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30年12月17日,中共东满特委发出的通知第六号是错误的决定。其原因是:一,中共东满特委没有从实际出发,把当年斗争失败的主观原因都推到朴允瑞身上;二,东满特委受到原朝鲜共产党派争斗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石魂是普宁人,1902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他是潮汕地区青年运动和工农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潮梅地区党的创建者之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南路特委书记、北江特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1929年2月任湖北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3.
厦门话的词汇,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从普通话转借过来的、同普通话同形同义、仅在语音形式上有不同的所谓对音词。二是方言特有词。我们就《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一书所收方言词条做个粗略的统计,其中对音词约五万条,占三分之二强;方言特有词一万五千多条,占三分之一弱。本文要谈的是后者即厦门话特有的方言词(多音节词)在构词手段和方法上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4.
公王是闽西客家最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而"民主公王"则是众多公王信仰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闽西连城、永定两县。伴随着闽西客家人移民台湾,民主公王信仰也传播到台湾。有关闽台客家地区的民主公王信仰,前人有过一些零星的报道,但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和学理探索,以及闽台两地比较的视野。现尝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就民主公王在闽台客家地区信仰的基本情况和在台湾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方德鑫     
方德鑫(1916-1984)唐河县城东方家寨人。祖父方德久,曾任民国时期国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个开明的乡绅。德鑫1924年入学读书。1929年高小毕业考入开封黎明中学。1930年9月转回唐河,在源潭镇由陈文炳、胡德贵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受南阳中心县委指示与同时人党的曲心敏一起于1930年10月考入南阳宛南公立中学,负责恢复宛中被敌人破坏的党组织。他们列南中不久就与中共鄂豫边特委书记郝久亭接上了关系。3人于南阳城东关租了一座民房,既作住处,又作特委机关。方、曲2人成为特委的重要联络员,多次接待和掩护特委及所属各县党的负责同…  相似文献   

6.
孟半戎 《中华魂》2015,(2):51-55
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这就是后来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一开始,红五军团便作为全军的后卫,而红五军团的第三十四师则又奉命作为军团的后卫,不但担任掩护全军团的任务,而且还特别要为两个庞大的中央纵队殿后。红三十四师是由闽西地方红色武装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师长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出生在湖南长沙福临镇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9岁就给地主放牛、割草当童工。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我国形式逻辑教科书中关于三段论部分大致有三种体系:一种维持传统逻辑的体系,即一公理、七条一般规则、四个格十一条规则的体系,多数教科书都是如此编排;一种是在上述体系基础上有所改进,例如公理的表述方式上的不同,把七条一般规则合并成五条或减掉其中一、二条,把四个格的规则去掉二条等;一种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7,(15)
自打我记事开始,就记着我的瘸子父亲从来都偏心于同样瘸拐着脚的大哥。大哥是6岁入学,我到8岁才进学校的大门,父亲的解释是因为家里穷。母亲  相似文献   

9.
正一、两地的发展状况泉州和温州两地的共同之处并不少于差异之处,他们都地处东南沿海前沿,人多地少,都具有广泛的海外侨亲关系,而且两地改革开放前国有投资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交通等基础设施都极端落后。温州强调"义利并重"的"永嘉文化"与闽南"爱拼敢赢"的商业文化都是对"重义轻利"的传统轻商观念的冲击。因此,两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暨是政治和经济环境所限制  相似文献   

