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贾怀勤等 《统计研究》2021,38(12):30-41
数字贸易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然而,国际社会对数字贸易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直接影响着数字贸易市场拓展和规则制定,数字贸易测度也成为国际贸易统计领域具有挑战性课题。本文在回顾和梳理国际社会关于数字贸易概念和测度方法既有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的“二元三环”概念架构,构建了测度数字贸易规模的指标体系,开发了以“实际数字交付比率”为关键的数字贸易测度法,并使用中国“两化融合”平台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2018—2019 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进行了试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数字贸易测度研究以及有关部门建立数字贸易统计监测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贸易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数字贸易区别于传统贸易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是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交易,但目前各国按照服务类型而非交易方式统计服务贸易,为数字贸易测度带来挑战。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从“数字可交付贸易”到聚焦“数字实际交付贸易”的研究,对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字贸易测度手册》的数字贸易宽口径指标,确立宽口径的数字贸易核算框架,并采用贾怀勤(2018)提出的数字技术融合比计算方法,对我国2018—2020年数字贸易规模进行试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为4.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数字交付贸易规模1.32万亿元,数字订购服务贸易规模0.99万亿元,数字订购货物贸易按跨境电商计算,规模为1.69万亿。本文深化了数字贸易规模测算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贸易规模测算体系和提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力,是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目标、发现并创造新价值的必由之路。高质量的统计测度是研究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的基础,学界和业界目前已经就这一问题形成成熟度模型构建、文本分析和数字化无形资产占比测算三条主要技术路线,政府部门亦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有所作为。本文首先介绍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和属性;再对三条统计测度技术路线进行系统概述,围绕测度框架和数据来源评价其各自优劣,选出首选路线;最后分别面向学界业界和政府统计部门提出后续改进思路。本文试图在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统计测度质量方面做出理论贡献,以期为后续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测度问题是信息革命下宏观经济统计面临的新测度挑战,为了准确核算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贡献程度,构建数字经济卫星账户(DESA)是一项较为可行的方案。本文在总结OECD等国际组织及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对数字经济测度及DESA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数字经济的现状,尝试提出中国DESA的整体框架,剖析了DESA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中心框架、核心表式与数据清单,明确了编制数字经济的静态总量指标与直接贡献指标,探讨了DESA的实例编制方法,以期为中国DESA的编制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生产力,数据已经上升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统计现代化发展形势对数据资产统计核算提出新的要求。探析数据资产对统计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已成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统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基于数据资产与统计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从实现路径及实践应用两个角度探析数据资产对统计现代化的赋能作用。首先,对数据、数据生产要素和数据资产的内涵进行探析,从数据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及其蕴含的巨大价值、数据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等三个方面阐释数据具备要素属性与资产属性的理论机理;并对统计现代化的内涵进行阐释。其次,从核算范围、统计分类及统计测度等三个角度探究数据资产赋能统计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在数据资产赋能核算范围现代化方面,基于SNA对生产范围的界定,分析数据资产核算现状,并将住户部门为自身最终使用而提供的数据服务纳入以突破传统生产范围的限制;在数据资产赋能统计分类现代化方面,基于对现有分类标准的梳理来分析数据资产核算现状,通过对现有体系的细化重组编制数据产业统计分类以实现统计分类现代化;在数据资产赋能统计测度现代化方面,对数据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及SNA估价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许多国家将数字经济发展列入重要发展战略议程。准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已成为统计核算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国际组织和各国官方统计机构对数字经济核算开展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建设的背景与基本框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各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相对落后,不能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就成为国际性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服务贸易以及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进展,进而分析了中国建立全面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必要性和基础,最后在借鉴国际规范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服务贸易统计是随着服务贸易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国际贸易近二十年来的迅猛发展,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服务贸易统计问题,但由于服务贸易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点以及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统计状况的不同,长期缺乏统一的服务贸易概念和统计标准,服务贸易统计远远落后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完善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能够取得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服务贸易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制度》和《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物流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的界定,编制了2012年、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包含物流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区分产业内与产业间关联性,以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的溢出和反馈效应测度物流业数字化程度,并分析了物流业数字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物流业整体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产品制造业对物流业数字化的贡献度最高,随后是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技术应用业贡献度最低;4个物流业部门的数字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贸易物流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其中贸易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数字化程度受数字产品制造业影响最大,邮政物流业受数字要素驱动业影响最大,仓储业受数字产品服务业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国际技术贸易得到飞速发展。