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闻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新闻实践活动。讨论不是教学目的,得出结论、答对题也不是目的,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校园新闻的报道中,才是新闻写作课案例教学的目标和实质内容,也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
庄强 《决策》2014,(9):82-83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那么多大老板都没啥文化?要知道他们没有的,只是学历,但并不缺"学习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也敢于找比自己强的人来帮助自己,而且他们还敢于授权。他们用自己的无能,刺激了团队的有能;  相似文献   

3.
向传书 《科学咨询》2008,(21):67-67
新闻速写,一般是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而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事件,又都是可以分成若干横断面和纵剖面.新闻速写无力也没有必要去详尽地描述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它往往只须择取某个事件中的一个横断面和纵剖面就可以了.因此速写与长篇通讯、报告文学相比,它是轻骑兵.速写作者往往注重的战术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他们懂得一个道理: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他们追求的最佳效果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相似文献   

4.
推荐     
老宋要退了. 在副局长的位置上,老宋一待就是十几年.当然,也不是没有机会上去,但每一次都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在前不久,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老宋发现了一个秘密:大李竟然是他的竞争对手老曹的眼线!大李是老宋的秘书,一个跟了他七八年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李起的作用,老曹曾经很轻松地击败了老宋,稳稳地坐上了局长的位子知道秘密之后,老宋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这里有任何风吹草动,老曹都能很快知道呢!  相似文献   

5.
论角色变化     
何志毅 《领导文萃》2014,(21):37-39
<正>最近我作为团长与其他4位老师一起带领20位企业创始人到瑞士游学。他们平均年龄40岁;学位有博士、硕士,有北大、清华的本科,也有两位没有文凭的复员军人和农村土生土长的创业者;来自8个省市和10个行业;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创始人和领导者。到瑞士下车伊始,在第一次会议上我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不是东西(当然不是东西,是人),也不是人(不是一般人,一般  相似文献   

6.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14,(17):111-114
正文人是"国民的集体表情"把文人单挑出来痛批,不是要"吃柿子",而是因为"树大招风"。或者说,因为他们站在台前,聚光灯下,万众瞩目。实际上,文人是我们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表演者"。他们的表演,就是我们的表演,是我们的"集体表情"。表情人人都有,关键在于有没有人看,主要看谁的,以及为什么要看。为什么要看呢?为了知道真情。真情有三:身之所历,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圣诞节前,有消息称,董明珠会见了各地代理商,并发表了一个长而激烈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中,董明珠将炮火燃烧到了制造行业几乎所有主要竞争对手:"美的曾经模仿过格力,3年就失败;海尔也在学,我觉得日日顺没有希望;TCL也依然。多少企业都在模仿格力,他们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东西是什么,他们都以为找几家投点钱,成立个股份公司就能成功,我觉得不是。"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许多语文教师甚至产生了语文"不知道怎么讲"的困惑.他们把语文课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因而以"讲"为主,但逐渐又产生了-介疑问,每一课都是按时代背景、词语解释、句子分析、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一顺序依次讲一遍又有什么意义呢?教师不可能把每一篇文章都讲透,也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讲,因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不是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语文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最新发生的或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发生在前,新闻发生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原材料,新闻是概括事实加工编辑而成的,事实是新闻发生的前提,又是新闻存在的依据,没有了事实就没有了新闻的合法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4,(38):16-17
正面对新闻报道中屡有不道德行为发生,成立新闻道德委员会刻不容缓。"不看广告看疗效",关键要看新闻道德委的实施效果,落实好,才是真的好。在新闻业界有一句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没有人关注,新闻就没有生命力。但是,新闻不能够只是吸引眼球,还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约束。2010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的辩题是新闻价值和人文道德哪一个更重要?而如今,新闻道德问题则成为了一场现实的论辩。  相似文献   

