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留守儿童到乡村“混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在现代化进程与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何去何从,又将往何处发展,是我们必须警醒的一个重要问题.来自湘北红镇的调查显示,相当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乡村社会的持续转型当中.有发展成为乡村"混混"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农村青少年为主形成的乡村"混混"的生态逻辑也在进一步为村庄的价值系统所接纳.后者的演变反映了乡土秩序的畸变,前者的演变则显现了乡土秩序在畸变的同时,还对农村留守儿童展现出一种不正常的负向吸纳.两者的相互关联已经突破了原有的青少年社会化的问题与解释范畴,相反,回归乡村社会的内部视角,或许能寻找到对这一现象的更好解释.  相似文献   

2.
由抽象的"天"、"上帝"到实际的个"人"的转变,肯定个人、关注个人是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先声。这样的思想轨迹,事实上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上也能找出类似的经历,这与陆王心学的创立并且发展孟子学说中的"内圣"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小学时期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潜意识里对作文的抵触,是学生学习写作也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起步阶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思考能力,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成果,大批的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不断对作文领域、教学设计作文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建立系统化、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围绕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的现状以及从"有"到"无"的现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莘莘学子们从学校大门走出,再迈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大门,“从一扇门走进另一扇门”,不光代表着环境的转变,也体现着角色的转变,从“通过学习学做事”开始转向“通过做事学做人”。从校园到企业、从课堂到办公桌前、从学习到劳动、从学生到企业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这些转变,将自己融入到新环境中并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成了职场新人们不得不思考并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善主要有三种方式:1、农业的产值增加及乡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就业;2、到城镇流动就业;3、身份转变,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都大大下降,同时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速度也明显下降,尽管户口转变的速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运用语法方面的知识,对"涉及"与"到"连用的例句进行分析,得出:"涉及到"中的"涉及"与"到"连用不是重复,"涉及"与"到"在句法上形成动补关系,同时二者的语用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村企关系的演变:从“村庄型公司”到“公司型村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风田  阮荣平  程郁 《社会学研究》2012,(1):52-77,243,244
本文综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角度,以永联村为例,考察了乡镇企业与乡村社区之间权力的相对变化,重点分析了村企关系的演变及演变的内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式制度的作用下,企业家人力资本生产力相对社区权力资本生产力逐渐提高,因此,在村企关系中企业的主导作用日趋凸显;但是在非正式制度,尤其是社会性合约的作用下,村企关系的演变并非按照线性模式进化,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其中一种可能的演变趋势就是从"村庄型公司"到"公司型村庄",并且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下,"公司型村庄"模式具有内在的效率机制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正我一直倾向于把"完美人生"定义为"尝遍人间百味"。通用的词是"恰到好处",指"好事情"上分寸的中庸——既无过也无不及。恰到"坏处"是我胡编的,意思是:在坏事情中,有一部分,坏得分寸刚好,坏得让人偷偷欢喜,甚至让人想起金圣叹行将被处死时的欢呼:"砍头者,至痛也,无意而得之,不亦快哉!"在人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凡脑筋  相似文献   

9.
人均GDP已经突破8000美元的上海,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阶段。因此.加快建立一个从“引资”上升到“引智”的平台,依靠人才。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过去对非行少年的处遇强调"教罚并重、宽严并济",因此《少年事件处理法》亦被学者称为"迷你刑法"。但1997年的大幅修法动作,不仅设立少年法院、将社区处遇引入少年司法及增设一系列柔性制度,亦显现台湾地区少年司法政策从"惩罚"到"保护"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仙田满通过近年来的系统性研究和针对体育建筑扎实的观察和实践,将环境、人、活动、空间这几者相互关系进行精细化设计,提供给体育设施的使用者、管理者充分满足功能要求且独具特色的体验。本文针对与运动相关联的环境中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空间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通过"可以看得到的"的可视化设计手法、结合游戏环境的设计七要素,着重强调设计中"空间趣味性"的"循环连续性"所创生的多样性;通过"使用者角度"的关系场景拓扑,设计出"运动员最优先"的参赛体验,同时为观众创造出多样的观赛场景;通过"开放式场馆"可开闭设计手法、创造出内外积极融合的空间变化契机,带给设施使用者惊喜。体育设施的设计匠心,在构思细部中得以体现,演变出无数令人流连忘返的精彩时空瞬间。  相似文献   

12.
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当代中国"农民工"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生存论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到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政治"叙事模式的转变;由于"身份—政治"叙事模式既包容了"生存—经济"叙事模式的关怀,又避免了生存论预设对于"农民工"本身的矮化和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窄化倾向,故相对具有优越性。不过,目前不少在"身份—政治"叙事模式下的农民工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者们对于中国的户籍制度与农民工问题之关系的本质化理解和处理有关。通过对户籍制度与公民权的重新检视,本文援引新近有关公民权的社会学研究,从承认与排斥的关系来理解公民权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和思考了"农民工"这个"群体"及其获取公民权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与诸多学校(以专科学校为主)社工专业学生及刚踏上社工实习岗位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到,学生在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过程中存在一个“断层”。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目前i户上部分社会工作专科学院及学生为例):  相似文献   

14.
传统元素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如何认识传统元素到时尚符号的转变,使其在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振兴"她力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不久前,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青年马克思在1842年至1844年初先后参与撰稿、主编了《莱茵报》并筹办了《德法年鉴》,在此期间,马克思自身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办报思想中对人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843年是这种变化产生的重要时间点。从《莱茵报》上关于"《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的七篇通信到三篇"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办报思想由资产阶级民主语境中的"人民报刊"转向对公民与市民二重身份相统一的社会主义语境下"人"的复归。  相似文献   

17.
正他是德云社相声演员,也是德云社旗下麒麟剧社京剧演员,年幼时曾荣获"第九届小梅花京剧大赛"金奖,天赋惊人。2008年陶阳11岁时,参加央视春晚,演唱京剧名段《坐宫》,红遍全国。然而,这样一个从偏远地区走出来的乡村娃,其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他在逆境中长大,频频受困,一波三折,最终涅槃重生,完美蜕变。  相似文献   

18.
"瑞蚨祥"是拥有百余年积淀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注册名称为:瑞蚨祥(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直营店面有前门大栅栏、地安门、金源燕莎mall共三家股权合作经销商。"瑞蚨祥"从百年老"字号"到开展现代意义上的"品牌"经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一老字号品牌的历史更迭中,洞见其发展脉络;从品牌命名及其内涵,品牌标识的演变看出其品牌战略的变化;品牌的维护不但要求品牌运营着建立品  相似文献   

19.
正只有我们的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和繁荣,人们才会更加热爱这里,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到到乡村来游玩、投资……7年前,大学毕业的方雨回到家乡小镇,在当地设计院做了一名建筑设计师。因为参与一次房屋装修,他有了创业的灵感,于是辞职在淘宝网开了一家设计建筑的店铺。经过多年打拼,他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网上卖乡村别墅设计图,让美丽乡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同时还帮助上万个农民圆了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富民强不足以支撑"中国梦"的实现,只是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这一宏伟目标的达成,应当确保从国富民强过渡到国强民富。通过对国富民强到国强民富转变的现实性分析,指出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伟大斗争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