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骨文阶段形声字形符处于发展初期,数量较少。金文阶段形符增多,开始走向系统化,到了小篆阶段形符已形成严密的体系,形声字已成为汉字构形的主体。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的整个古文字阶段中,形符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会稽山是一座开创了中国王朝历史的名山;秦始皇南巡会稽山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秦《会稽刻石》有其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书同文"传统作为政治因素对中国早期书体嬗变的影响常常被忽视。秦文字书体嬗变时常伴随"书同文"传统的影响。"书同文"传统主导了以秦文字为代表的周秦一脉文字书体的嬗变,确保了秦文字书体的演变始终位于中国文字书体发展的主线之上。西周末年《史籀篇》的整理引导秦文大篆进行规范性重塑:正体大篆进一步向规范、整饬化方向发展;俗书简牍写本向解散篆构方向发展,引发秦文隶变。秦国兼并战争期间的"书同文"更是以完整的体系,渗透到官私文书中,加速了秦文隶变。秦始皇"书同文字",颁行标准小篆,实际上是以规范至极的篆书终结了古文篆书时代,将秦隶推至历史的前台。  相似文献   

4.
在现存的两万余首宋词中,有近60首在宋代曾被摹勒入石.可见,刻石在当时也是传播词作的一种积极有效的重要方式.首先,它是集文学、书法、雕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并且多位于人员往来频繁的名山胜水之处,因此传播范围广泛;其次,石质坚固耐久,因此传播时间久远.刻石传播也有不足之处,大自然的风化剥蚀、人为的破坏、散置四方的特点都会使传播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朵聪 《南都学坛》2012,32(6):24-25
西汉刻石篆书结构化圆为方,笔法毫无挂碍,示人凝重简率,渐化直笔为波挑,是两汉刻石书法的隶变时期。及至东汉中后期,由于社会因素,尤其是书法观念的进步及其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两汉刻石书法愈发成熟和多姿多彩。这种成熟的刻石文字普遍运用到碑碣、摩崖、石阙、石经及壁画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两汉民众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灵感与风采,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广阔无垠的宇宙意识,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夏文字具有悠久的同源基础。由于社会组织的分化,至战国末期,汉字的区域性异化倾向日益加剧。秦的文字统一政策对汉字起到了较全面的规范作用,遏制了汉字的异化倾向,在汉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然其文字统一政策的保守性和狭隘性,又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文字统一运动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秦简牍书与秦小篆同出一源,但由于笔画与笔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者在书法史、文字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相距甚远:秦简牍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一个至为关键的环节,它的流变历程直接关系到汉字主流———楷书的形成过程;而小篆更多地是充当探索古文字的一个参照体。  相似文献   

