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在如何评价大规模农民战争后的新建王朝(包括由农民领袖或旧的封建统治者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及其政策的问题上,“反攻倒算”的说法曾盛极一时。这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观点上的:第一,在大规模农民战争中,农民能够暂时推翻或者摆脱封建制度。因此,第二,新王朝的建立是反攻倒算。第三,新王朝的政策也是反攻倒算。本文仅就上述三点谈点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华东师大历史系开展了学术讨论,其中涉及到农民战争史研究方面的若干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些问题。这次学术讨论是在如下几个原则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第一,关于封建社会农民战争“总是陷于失败的”的问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看来,革命战争失败之中包含了局部的胜利和走向胜利的前途;而有的同志则认为失败就是失败,看不到农民革命走向胜利的前途,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第二,关于新王朝的“让步政策”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对新王朝实行“让步政策”给予一定的肯定,但不应夸大“让步政策”的作用和美化统治者。对统治阶级的“让步政策”,应当揭露其阶级实质,不应当是歌颂,而歌颂的应当是暴力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而有的同志则夸大统治阶级“让步政策”的作用,贬低和抹煞暴力革命的伟大作用。第三,关于农民起义军中出现投降变节分子原因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这是阶级斗争在农民起义军中的反映,是革命队伍一分为二的表现;而有的同志则认为是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的,并说农民起义领袖投降变节是可以谅解的。第四,关于农民政权封建化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是阶级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农民起义军在推翻旧王朝以后保持政权的革命性和坚持革命斗争是非常必要的,是有利于历史发展的;而有的同志则认为在推翻旧王朝以后,农民起义军就应当放弃革命斗争或者向地主阶级方面转化。现在,就这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时,史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我觉得这种提法值得探讨。 (一) 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尽管有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旧政权,建立起新王朝,例如刘邦和朱元璋分别建立起西汉和明朝;或者在局部地区建立起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每次农民起义,都打击了当时黑暗的封建统治,几乎每一个专制的封建王朝都是被农民的力量所摧毁。他们革命斗争的目的,不但要推翻当时黑暗的封建统治,也还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追求着和旧制度完全不同的新东西,所以他们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有着一定的组织和纪律的,甚至也还有革命的理论和理想的制度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也常不得不利用宗教作为他们宣传活动和组织的方式,同时他们的革命理论也不得不穿上宗教的外衣。  相似文献   

5.
秦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这次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扫除了六国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使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多少有了一些进步,很鲜明地体现出了农民战争的动力作用。秦末农民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里着重就前一阶段陈涉、吴广领导的起义。进行一些初步试探。一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秦末农民战争,正是这种阶级斗争最高形式的表现。著名领袖之一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跟陈涉在一起耕作的,还有许多“佣者”。所谓“怅恨久  相似文献   

6.
一历代封建王朝为何会衰亡?一般看来,不外乎两方面原因。其一,由于封建统治者残酷的政治压迫和超经济的剥削,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大规模农民战争的爆发,封建王朝就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而灭亡。其二,北方游牧民族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它们的不断侵扰,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一定条件下,游牧民族就有可能入主中原,取汉族地主政权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战争有没有皇权主义性质,是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之一。前不久,广东历史学会组织部分会员,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志认为: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很难自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阶级,因而必须有一个权威代表自己,这个权威就是“好皇帝”。农民起义领袖反对旧皇帝,同时也称王称帝,按照封建政权的模式建立政权。皇权主义是农民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8.
1983年10月25日至31日,中国农民战争史第三届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主要讨论下列问题: 一、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是阻力;平均主义是否与封建主义等同甚至还不如封建主义?有的同志指出:有人以纠正过去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拔高”现象为借口,恣意贬低农民战争的动力作用和平均主义的反封建意义,以至一会说农民起义只有破坏性,一会又说农民起义是封建制度的“修理工”。甚至说农民战争是由于实现平均主义才失败的,农民起义领袖搞封建主义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问题,长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近年来,这两种观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认为农民战争是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文章分析了历史上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沉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其实质是社会停滞不前,而农民战争起着扫除历史发展障碍的作用;指出农民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来自于战争的双方,认为农民战争对战后新(旧)王朝起着较大的影响,促使统治者有所革新,从而推动社会在某些方面的进步。文章着重分析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战后社会发展所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民战争是不是社会革命蔡美彪提出,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农民战争虽然也是一种革命,“但它是不同于社会革命的另一种性质的革命。”孙祚民表示赞同。他说,社会革命,是由孕育在封建社会制度母体内部的新生产力同原有的旧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其历史任务是推翻旧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制度,导致社会形态的交替。而农民战争,“乃是发生于封建社会中前期、亦即封建社会形态内部的革命。导致这种革命的矛盾,不是新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是封建生产关系固有的矛盾,即封建生产过  相似文献   

