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題、进行革命斗爭最锐利的武器。我在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去解决阶级斗爭中的实际问题,有了一些初步收获。这里只谈谈我学习毛主席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点滴体会。当前我国农村呈现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派大好形势。广大贫下中农,高举三面红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勇前进。但是,农村也还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爭,存  相似文献   

2.
经济系教师最近举行座谈会。到会同志中,大多数是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刚回来的,其他同志也大都在农村参加过劳动和社会调查。他们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条战线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的先进事跡鼓舞下,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畅谈了经济理论工作如何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的问题。下面是这次座谈会上一部分同志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3.
發刊詞     
繼整風反右斗爭后,我們高举“教育为無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红旗,在教育大革命的基础上,以冲天的革命干勁,掀起了一个突击尖端的群众性运动。在运动中,由于我們坚决貫徹了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教师、学生和能者三结合的群众路线,开展了两条道路和两种方法的斗爭。因此,在短短的时間內,就根本上  相似文献   

4.
这次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收获很大,这里只想談談历史工作者为什么必須到农村中去,到农民群众中去的几点感受。作为历史科学工作老,应当参加当前的历史斗爭。什么是历史,毛主席教导我們說:“阶級斗爭,一些阶級胜利了,一些阶級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相似文献   

5.
经济理论和教学工作面向农村,深入农村实际是毛主席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广大师生进一步革命化劳动化的必由之路。在这里,就我们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所见所闻,结合过去教学中的体会,谈点经济统计如何为五亿农民服务的看法: 一、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统计基本知识,用来提高社、队的经营管理水平。这次下乡搞社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基层干部(如队长、会计等)由于缺乏基本的统计知  相似文献   

6.
我们到农村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受到了一次极大的教育和鍛炼,对于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的问題、有一些比较具体的体会。这里,只就经济理论的宣传和普及问題,谈谈我们的初步的感受。农村急需理論宣傳和普及工作在农村的大半年中,我们深深感到广大农民、特別是贫下中农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我这次参加了一期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置身于三大革命的斗爭中,深切地体会到,理論必須联系实际,为三大革命服务,为工农群众服务,才有它的无限生命力,才是理論工作者包括經济理論工作者在內,要想有所創造、有所前进的必由之路。应该說,我們經济理論工作者,是有一定的书本知識和間接經驗。  相似文献   

8.
最近经济学界都在讨论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如何联系实际,面向农村,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題。这几年,我经常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调查,对这个问題有些粗浅的体会,这里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不当之处,請指正。是联系实际,面向农村去研究经济理论,还是关在书房里,埋在文字堆里来研究经济理论?这是反映着无产阶级辯证唯物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两种研究方向问题,对  相似文献   

9.
阶级斗爭,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公认的科学真理。西周、春秋是阶级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绝大多数所公认的历史结论。从西周末期到战国初期,中国社会有发展、变化,也是史学家所公认的事实。而某些史学家却认为在这时期內“沒有阶级斗爭”,然则这时期的社会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这样,就是在客观上否认阶级斗爭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个客观真理,这是我们所绝对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10.
三月二十二日上午,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伟部文艺处处长、著名的文艺批評家肖殷同志应邀来我校作关于文艺問題的報告。参加听報告的有:中文系、外文系和哲学系的教师、学生共四百余人。肖殷同志首先指出:作为为經济基础服务的上目建筑之一的文学艺朮,作为为政治服务的意識形态之一的文学艺朮,在今天就是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設服务,为阶級斗爭、生产斗爭、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服务。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以来,我們的文学艺朮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还不能适应党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題,是中国历史发展和革命斗爭的重要问題。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农民和农民战爭,不仅涉及继承和发扬劳动人民光荣的革命斗爭传统;而且与当前的阶级斗爭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千百万农民群众及其进行的反封建斗爭,从来是抱着热情歌颂和科学分析的态度,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学者,基于他们的阶级本能,总是用尽种种恶毒的手法加以歪曲和污衊,企图通过丑化农民来丑化革命。解放以来,在农民战爭问題研究中出现的原则性分歧,正是这两种立场、两种观点斗爭的具体表现。孙祚民先生曾经发表过不少有关农民战爭问題的论著,在这些论著中,他以反对“非历史主义”作为幌子,借用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散布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错误观点。他首先任意誇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并把地主阶级的封建思想、理论和纲纪强加于农民,以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本刊編委会邀請不久前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回校的中文系、历史系扣經济系的部分教师,就理論工作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問题举行了座談。座談中大家一致认为,理論工作面向农村,为农村三大革命斗爭服务,为五亿农民服务,不仅是一个根本方向問題,也是促使理論研究工作有所創造、有所前进的一个重要途徑,是实现知識分子思想革命化的正确道路。下面刊載的,就是他們在座談会上发表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元末革命斗爭——紅巾軍的斗爭与朱元璋集团的斗爭,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整体而加以初步考察,认为:当时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发展变化,影响着他矛盾的存在发展变化。在整个民族斗爭的发展过程中,曾經形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創造了条件,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发展和完成。說元末革命斗爭的性質基本上是民族斗爭,并不排斥共带有农民的阶级斗爭性質。  相似文献   

