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修辞史与修辞学史及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如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等研究的比较以及从修辞史自身的"史学"价值角度看,研究修辞史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汉语修辞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切可以接触、辨认的汉语修辞文本--包括所有汉语文献典籍和出土文献的语料,也包括现代互联网上的各种汉语语料资源.修辞史的研究任务就是在历史中探询、揭示、描述各种修辞现象的生灭规律,寻找它们的内在有机联系和演变轨迹,建构完整的修辞史理论体系.在运用归纳法、比较法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应注意借鉴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阐释论等现代理论方法.要努力挖掘汉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丰富的修辞遗产,充分利用自己的话语"解释权"来研究汉语修辞史.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汉语修辞史研究却几乎是空白,从而显得很不平衡。这不平衡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看出:在汉语史研究中,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研究都有了丰硕的成果,而汉语修辞史研究缺乏相应的成果;在汉语修辞学研究中,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成就突出,而汉语修辞史研究则远远落后;在汉语修辞格研究中,共时比较研究成果丰富,而历时比较研究成果薄弱。面对这样的不平衡状况,我们要认清差距,加强汉语修辞史研究,打破这不平衡的状况。其实,修辞学界已有人提出了这方面的倡导和作了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前汉语学界一般将语法与词汇并列,这样划分概念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汉语语法可以分广义语法和狭义语法,广义语法就是语言的规律,狭义语法是各类各级语言功能要素的组合和聚合规则。词汇属于广义语法的研究范畴,和狭义语法之间有交叉关系。厘清语法与词汇的关系可以构建现代汉语教材的科学体系、拓宽词汇学研究领域,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华学诚教授主编的《古代方言文献丛刊》即将印行,如何利用这批资料辅助汉语史研究是学界急需探讨的问题.汉语方言是汉语发展不同阶段的活化石,能折射出汉语史的局部面貌.前人在研究汉语史时,已意识到方言学材料的价值,如段玉裁、钱大昕、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方言证古的理论及实践.但其价值还不止于此,它们在研究汉语音韵、训诂(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作用:可补证和验证前人音韵研究的结论,揭示古代语音演变的部分状况,帮助我们解读古籍,为词汇史研究提供材料.其所反映的语法现象,还可为通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对外基础汉语教学中,当语音教学告一段落后,就进入词汇、语法教学。就这两部分教学而言,词汇教学的延续时间最长,它一直可以延续到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同时,词汇教学也是语法教学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所学词汇,语法也是很难教好的。所以说,基础汉语词汇教学好坏与否,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搞好汉语词汇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充分利用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词汇教学。汉语的词是由汉字组成的。以汉字作为语素,按照一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日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是:语音、语调的正确读法;日汉字读音的变化规律;日语汉语词汇与中文汉语词汇意思的异同;日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动词词尾变化及后续词、格助词、敬语等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7.
语音消歧是大词汇连续汉语语音识别后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讨论了汉语短语结构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汉语短语结构语法的语音消歧方案。该方案通过对语义词典中的结构规则和候选汉字序列中的全部可能路径进行最大正向匹配,来找出汉字序列中音字模糊的错误并校正,最终得到正确的汉字序列。  相似文献   

8.
新出吐鲁番文书中的若干语言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书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名词词头词尾以及量词运用这两个方面,一些词汇可以补正巳有汉语史著作和辞书中的有关新词新义出现时代和源流关系的论断,对汉语词汇史和语法史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者呈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则有形、音、义一体的特点,所以汉语自身及汉字之间遂呈现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又由于汉语、汉字的古今演变,而使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愈加纷繁,给阅读和教学、传播等环节不断制造错误。从理论上、实际应用上对此进行研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者呈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则有形、音、义一体的特点,所以汉语自身及汉字之间遂呈现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又由于汉语、汉字的古今演变,而使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愈加纷繁,给阅读和教学、传播等环节不断制造错误。从理论上、实际应用上对此进行研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中逐渐增加的拉丁字母词,对汉语的文字、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影响。增加了新的文字,即拉丁字母;增加了[v]等新的语音及[si]、[ti]、[vi]等语音组合;词汇中出现了大量字母缩略词;语法上用ing词尾表示持续;修辞上把字母用于避讳和摹形。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法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研究成果和词汇、语音相比更为丰硕,本文从汉语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等角度进行了梳理,概述地论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轨迹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韩国汉字音声母系统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从公元前开始借用汉字,虽然韩国语和汉语类型不同,但韩汉音和汉语声韵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韩国汉字音源于古代中国汉语音。同时,韩国汉字音为韩国语固有语音体系所制约,经过了与汉语不同的发展道路。它形成自己的体系之后,稳固地维护自己的读音规范。到了现代,韩国汉字音和中国普通话语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了解韩国汉字音声母系统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研究汉语语音史以及中韩语言文学关系史。  相似文献   

14.
宗教传播与语言研究的关系紧密,聚焦了佛教和汉语研究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考辩佛教与汉语亲密接触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佛教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语言理论建设等的联系,结论认为佛教的传播与汉语研究的关联有效地促动了汉语自身的发展以及汉语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汉字是记录汉语书面语的符号,在《现代汉语》课程中,汉字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已经出版的几本大学《现代汉语》教材,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几个部分里,都体现了“现代”这个特点,唯独汉字部分一般都更侧重于它历史方面的叔写。这样,就使教材中的汉字部分不仅和其他各部分在体系上脱节,而且内容显得陈旧,不利  相似文献   

16.
汉语特殊语音研究可以丰富汉语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语文教育、广播电视播音、古籍整理和出版,特别是对汉语语音规范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汉语特殊读音是汉语汉字发展的见证,蕴涵着丰富的语言现象和规律,特殊读音的处理应该在三个前提下进行:一是研究古今语音演变规律;二是调查实际语音情况;三是要根据不同特殊读音形成的情况予以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17.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除了普通话这一民族共同语,汉民族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其次也表现在词汇、语法方面.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不断发展演变渐趋完善的。因此,尽管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它毕竟是普通话的低级形式,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它们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致相同。即使在分歧最大的语音现象之间,也往往存在着有规则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用来记录语音的文字符号。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语素,一个词汇。汉字和现代汉语词汇之间的影响是互相的,一方面,汉字会受到汉语词汇的制约;另一方面,汉字又会对汉语词汇的形成产生影响。以汉字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而言,其主要体现在:汉字见形知义的特征,使得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汉字的书写方式,使得其所要表达的词义,可以通过汉字的字形判别出来。  相似文献   

20.
广西的汉语方言资源丰富,主要有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以这些方言为语料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语法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笔者统计分析了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有成果,归纳了其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未来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