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身监禁制度是附属于死缓的刑罚措施,认为终身监禁制度的确立使得贪污受贿犯罪的处罚得以从宽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终身监禁型死缓的刑罚强度比死刑立即执行轻,比普通死缓重。终身监禁制度是一种针对贪污受贿犯罪新增的死刑措施,而不是死刑立即执行的替代措施。终身监禁制度是基于弥补贪污受贿犯罪刑罚力度上的空当而确立的。终身监禁制度的确立使得贪污受贿犯罪的刑罚变得更加严厉。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修正案(九)》以立法的形式增设了“终身监禁”,堪称刑法史上的一大突破。修正案中“终身监禁”不同于终身监禁刑,因此,“终身监禁”性质的界定是我们探讨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评析“刑种说”和“措施说”等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寻求“终身监禁”性质的确立依据,从而对“终身监禁”的性质予以界定:“终身监禁”既不是刑种,也不是刑罚执行制度,而仅仅是死缓改无期徒刑之后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刑罚强度角度看,贪贿犯罪中的终身监禁制度不具有死刑替代措施的合理性,亦无益于根除实践中减刑、假释乱象丛生、执法不严的弊病。从刑罚执行角度看,终身监禁的适用条件可分为前提条件、限定条件与实质条件,但因其缺乏可操作性,既不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定罪量刑问题,也不利于反腐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调整终身监禁制度的刑罚定位,将不受重大立功情节影响这一点进行修改,还应加快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来更好地惩治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地位上,终身监禁制度是死刑缓期执行方式的执行结果,实质意义上的无期徒刑。我国的终身监禁只适用于贪污罪和受贿罪的现状打破了刑罚结构的均衡状态。横向比较,刑罚结构内部罪刑配置失衡;纵向观察,分则中规定的终身监禁引发了总分则间法条衔接及语义冲突的问题。在立即废止该制度不具备应然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前提下,应通过对法条进行立法技术和实质内容的局部调整,以改变刑罚结构内部的冲突状态,实现刑罚结构的体系化。  相似文献   

5.
在反贪的严峻态势下,我国刑法引入了终身监禁制度。该制度作为死刑的替代性制度而问世,对近代刑事法治的推进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刑事法治的演变,终身监禁和刑罚轻缓化理念、行刑社会化思潮以及刑罚经济原则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终身监禁在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受到了诸多限制。因此,立足于理论层面的现实阻碍,对其进行消解不仅存在域外法治的借鉴基础,也具备现实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6.
终身监禁的法律定位与司法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监禁是依附于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无期徒刑执行制度存在的特殊刑罚措施,是介于死刑立即执行与纯粹死刑缓期执行之间的中间刑罚,兼顾着废除死刑和限制死刑替代措施的双重功能.其适用对象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偏重,单纯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偏轻,适用终身监禁罚当其罪的贪污受贿犯罪人.终身监禁可以溯及原本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贪污受贿犯罪.被决定适用终身监禁者有重大立功表现而减为有期徒刑后,应依法执行有期徒刑,不执行或不再执行终身监禁.  相似文献   

7.
终身监禁的适用标准是划分死刑与死缓之间的界限。通过对终身监禁适用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发现:数额是适用终身监禁的主要因素,终身监禁与普通死缓适用的从宽情节没有明显差别,导致二者之间的界限不清;终身监禁没有弥补普通死缓与死刑的空当,是导致普通死缓制度基本上被虚置的原因之一;评价路径不合理,导致情节重复评价。在确定死刑双重数额标准基础上,划分终身监禁适用的数额“缓冲区”,缓和其数额适用的绝对性,对不同数额区间适用从宽情节,解决普通死缓虚置问题;对非数额情节进行限制解释,限制终身监禁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债务监禁问题与人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律中,债务奴隶制度虽然被废除了,但却建立起了债务监禁制度,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现在,我国对禁止债务监禁和保护债务人权利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刑法的处罚中,而忽视了对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破产免责制度的采纳和运用,这是我国法律在保护人权、特别是保护广大债务人阶层人权方面的薄弱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强调对个体价值的重视、对人权的保护,并要求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我国新刑法诞生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嬗变必然引起刑法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期的刑法突出强调了对个体价值的重视,体现了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但毕竟我国现阶段还处于价值观念转变时期,我国对人权的保障还存在历史的局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权思想也将不断深入人心,个人权利的保护将在我国刑法中得以更彻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死刑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刑罚文明进化史的缩影。古今中外,死刑的变迁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从恣意到规范的发展变化过程。无论是欧美、亚洲国家,还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死刑的正当性都受到过强烈而有力的质疑。但死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及不断消逝的发展趋势表明,死刑的正当性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确认,同时因为死刑的残酷性其也正不断受到抑制和消解。