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价理论的创立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将该理论运用于对新闻、学术书评、广告、翻译等的研究中,但把它用在对语篇主题评价视角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还很少见.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评价理论探讨语篇的主题与词汇语法评价模式间的关系,以期建立评价模式与语篇主题表达的动态联系,从而构建一个语篇主题分析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四级写作中的段落展开和语篇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英语专业学生经过两年基础专业课的学习后,他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把被动英文水平转化成主动英文水平上。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者而言,熟知直线式思维方式、会写主题句、掌握各种衔接过渡手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政治新闻的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创造了对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体裁进行描述的元语言。英语政治新闻的语境配置可以描述为新闻记者通过媒介向潜在读者报道新近发生的政治事件;英语政治新闻的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包含标题、电头、导语、主要事件、背景信息、影响、结果或后果和评论等成分,其中标题、电头、导语和主要事件是必要成分.在结构潜势程式中出现的顺序是固定的,背景信息、影响、结果或后果和评论是可选性成分,其位置可根据需要随意变换。必要成分及其顺序决定了语篇的语篇体裁,可选性成分决定了属于同一个语篇体裁的语篇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4.
唐洪 《社会科学家》2006,(Z1):264-265
任何语言写作和讲话时都涉及到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和如何结尾的问题,即语篇结构模式问题.语篇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技能、习惯、态度和意志等.能力是顺利形成技能的前提,表现在掌握相应技能的难易以及对技能调节的难易上.但目前英语教学的语篇分析策略研究尚有待深化.本文拟从听、读教学的共同特点入手,通过对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深入研究,阐明英语教学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庆元  吴满华 《云梦学刊》2005,26(3):122-124
传统意义上的存现句研究仅仅集中在句内结构研究,包括名词短语的确指性和动词的一致等问题。存现句在语篇构建中的启、承、转、合等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存现句置入语篇中,才能更好地挖掘其潜在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课程教学要求相差甚远。这其中原因很多,重要的两点是:教师着重语言知识点的讲解,仅从词、句子层面来分析阅读内容而忽略从宏观结构入手把握语篇;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图式的缺失而导致阅读障碍。从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出发,分析几种常见的语篇模式,并借助图式理论中的文化图式,探讨语篇模式和文化图式两者的关系。提出通过以语篇模式为基础的阅读教学对建构英语文化图式的启发和意义,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三个方面对唐诗《枫桥夜泊》原诗及其五种英译本加以对比分析。语篇功能对比分析为诗歌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新视角,并证实系统功能语法在诗歌语篇分析和翻译批评领域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翟学凤 《学术探索》2014,(6):133-137
文章以Halliday的英语语调三重系统理论为基础,对英语语调序列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归纳。然后借助语篇宏观结构理论,分析了一则口语语篇语调的运用,初步探讨了英语语调语篇功能实现中的语篇宏观结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语调不仅传达语篇信息,还通过调型选择突出和强调语篇重要功能成分,参与语篇宏观组织、建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体裁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语篇理论为依托,探讨了语篇分析的衔接、连贯、语篇结构等内容,以及它们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中国大学生使用英汉、汉英词典的情况,并对改进现有词典的质量提出设想和建议,为词典编者提供了广泛、详实的读者意见。  相似文献   

12.
照应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衔接方式。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以来,研究者对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做了较多的对比研究。本文根据衔接理论,结合大量的英汉科技语篇实例,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这一衔接方式上的一些共性和差异,研究照应在英汉科技语篇中的不同体现,以及英汉语篇翻译中照应衔接的转换对于英汉科技语篇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外向型汉英词典中“龙”的释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与dragon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但人们一直把中国“龙”译成dragon,多数汉英词典及英语辞书把drgaon作为龙的唯一英译对等词。把dragon作为龙的英译对等词忽略了两者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从而人为的在两者之间制造了一种假的对应关系。对于译者而言,具有浓厚文化意蕴的词语,不仅要译出它的表层意义,更要准确再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从龙的这一文化原型出发,国内辞书编纂者在外向型汉英词典中把Loong作为龙的释译对等词才是恰当而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付敏 《琼州学院学报》2014,(3):52-55,67
汉语和日语的人称代词在用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日语人称代词的种类多于汉语,而使用的频率却远远低于汉语。其原因与敬语表现、授受表现、感官形容词、感官动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从文化意象的角度,对比并讨论了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英汉经济语篇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共时对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共享的隐喻模式,分析隐喻对理解抽象经济概念的作用,挖掘两种语篇中隐喻异同的深层次文化根源。研究表明,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两种语篇中,相似和相异的的隐喻模式分别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这种思维共性和差异性的深层次根源分别在于文化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对英、汉经济语篇的学习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学习者如能在学习经济语篇时有意识地运用隐喻思维,将零散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组织起来,形成语义网络,找出规律性,可以从宏观和整体上很好地把握语篇的脉络,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意义,深入地了解某一时期的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反拨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科学的考试不仅在考试前,更应在考试后,能对应试者产生正反拨效应。通过对比分析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会对应试者产生反拨效应,尤其在学习观念、学习动力以及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口语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产生较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裘白莲  占慧芳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6):115-116,114
本文旨在对翻译批评理论做一个梳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这/那、this/that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代词这/那、this/that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其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不同,受心理成分、篇章距离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