8.
目前两岸汉字的使用,客观上已形成了一文两体,简繁二元并存的格局。筒繁体都是汉字,都承载并胜任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只是不同社区使用选择不同而已。繁简体没有优劣、正与不正之分,“以己为是,以人为非”都是狭隘的旧思维。变“二元并存”为“一元统一”,最终实现两岸社会“书同文”的目标非短时间内能实现,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简繁由之”,是不错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从贾湖到仰韶,从大河文化到成熟的甲骨文,再到殷周青铜器铭文及族徽符号,中国文字走过了从中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周三代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的发祥地,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大地。中原,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也是书法艺术的故乡。秦代诸代表性刻石,在字法上规范了中国文字,确立了书法艺术内在的规定性,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书法的进程。唐代,书法艺术完成了篆、隶、草、行、楷五体书的创建,这全面奠定了此后中国书法的格局。在这一变革中,作为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起到了核心作用。北宋的《淳秘阁法帖》作为阁帖之鼻祖,在传播、普及书法以及确立帖学作为中国书法史重要一脉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北宋灭亡为界,在以后的数百年内,中原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式微。中原自三代至北宋数千年间灿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瞬间衰落后再难重现。在此背景下,中原书法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从南宋到清末,中原书坛除王铎外,乏善可陈。倒是清末出生而活跃于民国的一些书家不甘于其时下状态,力图有所作为,写出了一些既具传统功力又有新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由记事图画逐渐演变为抽象的符号,并与语言音节相对应,这就是汉字的起源。在中华文明史上,最早称得上文字的符号是甲骨文。甲骨文与记事图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已成为了记录语言的符号。甲骨文后来演变成金文、大篆,金文和大篆的形体结构松散而不稳定,且地区差异大,尚未定形。汉字第一次成为规范定型的符号是秦代的小篆。汉字形体结构的最终定型是兴起于汉代的隶书。隶书以后,汉字形体结构再无多大变化,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郑道昭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山东省莱州市“云峰刻石”中的“九仙题刻”是研究郑道昭晚年的书法艺术和思想的珍贵资料。但千百年来 ,所能见到的有关资料及现存的刻石仅有“五仙”题刻 ,其他“四仙”题刻既未见记载也未见实物 ,甚至有人对是否有“九仙”题刻提出了质疑。新发现的“四仙”题刻 ,使“九仙”题刻趋于完整 ,解决了“云峰刻石”研究中的一个颇有疑义的重大问题 ,并为研究郑道昭晚年的书法艺术和“爱仙乐道”之风的道家思想倾向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中国古代刻石立碑保护环境这一优良传统作了系统的考察,展示了具有高度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历来所具有的高度环境意识,昭示炎黄子孙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生态和谐,切实搞好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14.
罗振玉的《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是甲骨文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该书立有560个字头,利用金文的字头有187个,一共引述金文293条次,其中仅言古金文或器物未摹字形者就有69条次,涉及到760个甲骨文形体的考释。罗振玉利用金文考释甲骨文的方法主要有:以金文偏旁或单字证甲骨文、利用金文通律证甲骨文、金文篆文比较以证甲骨文等。罗振玉在考释的同时,还通过甲金文的相互比照,探讨了文字发展演变中的分化、简化、繁化、讹变等现象,追溯了文字的初形初义,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5.
“爪”字的本义为覆手持物,其实也就是“抓”的本字。甲骨文“爪”字,像一只向下伸出的手而特别突出手指的部分;金文的“爪”字则更在指端添上指甲,所以“爪”字的本义也指人的手指,又是指甲和趾甲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指动物的脚——爪子。  相似文献   

16.
史有为先生的<叠用符刍议>认为中国人使用叠用符始于金文时代,并且考察了西周至汉代的使用情况.其实,叠用符的使用可以上推至商朝的甲骨文时代,汉代以后中国人还一直在使用它,直至现代社会,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使用的实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应该将其收入现有的标点符号系统中来.  相似文献   

17.
秦始皇时代实现统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后人称之为“六王毕,四海一”,“六王失国四海归”.其实,秦始皇实现的统一,并不仅仅限于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控制,亦包括向北河的军事拓进以及征服岭南之后南海等郡的设置.而秦帝国版图的规模,于是也远远超越了秦本土与“六王”故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西北斥逐匈奴”与“略取陸梁地”事,系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然而据《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及《秦始皇本纪》在二十六年(前221)记述中已言“南至北向户”,二十八年(前219)琅邪刻石有“皇帝之土,……南尽北户”语,可知这两个方向的拓进在兼并六国后随即开始.秦始皇的政治志向和秦人的进取精神,因此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后人对于秦统一后来能及时进行政策转变导致灭亡的批评,也可以在这一认识的基点上作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秦代刻石文共计七篇,它们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规划设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接受和继承。主要表现在重视国家法令、重视分职以治吏,以及民俗的法律化和对确定的大一统王朝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解读刻石文我们还发现,秦始皇对法家思想不是一味地继承和接受,而是同时又有所发展:他并不遵行法家着意提倡、主张的君无为臣无所不为的"无为而治";他不再坚持法家非常重视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而是在重农的同时也为工商业提供了适度发展空间;融阴阳家思想要素于法家之中;主张偃兵息武。这些接受和发展表现为我们动态地认识先秦法家、客观地评价秦始皇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战国文字中的“(耸)”字来源于甲骨文中的“(蜉)”、“(喾)”.此字在甲骨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副词“尚”,用在动词前,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的状态;二是和“日”字联合使用,构成表示时间概念的专用语“晌日”,指“中日”之前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促使国家机器运转的核心动力之一,在以争霸称雄为主旋律的春秋战国时代, 人才的向背对各国的荣辱兴衰更具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性影响.秦通过长期大胆地引进、重用异国人才,扭转了本土人才匮乏的不利局势,使天下人才济济于秦.史实证明,异国人才是成就秦国兴起、发展以至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异国人才对秦国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秦国的政治改革、军事强盛、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也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