我国历次刑法修正案不断缩减死刑罪名,《刑法修正案(九)》明确确立的终身监禁制度进一步压缩了死刑的适用空间。死刑的命运,将会经历一个不断缩减直至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要求两者必须协调发展,国内法须承担国际法的义务.国际人权公约经过多年的发展,对死刑的关注经历了由放任到限制再到废除的变化.中国在签署了国际人权公约后,应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同时,面对死刑的变革应作出积极的应对,以实现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等定罪量刑原则以及犯罪与刑罚的一系列条款,较好地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例如,刑法宪法化的程度还不够完善,人权保障在刑法中的地位还不够突出,老百姓对刑法的认知还不够准确,死刑条款较多,等。在人权入宪的新形势下,为了强化我国刑法的人权保障,应当运用宪法保证刑法的实施,对刑法的理解应当进一步地升华,逐步减少死刑罪名,建立一套和现代法治精神相符合的保安处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刑法修正案(九)》确立的终身监禁制度,适用于因实施贪污受贿犯罪而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解释》第4条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进行了细化。《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是适用死刑的一般标准,而非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标准。将《解释》第4条第1款的规定解读为是对贪污受贿犯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标准的规定的观点,经不起学理的推敲,与《刑法》第48条第1款的应有解读逻辑相背离,容易导致轻重不同的刑罚之间的混淆。将《解释》第4条第1款解读为关于适用死刑的一般标准的规定,可以与对《刑法》第48条第1款的应有解读逻辑相呼应,且不会混淆轻重不同的刑罚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当代海盗犯罪呈现出与以往海盗犯罪不同的特点,因而仅适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海盗罪的相关规定来对海盗罪进行打击会显得力不从心,结合当代海盗犯罪的特点,比较借鉴相关国家关于海盗罪的规定,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海盗罪行为对象的拓宽。由于现代海盗罪作案方式的特殊性,为了有效地惩治海盗犯罪,可适当参照英国1700年补充法令的规定,"同船谋反以及对船长采取拘禁行为或限制自由以阻止船长对海盗行为的抵抗都可视为海盗行为",将海盗罪行为对象予以拓宽,不再局限于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物,而拓宽至任何船舶或飞机。二是海盗罪行为领域的延伸。由于目前海盗犯罪不仅仅发生在公海领域,海盗犯罪亦正呈向领海发展的趋势,因此如果一味地遵循《公约》所规定的只惩罚发生在公海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的行为,就会使相应的海盗犯罪无法受到惩罚,故为有效地打击相应犯罪,应取消对海盗犯罪行为领域的过度限定。随着当前海盗犯罪的日益猖獗,海盗作案手段的更加凶残,只有将海盗犯罪进行作案特点的归纳、立法上的重新审视以及立法完善措施的思考,才能顺应当前制止海盗犯罪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周末监禁"是与我国现行的行刑模式完全不同的社会化行刑方式,它是自由刑的变通形式,是介于封闭的监狱与开放的社会之间的中间状态。它的适用有深厚的人性、人文及社会效益基础,有多重社会意义,但它在我国的推行尚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国际视角下的限制死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形势要求我国应尽快对死刑制度做出大幅度调整,严格限制死刑,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并与国际刑事法律制度接轨。同时,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国内标准的协调与衔接问题,也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保留死刑制度,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广大民众关注死刑的适用,媒体热衷于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文章从刑事法律的角度解读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从真实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着手,分析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死刑制度沿革,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价值取向——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9.
物业管理中业主公约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公约是物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业主公约的法律性质应定位为自治规则 ,它的订立不同于一般契约的订立 ,其内容应包含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其效力应及于特定物业范围内的所有业主和使用人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与短期监禁矫正行刑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的裁量与执行制度历来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了社区矫正和短期监禁矫正的行刑效果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用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社区矫正和短期监禁矫正的基本内涵;其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运用所收集到的第一手真实数据和第二手较为翔实的佐证资料,对社区矫正和短期监禁矫正的刑罚适用率与行刑效果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较为客观的实然结论;最后,在综合全文研究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提升,提出了这一问题研究的一般化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