11.
夏宁春 《决策探索》2009,(23):64-6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官不修衙”。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官员都有任期,修完了自己也差不多走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不修反而显得自己清廉;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皇帝的批准,任何地方官根本不得私自修建衙门。大词人苏东坡当年因为擅自修衙被贬徐州,便是私自修衙代价惨重活生生的例子。古代很平常的事情到了今天却成了新闻,大名县政府成为“最破县政府”本来是个正面报道,没想到却被当成负面报道来解读,而质疑者则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2.
王育琨 《经理人》2010,(7):65-67
有些人的判断力常常令我们惊诧。他们总是能在别人还不知道北的时候,就能判断出方向。我们习惯于称他们是天才。买际上,每个人都可能有机会成为那样的天才。关键是你何没有这样的意图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有一篇文章开头写道:“没有别人比妈妈更了解你,可是她知道你有几条短裤吗?”然而,乔基国际调研公司知道。妈妈知道你往每杯水里放多少块冰块吗?而可口可乐公司却知道。国外许多公司为掌握各种信息,其对消费者的了解超过了妈妈对子女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消费者本人也不知道或从未考虑过的事,他们都一清二楚。如可口可乐公司发现人们在每杯水中平均放3.2块冰块,每人每年平均看到69个该公司的广  相似文献   

14.
杨奎松 《领导文萃》2012,(23):53-57
必须承认,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都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固然是政治上的对手,却有很多很相似的地方。他们之成为国共两党的一代领袖,既是时代使然,多半也是他们的共性适合了这个时代的需要的结果。他们的出身都属中间阶层看过他们传记的人都应该知道,蒋介石出身于普  相似文献   

15.
职场感悟     
正1. 鱼饵就应当符合鱼儿的胃口,而不是钓鱼者。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很多人却重复地错误着。2. 脑袋之所以是圆的,那是为了满足我们不断转换思路的需要。3.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要做什么,但是知道了以后,仍然会不做,这就是你一直没有成长或成功的原因,没有之一。4. 我们并不是拥有太少的时间,而是拥有太多我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周恩来作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的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他别的地方都没改动,唯独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有一次开座谈会,大家发言完了,主持会议的人说"现在请周总理作指示"。他说:"不是,不是‘指示’,我个人发言就是个人意见。我今天这个发言并不是中央通过了,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我说错了,大家可以批评。"  相似文献   

17.
奥运,谁都想拿金牌,这不言而喻。但每个选手并不会因赛场竞争而仇恨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运动员们知道他们虽是对手却不是敌人。相反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人类生命自由受到限制的所有客观条件——时间、空间、地心引力等等。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都努力锻炼试图突破这种限制。  相似文献   

18.
正也许是因为从容和周密,李渊的所有战略战术,几乎都没有出现过纰漏。一切都是天衣无缝。后来的胜利,跟李渊的基本战略也是密切相关的。李渊逮捕了试图在晋祠暗杀他的王威、高君雅,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两个人是隋炀帝的亲信,李渊虽然诬陷他们勾结突厥,但是那只是逮捕他们的借口,李渊无法用这个理由再去杀掉他  相似文献   

19.
基层通讯员与其挖空心思想题目、找点子,不如融进实际工作中,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我们摸清了其前因后果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报道题材,在无意间就能抓住线索,写出新闻。提高新闻采写能力,就是多写新闻,多出好作品。在基层采访,特别是到乡镇采访时,经常会有通讯员向笔者诉苦,因为“没的写”而完不成单位的报道计划和报道任务,经常受到批评。还有的通讯员因为“写不出东西”而被调离了岗位。以笔者对基层通讯员了解,笔者发现了他们带有共性的一面,那就是:新闻写作热情很高,但新闻敏感性不强,从而制约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王运宝 《决策》2006,(11):21-23
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将会持续成为西方媒体的“新闻眼”。一位美国记者总结得颇为恰当:“并不是我们的报道方式有了什么变化,变化的是中国,我们的报道只不过反映了中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