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艺术对生活的介入:比格尔先锋派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学者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以唯美主义为批判对象,对现代主义美学的艺术自律观念作了全面反攻,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注重开放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以充分发挥艺术所具有的文化批判功能,有效对抗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给当今的文艺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异化"既是卢卡奇人道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范畴,也是其艺术理论的核心话语,从这一范畴出发,卢卡奇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艺术现实进行了极具深刻性的批判,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异化理论。卢卡奇的艺术异化理论其后成为"法兰克福"学派艺术观念的直接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审美现代性"专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美学和社会理论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回应。这些理论回应为我们解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提供了某种参照和可能。《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关注艺术在现代情境中是如何被命名的。《“艺术体制”的批判性反思》则从3种关于艺术体制理论的比较入手,着重分析德国美学家比格尔的体制理论。《先锋派的形式意义》探讨先锋派艺术的风格逐新和形式主义倾向。三篇文章都把现代艺术所提出的美学问题作为对象,集中讨论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的不同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审美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英国唯美主义后期,王尔德承接佩特,把"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移植到生活的领域中来。从强调艺术的自律——"为艺术而艺术"——转到强调人生的自律:一种以审美为主导原则的人生观。这种审美救赎思想在王尔德那里主要表现在:人生的形式化、审美的伦理观、"沉思自省"的人生艺术化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波希米亚浪荡子是唯美主义精神和波希米亚生活杂交的特殊人群,他们活色生香地进行着“艺术生活化”的广泛生活实践。这种实践促使唯美主义运动渗透出日常生活审美气质。换言之,沿着波希米亚的生活道路,英国唯美主义的浪荡运动导致其“为艺术而艺术”观念自身的内部穿孔,与欧洲大陆的先锋派运动潮流表现出历史趋向的一致性,成为20世纪“艺术与生活实践领域重新融合为一体”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从康德到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自律思想可以描述为"从美学的革命到革命的美学"。阿多诺和马尔库塞侧重艺术功能论意义上的艺术自律性探讨,具体表现为对现代艺术的推崇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两个方面,主张通过艺术的自律性来实现社会批判和人的自由解放的革命目标。这样一来,以自身为目的的艺术自律性又成了实现他律性目标的手段,艺术自律性问题在社会批判视野中的悖论由此显现。对这一问题的厘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批判理论的思想精华,也为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想,在英国具有原发性质,但外来理论的输入为其发展成为一种批评思潮注入了激进的催化因素。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中,瓦尔特.佩特是第一阶段的代表。与传统唯美主义批评相比,佩特对唯美主义批评主题进行了重大的调整:由对文学自律的集中探讨转移到了对于个人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以及文学艺术拯救功能的重点思考。王尔德则是第二阶段的代表,也是唯美主义批评的集大成者,其批评实践、理论建构从逻辑上标志着唯美主义批评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和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在"市民社会"概念的背后隐藏有多种思想渊源和理论含义,真正的市民社会概念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开始形成的,并通过洛克、孟德斯鸠和苏格兰启蒙运动,在黑格尔那里确定为一种包含内在张力的特定范畴。马克思从颠倒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入手,逐步将理论出发点确立为"物质的生活关系",并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盛行于 2 0世纪的先锋艺术 ,尽管因其怪异而丧失了“作品”的意义 ,但从艺术行为的社会语境关系上说 ,却是一种极端的反社会 (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 )行为。表现为对理性世界观的否定以及对流行的肯定文化的批判。其原因与传统艺术的高度成熟而难以逾越 ,以及文化竞争中受挫形成的“精神无产阶级”有关。先锋艺术的反抗实质上只是一种游戏 ,一方面恢复了人的自由 ,另一方面因游戏态度而消解了反抗功能。反抗游戏的最后结局是归顺于社会秩序 ,归顺于文化市场 ,这说明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内消除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终结与颓废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计武文通过瓦蒂莫、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重新思考了艺术终结与颓废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评价了颓废现代性对艺术机制和未来艺术生活的影响.杨向荣文从现代性体验这一视角出发,将齐美尔定位为现代生活的审美印象主义者,齐美尔的现代性分析起点不是社会总体,而是现实的偶然性碎片,这构成齐美尔独特的现代性分析路径--从碎片到达整体.