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计划经济“社会大工厂”的理论设想展开分析,尝试把当代西方巨型企业生产规模转型和管理模式转变的现象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问题相联系,分析其内在的某种相似性,阐述转轨问题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和理论家;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或经济理论著作,还是庸俗的、边际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或占主流地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虽然在诸如价值的创造、价值的分配等重大的基本经济理论问题上的观点都是根本对立的,但是在对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统一、而与社会主义相对立;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统一,而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理解上,却表现出惊人的高度一致.双方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市场经济是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所独有的,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象征,因而理所当然地都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社会制度,并断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用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代替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上,而有计划按比例正是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另一种经济形态。这种观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间,延续了一百多年了。今天,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现象,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现象。这就是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不能成立的。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一、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是计划经济,而且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实质上计划经济的对立面不是市场经济,而是自由经济。即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它可以是自由泛滥的,也可以  相似文献   

5.
伦理理性是经济方式运行的深层文化基础,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具有不同的伦理理性。当今经济转轨中,大量出现的“道德失衡”现象说明计划经济的伦理理性与市场经济伦理理性存在着尖锐的冲突,无法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有效规约,因此,探索西方市场经济伦理理性的形成,揭示西方思想家对基督教伦理的理性化改造、契约化改造、法制化改造、政治化改造和市场化改造历程,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赖以有效运行的伦理理性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因而一般把社会主义经济等同于计划经济;把资本主义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普遍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能兼容的。但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是完全正确的。现实与历史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能够,而且必须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表现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合…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关系的讨论中,有一个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只能讲市场、市场性、市场关系、市场调节、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活动,而不能讲“市场经济”。由于这种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一直持否定态度,在我国的经济学辞典中,甚至连“市场经济”的辞条都没有,更谈不上把它同“社会  相似文献   

8.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两种手段和方法,“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把两种调节手段结合使用,必有一种为主;虽然这二者的作用都复盖全社会,但是不等于其作用大小相同;虽然二者的作用方向能够统一,但是又经常处于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的关系之中。至于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看法,还存在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僵化观念,一是认为市场排斥计划,另一是认为计划排斥市场,显然这是不利于改革的。  相似文献   

9.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也要“转轨”。“转型”和“重建”。因为不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都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因此,所谓道德文明“转轨”、“转型”和“重建”论以及“从传统道德”向“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现代道德”“转轨”的提法是没有客观依据的,是非科学的,同时,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塑造也不能企图以所谓“商品意识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得以实现;当今社会出现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能冲淡和模糊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坚持计划经济还是完全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化的重大原则问题。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用市场经济完全代替计划经济,他们一方面片面夸大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鼓吹中国的经济也要“让市场决定一切”,另一方面却极力贬低计划经济,把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计划与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这一认识,是对数十年来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的理论争论、政策分歧所作的科学总结,是对人们“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传统的肤浅之见和偏颇之见的否定与发展,是人们花费了重大代价的“学费”后所得到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在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技过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应当承认,我们对商品经济,特别是对商品经济的一些基本理论,并未从传统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倒置思维与观察事物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某些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在对某些经济理论与概念进行探讨与辩争中,失去了基本的参照物。本文则想从现实与社会发展的前提出发,对商品的定义域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一、商品定义的几种表述1、传统西方经济学关于商品的定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把商品定义为“币场经济中进行交换的物品”。…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争论。许多人患有比较严重的“市场经济恐惧症”,认定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因此,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来划分和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已形成固定的观念。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失业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里是不应该出现失业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确实存在着“隐蔽”的失业现象;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农村和城镇则出现了公开的失业。由于体制因素、技术因素等原因,我国目前还不能消灭失业。社会主义制度与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却是最终解决失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的对立统一 和现代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自由市场经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后纷纷进入自由市场经济时代.自由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初始形...  相似文献   

16.
东欧各国的经济改革采取了两种模式:一是“松散和合理化的管理计划经济”,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经济改革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解决新产生的问题,东欧各国在经济方面实行部分变革的同时,仍将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理论创新的典范--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谈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方法的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他的出发点是探索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使社会主义能够发挥出它固有的优越性 ;他一开始就把市场经济仅仅作为一种组织经济的方法和手段 ,把计划、计划经济、计划调节 ,市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看作是同义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破除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西方经济学一致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关系上的认识有了创造性的重大突破 ,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解决了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关键问题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混合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政府的五种经济作用,讨沦了混合经济系统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化问题,从理论上和实际上讨论了单一计划经济的缺点及引入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最优混合经济比例系数及混合经济曲线,讨论了两种经济成分的最优比例及对经济成长的影响。一、混合经济系统一个经济系统称为是混合经济系统,因为它同时含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严格说来,所有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系统都是“混合”的,但是,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经济由于所含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程度不同,往往差异很大。苏联的经济强烈倾向于中央计划经济,另一方面,美国以市场经济占优势。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经济作用也有十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化追求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形成的,但西方社会的矛盾又使近代启蒙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联系,形成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命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扫除了现代化的政治障碍,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但计划经济又使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不相兼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改革开放启动了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思维方式转变;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传统理想创新相结合,使之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以人为本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实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作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代名词 ,如我国具有权威性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这样写道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也是它的优越性的主要表现 ,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内在的东西 ,并不是什么附加的。”〔1〕追本溯源 ,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体制 ,对于我党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过程中所作的历史贡献 ,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 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形成众所周知 ,马克恩、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