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月如梭,不觉离校工作四十年。我们这批花甲之年的太原师专语文科首届毕业生,是在当时中教急需的情况下走出校门提前参加工作的。原定两年学制,为了工作需要,学校决定两年课程一年完.所以寒暑假设有休息,全校师生鼓起干劲,信心百倍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学习任务。使我们最爱戴,受学生最尊敬、最敬佩的老师是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张维汉老师。当年他已年近花甲,戴的一到较深的近视税,使长的脸形,慈祥的面孔,中等的身材,使人感到十分亲近。上课对他的那顶干部帽总要摘下,以表对同学的礼貌。他对待学生是那样的亲切、态度是那样的温和…  相似文献   

2.
廖作汉 《老友》2008,(9):17-17
1952年9月的一天,我怀揣入学通知书,挑着沉重的行李,来到20多公里外的奉新中学。曾经失学4年饱尝失学痛苦的我,从此可以天天和同学们一道上课、自习、运动和娱乐,我感到无比的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入学不久,种种困难和挫折不断向  相似文献   

3.
难忘恩师     
时光像飞箭,转眼我就要升入六年级了,还有一年我就要离开这所亲爱的学校。想到曾经教过我的这么多老师,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些老师中,我最想感谢的还是四年级时教过我语文的黄老师。那时的我还是个调皮鬼,每天总会惹事生非。有一次,我跟一个高年级的男生大打了一架,  相似文献   

4.
恩师难忘     
《成才与就业》2022,(9):F0002-F0002
恩师难忘,难忘师恩。在我国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征集了不少同学对老师的感恩与祝福,现选取其中7人的稿件“上墙”。值此教师节,我们也向所有辛勤付出的老师说一声“节日快乐”。陈小红老师:我是您的语文课代表,您教会了我如何快速收集同学们的作业,如何高效统计作业上交情况,这些都让我在做其他学生工作时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一路恩师     
人生最幸运之事,莫过于遇到几位好老师。启蒙老师,唯一能记得的,就是他手把手地教我写名字了。他站在我身后,弯下腰,左手扶住石板。右手握住我的手,边教边写。他那低沉浑厚的嗓音,他那弯得弓一样的背,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6.
念恩师     
莫义君 《今日南国》2006,(18):30-31
我们可以拒绝贫困与平庸,但不能拒绝生活赐予我们的质感、欢悦与苦难我的老师去世已有两三个月了,想起他曾经与我共度的日子,我心如刀绞。人的一生,少不了两样值得珍藏怀念的东西,父母含辛茹苦的抚育,老师真挚情深的教诲。如今,老师已离我远去,留给我的是深深的伤痛与哀思。但他的话“要学会过日子”,始终让我觉得,这辈子我没有白活过。今年月下旬,我与老姐去看望我的老师。老姐是一个与我同姓且名字几乎相同的退休老师,与我的老师关系很铁。去看望他的那一天,是周六的上午。3月的天气很好,没有南宁入春以来惯有的阴霾与潮湿,似乎还有一点阳…  相似文献   

7.
难忘恩师     
闫风英 《老友》2016,(4):19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听着电视里传出那深情柔美的歌声,我的心头微微一颤,想起了我的恩师孙林德先生。孙林德先生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1963年秋,我上小学五年级,孙林德老师是我的班主任。那年代,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加上我家兄弟姊妹比较多,家庭境况特别贫困。开学不  相似文献   

8.
恩师难忘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他们耕耘在教育一线,陪伴着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助力学生成才。恩师难忘,难忘师恩。教师节来临之际,4位毕业生分享了求学期间恩师对自己的教诲——。曾经的我是多么内敛、腼腆、胆怯,如今的我就有多么开朗、自信和勇敢,这得感谢中职期间我所在系部的副主任--朱佳皓老师。初中时,我在学业上成绩并不突出,进入中职后也没想过担任学生干部。正当我感觉自己将平平淡淡度过中职三年的学习生活时,在一次全校集体广播操比赛中,我认识了朱老师。比赛后,朱老师推荐我担任学校学生事务中心的学生事务助理。他鼓励我在中职期间勇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在校园活动中多历练。我听了很心动,于是在他的激励下决定迎接挑战,在学生事务助理岗位上认真试一试。  相似文献   

9.
李岳  刘岩  苑听雷 《可乐》2010,(12):10-10
1970年,普京考入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大三时,他遇到命运中最大的贵人——索布恰克。当时,索布恰克在法律系主讲经济学。普京的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是由索布恰克主持审查的。这篇论文得了“优”。  相似文献   

