段的运用不仅赋予了本诗独特的魅力,而且突出了诗歌的主题.通过探讨诗歌语言在语音、语相、词汇、语义和语法等层次上的变异和过分规则化,帮助读者分析和解读诗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语法、韵律、意象等三个层面对诗歌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差异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东汉时期的诗歌创造水平的《古诗十九首》相比它之前的《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等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在抒情艺术上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使五言诗基本成熟。文章从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上、人物外形刻画上以及诗歌语言等方面分析了《十九首》在艺术上对前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对诗歌语言分析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能指与所指、聚合与组合的关系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的共有机制,语言与思想、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对立,诗歌语言的意指活动存在于语言的本质之中。空间语法是阐释诗歌语言美学特性的有效手段,语言空间分为形式空间和语义空间,在特定系统中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一首诗的质量高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言和诗歌的关系入手 ,对不同语言的诗歌之音节特点与韵律的关系、词语组合与句子的长短的关系 ,语法特点与句式的多样性的关系等进行了对比性分析 ,认为语言特点的不同制约着诗歌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衔接功能理论出发,以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作为语料,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几方面分析诗中的语篇衔接手段,旨在进一步检验系统功能理论在语篇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加强读者对衔接理论的掌握,同时对读者解读Sonnet 18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双宾动词语法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义分析、宾语情况、句式及其他语法特点等几个方面对144个双宾动词的165个义项的语法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描写  相似文献   

20.
将华兹华斯的抒情诗置于后经典叙事学的视域,从诗歌的叙述者、诗歌的叙事序列、诗歌戏剧性叙事、诗歌跳跃性叙事、诗歌音乐化叙事等方面,对具有华兹华斯典型叙事艺术特点的多首抒情诗进行系统解读,印证了华兹华斯抒情诗的叙事性,打破华兹华斯诗歌叙事研究拘泥于叙事诗研究的局面,验证了诗歌叙事学批评的可行性和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