11.
平均主义,是激烈的农民运动固有的思想形式,中外历史概莫能外。对欧洲农民运动中的平均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斯大林均有大量论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农民运动中的平均主义的作用,要作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对它的评价“捧”之上天或者“打”入地狱都是片面的。董楚平同志在《历史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发表的《论平均主义的功过与农民战争的成败》一文,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观点。文章认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任务就是推翻腐朽的旧王朝,建立开明的新王朝”,当农民革命进入高潮以后,平均主义“比封建主义为害更甚”,“人民群众宁受比较正常、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刘秀在组织、领导农民军推翻王莽反动统治方面,在削平割据势力、安定社会秩序、统一国家方面,都建树过很大功绩,同刘邦、朱元璋一样,是一个有胆有识有策略的农民战争领袖。一、刘秀是怎样起兵的论到刘秀的起兵,过去的历史教科书几乎都给他冠以“南阳豪强地主”的称谓,以示刘秀是投机革命、混入农民起义军的阶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让步政策”的问题,是老一辈的历史学家在探讨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时提出来的。它一般指的是,在推翻封建王朝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之后,新王朝的统治者鉴于前朝覆亡的教训,被迫在统治政策上作出一些暂时和局部的“让步”。这些“让步”措施,包括减省刑法,轻徭薄赋,赈济灾民,劝课农桑,招抚流亡,移民屯垦,等等,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文化大革命前,史学界就这个问题开展过讨论。尽管有的同志在表述“让步政策”这一命题时,提法不够确切,对新王朝这种政策的历史作用估计过高,对其阶级实质揭露过少,因而不免在理论上造成一些含混。但是,无论如何,“让步政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是史学工作者所无法回避的。我们通过研究新王朝统治政策的改变,认清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更好地阐明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在“四人帮”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淫威下,“让步政策”这个本来可以开展自由讨论的学术问题,很快就升级成为政治问题。先是林彪、“四人帮”的打手戚本禹之流,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禅让模式及其政治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个朝代的后期,土地高度集中,政治极端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农民起义因之爆发;在推翻旧王朝的过程中,农民起义的成果被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所窃取,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在新建王朝的后期,上述过程又会再度出现。一个不太短的时间里,这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基本模式。然而,揆诸史实,若干王朝的建立,并不是遵循这一模式。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模式基本上不存在。除了三国时的蜀汉东吴、西晋之后十六国割据政权以及北魏是乘分裂之机凭军事实力建立之外,其他各朝基本上是采用和平移交政权的禅让模式,象初期的汉禅位于魏、魏禅位于晋,以至后期的北周禅位于隋,等等。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如此盛行禅让的改朝换代形式?这是个有趣的历史现象,很值得探讨。魏,晋等王朝的创立者,在他们走向权力中心的初期,各人情形千差万别,但在最后阶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五年和一九六二年,我先后写过《关于“农民政权”问题》(刊《新史学通讯》八月号)和《试论李自成大顺政权的性质》(刊《新建设》第三期)两篇习作。分别从理论上和从史实上,论证了封建社会的单纯农民战争,虽然能够成功地推翻旧的封建王朝,却不能建成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农民政权”,那怕建立的是短期性政权,如黄巢的大齐政权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等,也都不可能是非封建性的。此说一出,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为了进一步讨论,我再从政权的构成形式,各阶级在政权中的地位和土地制度三个方面,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做一些探讨,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那些直接推翻了统一的旧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包括秦末、西汉末、隋末、元末、明末等数次),一般都有一个农民战争到封建统一战争的质的转变。本文拟就此略陈陋见,不当之处,希望史学前辈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从农民战争向封建统一战争化的必然性我国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与分散地主经济的经济制度的结合。二者不仅互相依赖,互为存在条件,而且也互相排斥。这种排斥集中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封建地主围绕对自耕农的控制权所进行的激烈争夺。同西欧领主经济不同,在我国封  相似文献   

17.
明末农民战争,自明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澄城农民王二首杀知县张山耀算起,到崇祯十七年(1664年),前后经历了十八个年头,终于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它同中国建社会历史上所有的农民战争一样,仍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却为已往之农民起义所不及。对此,已有不少专著和文章论及,憾在对与明末农民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的崇祯元年的固原兵变,却很少论及,或者一笔带过。本文想就崇祯元年固原兵变与明末农民起义谈些浅见,请同志们指正。一、固原在明代陕西三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都由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所激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封建租佃关系是当时生产关系的必然选择,只要统治者能善待农民,农民不会造反.对封建统治者武力镇压农民应予斥责;但其实行恤民安民的招安政策,能缓和阶级矛盾和维持生产秩序,应予肯定.农民战争结束后,社会残破.新王朝的统治者因慑于农民起义的威力,被迫采取"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轻徭薄赋,宽政弛刑,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这也正是农民起义历史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西汉王朝处于中国历史上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时期,是在秦王朝被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推翻之后而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西汉地主阶级所奉行的治国立法思想,与秦王朝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西汉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后来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西汉王朝治国立法指导思想变化的原因、过程以及西汉前期法制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元朝腐朽统治的被推翻,首先应该归功于元末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各支农民起义军的英勇战斗,特别是小明王、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坚持十三年的斗争,“大小数百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元朝的统治基础。但是,其中无疑也有朱元璋的一份功劳。是他,在各支起义军相继失败之后,南征北伐,攻克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胜利地完成了推翻元朝统治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