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本位”在人们思想意识领域里的日益强化已成为导致多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之一。官僚主义、家长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皆由于人们对“官”的地位的看重和吸引。本文拟就“官本位”的有关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崔文恒 《阴山学刊》2003,16(6):5-12
鲁迅先生首先提出了魏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后来的文学史界采信并发展之。考查中外各种文学史著。“文学的自觉”都是经过许多次。中国文学史在魏晋前后,至少还有四次“文学的自觉时代”,即先秦“摆脱巫文化束缚的时代”,中唐至宋金“摆脱文人垄断的时代”,明清之际“注入市民意识和市民精神的时代”,“五四”运动开启的“新文学时代”。中国古代文学据此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刘畅 《浙江社会科学》2015,(2):113-121,136,159
在有关官本位的社会危害及其成因的学术讨论中,思想文化也是一种切入的视角,比如"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态度和思维方式,还体现着官本位文化中上下尊卑的意识,包含着官本位文化基因。在古人对"作"的敬畏心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臣民原错"、官师一体、圣作贤述、著述等级论的表现。在传统文化中,官本位不仅在支配着物质、财产、权力等社会资源,还支配着语言、著述等文化资源,甚至在创新和沿袭的关系上也有表现。由此,或可开辟出一条从著述思想考察中国官本位文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除“官本位”意识影响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本位”作为一种腐朽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 ,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都有明显的表现 ,同时带来了诸多恶果。它的存在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其复杂的现实环境。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彻底消除“官本位”意识 ,就必须从加强思想教育 ,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破除“官本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本位”意识 (以下简称“官本位”)是将有官职者视为主体的腐恶意识 ,是封建集权制和官僚体制在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它是一种保守、封闭、落后的观念 ,是与民本位根本对立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官念”的支配下 ,自认高明者有之 ,劳民破财者有之 ,不与群众共患难者有之 ,漠视群众利益者有之 ,不愿接受监督者有之 ,完全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位置 ;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 ,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官本位”是与政治文明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针锋相对的陈腐形态 ,因此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彻底破除“官本位”。一、“…  相似文献   

6.
“官本位”意识: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可  李万业 《理论界》2007,2(10):14-15
“官本位”意识是传统行政文化之中的糟粕。“官本位”意识与官僚主义、集权、人治、宗法观念紧密相连,对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危害。必须充分认识“官本位”意识产生的根源及其原因,采取措施,逐步去除残存在人们特别是行政官员头脑之中的此种意识,这是推进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徽州方言在第一人称代词及对女性长辈称谓词的使用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在这一方面造成了多元的格局。而且在词音上,徽州方言又有着“五里不同音,七里不同调”的怪现象,因而,这就使得有些人对徽州方言的统一性产生了怀疑。然而事实上。古徽州六县从楚汉的古黟、古歙时期开始,便被共同划定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经过三国阶段的裂县分治,及隋末的割据自保,由鄣郡、丹阳郡、新都郡、新安郡而至歙州,其间虽有大起大落,大分大合,但该六县终于在唐代完成了其稳定的行政建置;  相似文献   

8.
陈云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高度论述反对“官本位”思想意识必要性,提出坚持唯实、从严执纪、制定和健全有关制度等消除“官本位”思想意识的举措.这对于新时期大兴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庆社科文汇》2001,(12):F002-F002
陈利民认为,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党的历史上的几次大的挫折都是同民主集中制被破坏相联系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辩证的内在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既存在民主不足的问题,也存在集中不足的问题。但从总的情况看,主要还是民主不足。从党的建设的实际看,党内民主存在不少问题: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  相似文献   