这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在传播先进科技,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以及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内涵 国际技术贸易是国际间的技术交换,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在不同国际或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有偿转让。技术贸易的提出,主要在于区别于其他两种国际贸易方式: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与一般的货品贸易相区别,技术贸易的对象是无形的技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有的技术存在于技术开发人…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消耗指标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工作的约束指标。本文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分别提出了生产、生活以及进出口贸易领域的能耗指标,即:生产综合能耗指标,人均生活综合能耗指标和进出口完全能耗综合指标,并且利用能源投入占用产出表进行了模型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新的能耗指标在国内外生产生活和进出口贸易领域的能源问题上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与广州高房价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建 《统计研究》2008,25(9):16-23
本文利用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建立房价模型,实证研究广州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源。发现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是住房供给的短缺,次要原因是高成本以及严重的贫富分化。其体制根源在于自由竞争的地产需求市场与计划经济的地产供给市场之间的矛盾,政策根源在于政府变为“经济人”,一味经营城市,经济根源在于因竞争和权力垄断所导致的产业分化,社会根源在于广州市民不合理的住房消费习惯。因而,近期来讲,加大土地供给、改革土地出让方式、实行房地产累进累退税是抑制房价的关键,从长远来讲,要建立自由竞争的地产供给市场,变“经济人”政府为服务性政府,优化产业结构,取消“国字头”行业特权。  相似文献   

13.
Ensuring a standard of assessment in situations where marking panels are used is fraught with difficulties, particularly where essay-type responses are to be marked. This paper discusses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procedures, similar to those used in industry, to help moderate marking quality when ‘double-marking’ or ‘partial double-marking’ are used. When questions are assessed by the same two markers, the scores assigned to responses by each marker may be adjusted so that their assessments are on average equal in terms of location and scale.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methods of controlling sequential assessment, and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in evaluating marker consistency, using data from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s in geography.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01年1月至2008年4月我国CPI篮子的8类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特征,并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CPI分类指数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CPI波动的长期和短期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CPI波动的具有明显的结构性,食品、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5类分类指数价格的变动是我国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而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等5类分类指数价格的变动是短期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森林总经济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守中 《统计研究》1999,16(7):10-15
森林总经济价值,又称森林的经济效益。人们关注森林对人类的影响,还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进行测度森林效益的尝试,更只是最近若干年的事。直到现在,这种尝试都还很幼稚,很不完善。战胜了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的中国,人们对洪灾的教训及成因进行了深刻反思。作...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内向均衡实际汇率与错位测算:1997-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理论,运用边限协整检验方法,测算了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人民币内向实际汇率均衡水平和错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内向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间里错位,不过总体而言错位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17.
简明统计学术史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忠义 《统计研究》2009,26(6):102-111
 本文首先探讨了统计学术史研究的时间范畴;其次将统计学术史划分为四个不同发展阶段:萌芽中的统计学(1654—1750)、推断统计的兴起(1750—1827)、统计学应用领域的拓展及在遗传学领域的突破(1827—1907)、现代统计学理论的建立(1907—1935);最后本文给出了统计学术史大纲。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米小琴 《统计研究》1996,13(2):41-44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以价格表示的国家间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差距的测算模型,测算了1995-2006年中国与日本的TFP水平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两国的TFP水平差距在1995年后逐步加大,中国的TFP表现出“没有追赶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环境污染与工业结构: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菁 《统计研究》2009,26(12):68-7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Divisia指数分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推导出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方法。通过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我国四种主要的工业污染物发现,规模效应的影响是工业污染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减少污染的最重要力量,结构效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工业污染。进一步地分析表明,不同工业行业之间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行业的不同环境影响而加以区别对待,并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