10.
难忘恩师情     
<正>回忆往事,教过我那么多老师,唯独侯自俊老师对我的恩情至今难忘。侯老师初教我时二十来岁,一米八二的个子,浓眉大眼,非常英俊。教学态度温和,与学生相处和蔼可亲。侯老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中小学各科教学全能胜任。侯老师给我们上课,预备铃一响,他拿着教科书、教案、教鞭,掂着小黑板,就进教室了。侯老师虽然担任我班数学课,但他利用课间时间,教会了我们很多歌曲。  相似文献   

11.
小山村秀美、灵动的荷塘,即使是在秋冬季节,那一塘塘的残荷也如一幅幅泼墨的中国画,别有情趣!我就在荷塘边出生,爸爸希望我今后面对人生能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于是给我取名陈丽莲。回顾三十多年的荏苒光阴,我的历程是一个个恩师们给我着上了绚丽的底色。  相似文献   

12.
瘸腿的恩师     
刘卫 《山西老年》2010,(12):21-21
上世纪70年代,一场学工热潮席卷了全国的中小学校。为了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由教物理的黄老师牵头,学校土法上马了一个浇模车间。项目完成了,黄老师却郁郁寡欢,忧心忡忡,私下里和别的老师谈论,学生不学习,从事这样徒有虚名、危险性又大的学工项目有什么意义。但是上级的意志不能违背。无奈之下,出于对学生的关爱和担心,每次学生烧铁水倒模具时,黄  相似文献   

13.
难忘恩师情     
韩卫国  王璐 《老友》2010,(6):30-32
(一)那是1966年5月6日清晨,学校的操场上,初中一年级的我和同学们一起跳山羊。又轮到我了,我先把踏板与山羊的距离加大一倍,然后退到距离踏板20多米远的地方。起跑,加速,身体腾空一跃而过。漂亮!同学们一片叫好。我像吃了兴奋剂,连续跳起来。上课时间快到了,我恋恋不舍地和山羊道别,可刚一转身,腰部就像被刀剜了一下,阵阵剧痛向腹部与颈脖  相似文献   

14.
正1986年7月的一天,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获悉,他的指导老师吴大猷教授正在台北进行学术访问,他屈指一算,吴教授今年7月正好是八十大寿。他思绪翻滚,想到去年教授在北京住院,自己抽不出时间去看望,这次去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正可以到台北去为教授祝寿。坐在飞向台北的飞机上,杨振宁博士想起了48年前在昆明读书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遇,一位出身中国、留学美国、周游世界的日本《读卖新闻》英美部记者,兼大阪府兵库县私立索爱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森川康子小姐,看中了拙画,因工作之便,她于1984年、1986年,来桂林和拉萨采访,特地绕道合肥,屈趾寒舍,恳请我能去其校交流。还直率地要求我能即兴创作一幅现代抽象派或半抽象的无笔画,给她看一看。我毫不犹豫,迅速“甩出”一幅《孔雀开屏图》,顿使她喜上眉梢。她说:“我早在东京,就瞄准了先生的孔雀画。不知先生有否到过弗罗伦萨和巴黎?是否收藏一些西画原作?”我无可奉告。“那么你是在本土学习这些现代西方艺术技法的?”答曰:“受益于恩师林风眠”。  相似文献   

16.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回忆,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让我不知不觉地回想起往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半个。在突然改行写作之後,一位同窗好友找上门来,指著我的鼻子说:“你疯了!”知道我的友人都说我是作家。但我每次听到“作家”二字,的确有著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不是自谦,因为在我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生。就说我的中学生活,也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度过的。作曲和作家仅一字之差,但就职业行当而言,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与我相交素笃——或日知根知底的挚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中年之前在事业上曾经为自己绘制过不少蓝图…  相似文献   

19.
外交生涯的启蒙教育 现年68岁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杨成绪先生1930年生于如诗如画的滨海城市青岛。这位学识渊博,一身文雅书卷气的前驻奥地利大使、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从降临人间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一个浓浓的书香氛围之中。卢沟桥的炮声很快打破杨成绪一家的宁静与安逸。父亲只好扶妻携孥离开故土,前往大上海投奔自己的长兄。 由于家境贫寒,杨成绪在上海求智小学不无困难地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初的肩蒙教育。还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杨成绪后来考入一所收  相似文献   

20.
1916年,19岁的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他很幸运,这一年正是李大钊留学日本归国的一年。李大钊先后任《晨钟报》、《甲寅》月刊编辑,积极投入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第二年年底,李大钊被聘为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转年兼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张国焘如饥似渴地阅读李大钊的革命文章,感觉深受教育和鼓舞。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有许多学生领袖人物被捕。为营救那些被捕的学生,陈独秀连夜起草并且亲自到大街和戏园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因而被捕。李大钊为营救这些被捕学生,为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