李健文则借助于韦伯的文化社会学视野,依据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诉求、阿多诺等人对文化工业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认为这一批判并没有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统一体,这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待大众文化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周韵文从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出发,对先锋派与市场的复杂关系进行再审视,强调先锋派的创新一方面包含对艺术商品化和制度化的批判和否定,另一方面它与市场运作原则也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为象征资本而战——从市场的角度看先锋派的逐新冲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计武文通过瓦蒂莫、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重新思考了艺术终结与颓废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评价了颓废现代性对艺术机制和未来艺术生活的影响.杨向荣文从现代性体验这一视角出发,将齐美尔定位为现代生活的审美印象主义者,齐美尔的现代性分析起点不是社会总体,而是现实的偶然性碎片,这构成齐美尔独特的现代性分析路径--从碎片到达整体.李健文则借助于韦伯的文化社会学视野,依据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诉求、阿多诺等人对文化工业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认为这一批判并没有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统一体,这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待大众文化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周韵文从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出发,对先锋派与市场的复杂关系进行再审视,强调先锋派的创新一方面包含对艺术商品化和制度化的批判和否定,另一方面它与市场运作原则也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马车夫的身影》运用碎片化、拼贴、陌生化、梦幻等手法表现出空间肢解、身体肢解、语言崩溃所造成的逻辑的瓦解和现实的消解.作品极端的艺术手法和主体危机、创作危机的主旨根植于战后德国社会的危机.魏斯的艺术实践正是比格尔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的极端艺术形式来源于西方现代社会异化现实论点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艺术批判思想。这种批判一方面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的商品化,而另一方面强调自律艺术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功能。批判贯穿了否定的辩证法反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思想,在论述形式上避免了绝对化的论断,但又始终维护艺术的真理。艺术批判的归宿是艺术乌托邦,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文化工业批判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计武文通过瓦蒂莫、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重新思考了艺术终结与颓废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评价了颓废现代性对艺术机制和未来艺术生活的影响.杨向荣文从现代性体验这一视角出发,将齐美尔定位为现代生活的审美印象主义者,齐美尔的现代性分析起点不是社会总体,而是现实的偶然性碎片,这构成齐美尔独特的现代性分析路径--从碎片到达整体.李健文则借助于韦伯的文化社会学视野,依据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诉求、阿多诺等人对文化工业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认为这一批判并没有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统一体,这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待大众文化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周韵文从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出发,对先锋派与市场的复杂关系进行再审视,强调先锋派的创新一方面包含对艺术商品化和制度化的批判和否定,另一方面它与市场运作原则也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审美印象主义与现代性碎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计武文通过瓦蒂莫、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重新思考了艺术终结与颓废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评价了颓废现代性对艺术机制和未来艺术生活的影响.杨向荣文从现代性体验这一视角出发,将齐美尔定位为现代生活的审美印象主义者,齐美尔的现代性分析起点不是社会总体,而是现实的偶然性碎片,这构成齐美尔独特的现代性分析路径--从碎片到达整体.李健文则借助于韦伯的文化社会学视野,依据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诉求、阿多诺等人对文化工业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认为这一批判并没有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统一体,这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待大众文化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周韵文从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出发,对先锋派与市场的复杂关系进行再审视,强调先锋派的创新一方面包含对艺术商品化和制度化的批判和否定,另一方面它与市场运作原则也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重要成员,本雅明的艺术批评思想,较之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有着一种独特的赎救论色彩.而他早期的语言理论--呈现出一种隐晦神秘而思辨的"真理-救赎"图景,图景背后隐含着深刻的真理内涵及认知方式的转换,则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并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异化社会的批判,奠定了其后艺术批评的基调.  相似文献   

20.
独幕诗剧《莎乐美》通常被认为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唯美理论的完美体现.然而,通过解析此剧可见王尔德所坚持的艺术观逐渐从唯美主义转向对现实主义的思考,唯美主义的面纱下实则深深地隐含着王尔德对19世纪末英国殖民统治的无情揭露与批判.在剧中王尔德把虚幻世界中的唯美和19世纪末的英国现实恰到好处地结合在戏剧表演中,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及诗剧的意象入手,反映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同时更好地影射了英国与爱尔兰之间自我与他者的主奴关系、王尔德“去殖民化”心理及维多利亚女王强权政治等一系列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社会批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