10.
<正> 何谓“官本位”?一般指以“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准,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及人身价值的机制或做法。本来,国家行政系统,按照“设官而治”、“官阶有别”的特点,实行行政级别制,不同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权力、责任,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这在社会主义时期只要规定得合理恰当,是不会遭到人们非议的。其他系统,在一时未及制定出科学管理体制与办法的情况下,为了管理方便,暂时参照一下“官本位”制也未尝不可。但是发展到“官本位”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无处不发生影响,成了一种强劲的概念、通用的公式,就是一个问题了。如云南某寺院,连和尚都有“处级和尚”、“局级和尚”。这就不能不使人啼笑皆非。至于老年人现在“望子当官”;青年人寒喧常问“你是哪一级干部”,或者“你的职别、工资相当于哪一级”;孩子们在一起比爸爸官职的大小和所乘小车的豪华程度,甚至他们立志长大了  相似文献   

11.
卢向国 《理论界》2006,(8):182-183
“官本位”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产生与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官僚制的存在与发达。与做官相伴随的是财富、荣耀和特权。这三点是“官本位”政治文化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和知识阶层报国报民的价值观是形成“官本位”政治文化的两个次要原因。在今天的中国政治中,我们可以通过铲除产生“官本位”的充分条件来根除它,至少是限制它。本文认为,建设廉价政府、废除官员特权、鼓励人生的多元发展等可以作为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官本位”有着一种内在联系。官本位严重地控制了中国古代诗人的思想、人生,深刻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创作,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官本位"政治文化思想为主要特征的。金观涛先生在《在历史表象的背后》一书中全面刻画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环环紧扣所形成的超级稳定的、保守的封建制度。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本位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产生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形成的反映客观政治过程的观念意识,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康德的先验哲学而言,自由源于理性存在的必然,其“实在性”的体现依托于理性存在者或人的“此在”事实;自由的“实在性”不是作为物的经验对象,而是作为经验对象之规定的纯粹形式存在;自由作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其“实在性”既指向理性原则的存在,又指向理性原则作用的存在,并必然地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的统一。任何在自由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都是新的路径的选择和对以往方法的解构,而非对自由和存在本身的改变,康德哲学的建立是如此,海德格尔的存在体系也不例外。因此,在不断面对困惑、重释自由之际,我们也凭借自由的问题而进入自身存在之路,并获取人的“此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15.
浅论理想     
理想是壮丽的,也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多少年来,古今中外的人们都追求理想,探索理想,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终生。当前,在我国全面改革、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同理想,这对于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一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信念。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从人类的产生的时候起,就有了对美好目标的追求。但是有了对未来目标的追求并不等于就有了理想,因为理想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就是它不仅是  相似文献   

16.
论理想人格     
我们正站在世纪之交的点上,对现实人格和21世纪未来人格的雕琢,应当站在什么价值体系上来认识呢?这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历史遗产继承,或是实践规范总结,都还做得不够。本文想从这三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所谓理想人格,是人们追求的完美的、理想化的人所具备的个性心理及行为特征的总和。理想人格是人的最高行为标准的体现。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也不断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马克思说:“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①人类本身正是在创造历史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趋于完善的。达到完美的人格,使人成为理想的人是人们长期以来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人们对理想人格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直到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才真正描绘了…  相似文献   

18.
王英 《船山学刊》2013,(3):141-145
陈确对理欲关系的讨论基于他对当时两个问题的思考,一是流俗沦于物欲;一是佛老讲虚无,蔑视身体欲望。陈确认为宋儒的学说因吸收佛老"无欲"的观念,以它指导政治、人生,严辨理欲、君子小人,易造成政治生活的不宽容,也有害于身心。他正面提出应正视"欲",把"欲"与"生"联系起来,无欲则无生,也无天理产生的可能,这样,他取消了天理独立存在的可能,取消了人性二元的设定。他对"欲"的含义有所放大,放大到今日所讲"需要"的程度,既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理想既具有现实性的一面,更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它是现实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类理想的支点应该建构在社会性的基础之上。这一支点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社会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统一,社会现实的现状与社会现实的进步倾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破除"官本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清亮 《学术界》2005,21(2):96-106
"官本位"之形成、发展、特征;"官本位"、官文化、官场文化之界说,"官本位"是一种在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利己主义人生观支配下的价值取向,属于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官本位"对历史与现实之危害;"官本位"在当前的十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