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是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从诸成对范畴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来看,这些范畴普遍联系都同时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它们之间没有存在上的先后之分,不过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结构来看,请成对范畴之间又有一个先后秩序的排列问题。人不可能一下子把事物所有的普遍联系都纳入自己的认识范围,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怎样才能使辫证法诸成对范畴的排列顺序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及诸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呢?围绕这个问题,我国哲学理论界曾作过长期的探讨,基本上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派认为其排列顺序应该为: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理论学说,都要表现为一定的体系并以体系的方式而存在.体系是内容以范畴形式的逻辑展现,它属于理论内容的形式的方面.相应的内容只能体现于相应的形式之中,所以没有一种发展成熟的学科内容不具有一贯性的和严密的理论体系.通常所讲体系,可以有两种涵义.一是指构成某一完整理论的各个思想间所固有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联系表现着思想的统一性、连贯性和制约性;一是指一种学说借以表达的理论形式,这种理论形式通常是通过稳定的范畴、原理之间的有机的和统一的联系而表现出来的.前者渗透在思想观点之中,是潜在无形的逻辑,可以称作“思想体系”;后者表现在人们对于业已成形的思想的论述和表达之中,是自觉地揭露于外的联系,属于外显地有形的逻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体系”或“学科体系”.思想是逻辑性的存在,完整的思想在通常情况下都会自身构成一定的思想体系,但这并不等于自然地就具有了它的理论体系.要把思想具有的内在逻辑显示出来,必须通过相应的概念系统,还要建立起自觉的逻辑联系,这只有经过专门的研究才能做到,这就是属于学科体系建构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目前主要有两种排列方法。一种是: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以下简称前一种排列次序);另一种是:原因租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以下简称后一种排列次序)。两者都讲的是这五对范畴,但逻辑的起点和终点却大不相同。那么,这些范畴的排列究竟是主观随意的,还是确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范畴体系的逻辑次序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按照什么顺序来排列呢?下面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体现了党建历史与理论逻辑发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科学基础上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概念,它是确定侵权行为责任及赔偿范围的依据。归责原则体系是归责原则之间的构成,它起着统帅侵权行为法的作用,影响甚至决定侵权行为法功能的发挥。确立合理的归责原则体系是侵权行为法立法的重要课题。归责原则体系应该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其体系内各归责原则应是既相互区别,各有功能,又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过错应为归责原则体系逻辑连接点,归责原则之间的层次性则是它们互相分工互相补充功能的体现。杨立新教授的《侵权责任法》草案主张的"三元论"归责原则体系因具备内在逻辑联系和层次性而较之其它归责原则说更具有合理性。这种具有共同的伦理基础并且具有鲜明层次性的归责体系制度设计无论从形式美感角度还是从实质功能发挥上,都应比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和共同的伦理基础的的归责体系制度设计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场规模宏大的城乡经济改革正在全国掀起。这场经济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经济改革必然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经济改革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面临并且思考的迫切问题。本文试图根据“《资本论》的逻辑”及其关于生产力的系统理论,对此作一些初步的理论探讨,以呈现给当前的经济改革。 一、经济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科学体系,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则构成这一科学体系的“主构架”、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之所以对“三形态论”、特别是“五形态论”以及科学地分划历史发展阶段与全面、正确地把握杜会形态演变规律之间的关系产生种种误解,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忽略了对“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研究所致。本文试图从历史、理论、现实相统一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和发展模式就存在一个问题逻辑和阶段逻辑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是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者关系上,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探索历程,可以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财产权利安排对后改革的意义及改革自身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对财产权利安排进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财产权利安排与后改革之间的逻辑联系,并认为这种逻辑联系仅仅是整个改革历程中若干个必要环节中的一环。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摸清贯穿中国改革历程的一般逻辑。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论证这种一般逻辑与政府行为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核心思想.其后学阿尔都塞、普兰查斯不断地对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形成这一理论的次生逻辑.因此,深入地阐述从葛兰西开始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原生逻辑和阿尔都塞、普兰查斯之间的传承关系,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而且对于我们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是指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从中国教育国情出发 ,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出发 ,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出发构成邓小平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路。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的统一构成了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其逻辑结构的研究有促于我们从深层次学习、掌握和运用邓小平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是不是一个体系 ?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 ?“三个代表”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辩证关系”?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深入研究阐发“三个代表”过程中必须认真回答的重大问题。当前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但是从体系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在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还显得不够。这里谈一点看法。一、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是一个科学体系一般来讲 ,所谓体系或系统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形成的内在的联系或逻辑关系 ,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等特征。理论体系或思想体系是…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多元论和价值多元论的命题是虚假的命题。事实上,文化和价值都是一元的。从学理上分析.无论一元论还是多元论都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或两个不同的层次:一元论有善一元论和正义一元论即文化一价值一元论之分.多元论也有善多元论和正义多元论即文化一价值多元论之别。善一元论和文化一价值多元论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善多元论和文化一价值一元论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因此,文化一价值多元论是导致极权主义的逻辑前提.文化一价值一元论则是多元善得以存在的逻辑前提。相同时间中不同空间内文化价值的差异、冲突不是文化一价值多元论的证明,而是文化一价值一元性在不同时空中的表现。文化价值的差异本质上是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差异,因此主张不同价值的文化有高低层次之分;高文化向低文化流动是带有自然规律性的现象,因此文化霸权论是缺乏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的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开设的课程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准确理解这一体系的结构和逻辑进路必须要先理解马克思的人学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原理教育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与马克思的人学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马克思所说的人并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人学的旨趣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75-179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西方国家为克服代议制民主的弱点,主张以"对话为中心"的协商民主替代"以投票为中心"的选举民主,发展出一种强调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协商民主理论。考察协商民主的理论发展逻辑,可知协商民主的功能兼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双重性。为此,要健全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先进经验,推进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效克服西方"选举—竞争"式程序民主的内在弊端,不断完善主要以"选举—合作"为实质内容的人民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7.
逻辑与理性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的关联.在现代逻辑视域中,理性是精确的、普遍的,通常被视为一种单独的、先验的认知能力.究其实质,现代逻辑理性观突出的是对理性作合理性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在知识论上的根源正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关于知识的理论传统.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①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先后产生了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认识和结论。这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特点的两种理论思维,它们具有不同的实践基础,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理论特征。在这两种认识和结论之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进而又形成了怎样的逻辑联系,这就是本文所要揭示的主要内容。一、关于人类认识发展的两条不同的道路(一)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两条既…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是凭空发现的,而是有历史的必然,有内在的发展逻辑.研究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对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础、发展规律、本质特征以及发展趋势,都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内在逻辑,最主要的有两个根本环节:一个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复归;一个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现.下面就这两个根本环节作一系统分析,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阐明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认识和挖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