10.
福建茶叶产业在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构建茶叶强省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茶叶强省的构建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集群效应,建设闽南金三角茶叶产业带、闽东有机茶产业集群区、闽北武夷有机茶经济圈、闽西多茶类后发优势区,促进福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国民 《社区》2011,(20):50
过节去姑姑家,姑姑告诉我:"你二叔快和杨大哥打起来了。"听后我大吃一惊,二叔和杨大哥是社区里的模范人物,都是喜欢热心帮助别人的人,这两个口碑不错的好男人怎么就闹腾起来了呢?记得前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家时,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庾岭的名称应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的解释最可信赖,即西汉时有监军庾姓驻此,故名庾岭。唐以来通称梅岭,是因岭上多梅,与梅鋗等人无关。庾岭梅花最迟在六朝后期开始闻名,以花期特早、枝分南北、花色红小著称。岭路开凿之后,交通繁忙,沿路梅花生长艰难,风景难以持久,但历代风雅过客和当地官吏屡有补植,使这一风景名胜兴废继绝,延续至今。庾岭梅景规模有限,其实际观赏价值并不突出,但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其梅花之祖、春信之先、华夷分野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迁客行人登临观赏无不深有感触,因而庾岭梅景在梅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稽考近代报刊、地方志与鼠疫调查报告,发现龙岩地区鼠疫来自厦门,途经漳州传入,具体传播路径有二:一是沿九龙江北溪,经漳州的华安县传入漳平县;二是沿九龙江西溪,经漳州的南靖县传入龙岩县和永定县。龙岩地区鼠疫首见于1888年,此后龙岩、漳平、永定三县反复流行达半个多世纪。1935年龙岩鼠疫引起卫生署、媒体、医界关注,杨永年与龙岩防疫所是防控龙岩鼠疫的主将与领导机构。龙岩鼠疫防治形成的经验与最大成果是促成了福建全省防疫总所的成立。杨永年主导规划和创立了全省—闽北、闽南、闽西—县三级鼠疫防治机构,标志着福建省防疫体系的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4.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来华的欧洲殖民者往往都有家人相伴随.家庭成员的日记、信件似乎是可以让人生动地洞悉日常殖民经历的有用信息源.瓦尔特·弗雷(Walthet Frey)是1905-1938年间在中国的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并且是1914年以前天津德国社团的支柱人物.他的姐妹伊莉莎白(Elisabeth Frey)在1913-1914年期间来华看望他,并且给她在德国的母亲写了一系列的信件.这些信件从一开始就被有意识地作为一种日记,揭示了国外殖民经历的许多含混性.它们不仅记述了一位年轻女性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殖民经历,而且详细地说明了"殖民凝视".同时,这些信件也清楚地显示出依靠此类资料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来华的欧洲殖民者往往都有家人相伴随。家庭成员的日记、信件似乎是可以让人生动地洞悉日常殖民经历的有用信息源。瓦尔特·弗雷(Walther Frey)是1905—1938年间在中国的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并且是1914年以前天津德国社团的支柱人物。他的姐妹伊莉莎白(Elisabeth Frey)在1913—1914年期间来华看望他,并且给她在德国的母亲写了一系列的信件。这些信件从一开始就被有意识地作为一种日记,揭示了国外殖民经历的许多含混性。它们不仅记述了一位年轻女性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殖民经历,而且详细地说明了“殖民凝视”。同时,这些信件也清楚地显示出依靠此类资料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6,(11)
一次去接一个朋友,在他单位外边等了一会,招来不少事儿。先是收停车费的。我告诉他:"我就停一会儿,不下车还不行吗?"人家说了:"那您别停车位里头,您停车位里头我们就得收钱!"靠,不都空着吗?我咬咬牙,挪!刚靠到马路边,过来一协管:"这儿不准停车啊!""大哥,我就停一会儿,不下车还不行吗?"那位大哥看我一眼:"一会儿是多长啊?"我正要说不超过5分钟,人家接着说:"要都停一会儿,不就堵上了吗?"这么宽的马路,我这么靠边碍  相似文献   

17.
闽西汉剧是由外来的西皮、二黄声腔在闽西地区扎根、衍化而成的。闽西独特的社会和历史环境及本地特有的生态环境是形成闽西汉剧广泛流传的基础和条件。从闽西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汉剧艺术的象征符号层面入手,通过仪式研究学派和文化人类学的手段探析闽西汉剧在其社会中的深层文化意义,有助于理解闽西汉剧所体现出来的宗族性的群体认同以及地方社会组织结构对于文化的独特作用。闽西社会结构以亲缘和地缘为主,闽西汉剧是以乡间的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为前提的,是闽西民间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在仪式与社会中极具媒介与桥梁作用,并具有符号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中华语区闽南语节目传播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中华语区闽南语节目由闽南、台湾、潮汕三个层面的文化作为支撑。闽南语节目在传播上具有两种形态:把闽南节目作为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只单纯地把闽南语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闽南语节目按传播对象可分为对外、对台、对本地三种。大陆和台湾的闽南语播音主持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大陆力求走艺术化的路,但在相当的时间里没有走好;香港和台湾走的是自然化的路,并形成了相应的程式。  相似文献   

19.
闽西老区行     
刘傅海 《源流》2012,(7):37-40
广本牌越野吉普车载着我们一行在广福高速公路上疾驰,"直下龙岩上杭"。龙岩通称闽西。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到龙岩考察学习加快闽西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工作经验。我们满怀朝圣的虔诚,来到闽西大地。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闽西山青水碧。但是,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埋藏着传奇,每一道山谷都流淌着故事。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名字,一处处追思历史的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种传承,便是血缘性的传承,所谓天地之道肇端于夫妇,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指此。殷周以后,血缘成形为宗法制度,所蔚成之氏族、宗族、宗庙、祖庙、太庙等,都是以血缘性为基础的传承,这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中一条重要的主轴。另一条重要的主轴,形成较晚,从孔子开始。孔子被后世称之为素王、宣尼公、文宣王、尼父、大成至圣、先师,不论为公、为王、为圣、为师,为殷汤后、为文化垂统之征,都是指其在文化的周道既衰中,将文化的精义在授徒中传递下来,因而开启了一种中国式的非血缘性文化垂传授受之传统。而师生的传递是一种非血缘性的传承,师生关系便成为中国文化中文化性、精神性的一种特殊性格与结构。没有这种师生的学习与传授,中国文化便不会绵绵不绝、源远与流长。祖先与子孙,是血缘性的;而文化传递,却是师生的、非血缘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