14.
这次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前后一年算是走出了书斋,投身到火热的群众斗爭中去,参加了一場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更要紧的是經历了一場自我革命。看来,这場革命对从事教育、学术工作的同志来說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术思想和世界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道学,作为一个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学派的名称,大约酝酿于中唐而完成于北宋中叶。它是我国中古封建社会自前期转向后期在复杂的阶级关系和尖銳的阶级矛盾的新形势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为大地主阶级服务的思想意識形态。同时也是自汉魏以来儒、佛、道三教思想长期斗爭,长期合流的历史产物。所以我们要谈道学的形成,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探索:一方面是探索其社会根源,也就是说,探索道学产生时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爭形势;另一方面是探索其思想源流,也就是说,探索道学形成以的三教斗爭和合流的历史过程。前者属于经济史的范围,这里只简单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不作具体论证。本文主要在探討后一个问題,旨在从三教关系的史的角度来说明道学产生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教育界里刮起一股右倾翻案风,他们散布奇谈怪论,企图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成果,翻十七年的案,把矛头直指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此我们表示极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义愤。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界这股刮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就是代表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修正主义路线的突出表现,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爭的集中反映。这場斗爭的实质,是继续革命还是复辟倒退的斗爭,是把工农兵学员培养成哪个阶级的接班人,把学校办成哪个阶级专政的工具。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題,必须辯论清楚。  相似文献   

17.
一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爭中,再一次証明了:資产阶级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右倾机会主义与資产阶級个人主义是一脉相通的,因此,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批判右傾思想,必須改变自己的立场,彻底挖掉資产阶級个人主义这一根子。只有这样,才能在反右倾机会主义这一场政治思想战线上的两条道路的斗爭中取得彻底的胜利。反右倾机会主义斗爭中的大量事实証明,在我們学校党內部分同志身上,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一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八屆十中全会发布的公报中指出,在无产阶級革命和无产阶級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資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間)存在着无产阶級和資产阶級之間的阶级斗爭,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这两条道路之間的斗爭。并且进一步指出了这种阶级斗爭的不可避免性,“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闡明了的一条历史規律,千万不要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革命日益深入地发展,它要求我们迅速地改造主观世界,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需要。但是,到底怎样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才能跟上革命的形势,跟上毛主席思想的发展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題。我带着这个问題参加了农村社教运动,在运动中和参加运动后又带着这个问題学习了《实践论》,现在才开始有了一点认识和体会。毛主席在《实践论》里讲:“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爭,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  相似文献   

20.
在一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必须识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自觉革命,才能搞好教学工作。下面就来淡谈自己对这个问題的认识过程。去年刚开始学习毛主席的春节讲话时,由于自己对教条主义的危害性认识不深,只是把“启发式”当作一个单纯的教学方法来看待。到去年暑假进一步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和中央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文件时,揭了学校阶级斗爭的盖子,我的思想震动很大,才开始把教条主义的危害性提高到两种教育思想斗爭的角度上来进行检查,认识到政治理论课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