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列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3):73-81
田野调查知识方式对于文艺起源研究而言乃是20世纪的知识学事体。对现存的原始部落原始文艺生活的调查,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文艺起源和原始文艺状况提供了全新的知识参照。但这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学理性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准确地评价我们与他们的时间存在关系,这对我们能否通过这种知识方式更有效地穿越时间黑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奉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3):75-81
文艺起源于审美、爱美、求美、创造美的艺术冲动.古代文学即广义的美学.文、王、巫、儒一脉相承,分别草创了言笑、诰命、卜祝、经典四大文艺. 相似文献
3.
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 ,也由此出现了一批后现代社会理论家 ,福柯便是其中之一。福柯与一般的后现代理论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独特的研究视角 :知识考古学。本文即以他的《知识考古学》为基点 ,阐释知识考古学的基本含义、基本原理及其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张典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35-39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主要面对《词与物》最后提出的“人之死”这样一个问题,福柯认为“人之死”是尼采的“上帝之死”的伴随事件。福柯指的“人”是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的所谓资本主义大写的“人”、资本主义的一般主体性。福柯认为,法国大革命给欧洲带来了一种主体性,欧洲现代史就是这个主体性的历史。法国大革命成为福柯《知识考古学》思考的中心事件,法国大革命在福柯文本中是隐匿的。 相似文献
5.
在梁祝传说的形成、流传与变异、演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核心的、稳定的“母题”,诸如女扮男装、爱情受阻、殉情化蝶……这些故事情节在目前通行的各种版本的梁祝文本和表演形式中,大都存在着.从母题学的角度对“梁祝”文艺展开考察和分析,一方面可以研究“梁祝”在生成、演化和变异的过程中,容纳、形成了哪些作为最小的叙事单元、持续存在的“母题”;另一方面能够探讨“梁祝”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和文化娱乐样式的“母题”,如何穿越时空和文艺样式的壁垒,最终形成洋洋大观的梁祝文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两条路径的研究中,我们能够梳理出“梁祝”经典化的历史路径. 相似文献
6.
借助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现代文学突破了"从五四谈起"的起源上限,拓展了学科时空领域,缓解了学科焦虑,超越左翼文学史观的局限,发现了现代文学的"多种现代性",形成了众声喧哗的研究局面。"十七年文学"改变了情感化、政治化的简单视角,分析文学成规显形与隐形的规则,致力于还原历史情境,转变为两个时代的平等对话,获得了鲜明的文学史意识。"重返八十年代"解构了文学叙述成规,以历史的后见之明,展示流行概念和范畴的背景、条件和关系,探求文学制度再生产的历史性。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谱系学"方法的引入,使现当代文学研究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但是,"知识考古学"滑入犬儒主义与失去道德责任的危险,以及它在现实操作层面上的局限性,是我们运用"知识考古学"进行文学研究所必须警惕的。 相似文献
7.
宋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7-11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20世纪60年代末的著述《知识考古学》中创造性地应用话语的概念探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并推广的世界遗产运动在40年的多层次实践中也改造并形塑了国际与国内层面上带有异质性及历史化的文化遗产话语。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这一话语视角对理解与反思文化遗产话语在国际、国内语境中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馑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呼吁,中国的农业起源研究要摆脱一味寻找最早栽培谷粒来确定农业起源时间和地点的模式,从人地关系的互动来了解农业起源的潜因和具体进程。 相似文献
9.
朱振明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6-120
米歇尔·福柯对知识生产中"认识型"的分析来自于对"人文科学诞生"的思考。通过对三个不同的、彼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领域(语法、自然历史和财富分析)在17和18世纪中期发生的一系列变迁的分析,福柯指出在西方社会的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勾勒其文化的认识构型,即"认识型",它是某种学科话语在一定时期产生的可能条件,是不同理论和辩论生成的可能条件。知识的生产围绕着不同的"认识型"原则来组织,这些原则透过不同的话语实践得以体现。换句话说,"词与物"(或"能指"与"所指")间的构合通过"话语实践"来进行。"认识型"及其"话语实践"成了理解知识的格栅。这种理解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以及文化的自我认知与生产。 相似文献
10.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
荒野内涵演变历时弥久,故对其概念解读复杂而矛盾。尤其是20世纪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究现代荒野内涵,现代荒野理念随之形成;1964年《荒野法案》的颁布进一步从法治层面上界定了荒野一词的概念,随后不同群体围绕荒野内涵展开的大量辩论更是从内容上丰富和拓展了其函义。对荒野内涵的解构和延伸不仅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变革,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认知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综观中外现代文艺研究的方法,基本趋向有四:一是重文艺创作心理的研究,二是重文艺本体的研究,三是重文艺接受过程的研究,四是重文艺的社会条件的研究.现代文艺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把文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向卫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3):13-17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产生的“邓小平文艺理论”有异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地位、发展方向、指导方针、艺术典型、艺术风格、批评原则等作出了新的界定或理论更新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并已结出丰硕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4.
15.
王国维文艺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表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质,这种现代性以"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种态势彰显出来,其原因与王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禀性密切相关,他的文艺思想对中国近现代乃至当代的文艺理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艺、通俗文艺和大众文艺是历史上曾经依次出现过的审美文化形态,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那个时代的独特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它们在本质内涵、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传播途径及作品功能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间文艺是来自下层集体创作的口传文艺;而通俗文艺是下层文人个人志趣的文化表达。弄清这一问题,对于建设正在展开的我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钱超英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
本文提出进行"文艺传播"研究的若干设想,认为把文艺研究和传播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传播学在具体领域上得到丰富,而且可以为文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维度。本文并从"信息"特性、劝喻方式、对文化知识的负载传承方式和娱乐性等方面,分析了文艺传播在一般传播背景中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横跨亚非欧的阿拔斯王朝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大帝国局面,政治经济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生活稳定繁荣,由此导致文艺的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不仅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勇于冲破旧规,探索求新,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而且建筑、绘画等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阿拔斯王朝被后人誉为“阿拉伯文艺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9.
许连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2):30-32
中国古代文艺鉴赏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鉴赏观念、鉴赏方式、鉴赏对象以及鉴赏理论形态都是随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不断生成、不断丰富完善的,其思维特质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陆贵山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5)
从文艺实践和文艺经验中进行理论提升,承接、吸纳各种有益的理论资源加以改造和重塑,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途径。重读、细读和精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拓展人学理论、发掘文艺的内部规律和重释美学理论,用以应对时下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特别是西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观念和批评模式,这些对丰富、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