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古文献学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古文献就形式而言,包括语言文字和版本形态,涉及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和古籍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编纂学等。就内容而言,分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具体方面包括人物、史实、年代、名物、典制、天文、地理、历算、乐律等,涉及自然和社会、时间和空间诸多方面的考实之学;抽象方面主要指思想内容,需要结合语言文字和具体内容由浅入深地剖析探求。按学术性质来分,古文献学又分考据学和义理学,有关形式方面的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诸学以及有关具体内容的考实之学均属考据学,有关思想内容的剖析探求属于义理学。从古文献的利用角度来看,涉及古文献的搜集、甄辨和对内容的正确理解;搜集、甄辨与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有关,对内容的正确理解与语文解读、内容考实、义理辨析有关。古文献学不仅对古籍整理研究有指导作用,而且是全部中国古代学科即所谓国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荣孟源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工作,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史料学成果,凝结而成《史料和历史科学》一书,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基础。荣氏史料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初步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理论体系,科学论定史料学在历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史料的阶级性论断,同时坚持史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从史料形式、性质、版本、内容等多重角度对史料进行分类,加深对史料性质的认识;此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料考证的内容与方法,将考据、辨伪、版本、目录、校勘、辑佚等传统学术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蒙古学学者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蒙古历史文献学。它是一门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献、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注解和考证等的学科。在我国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学的专门机构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此外,内蒙古大学也有历史文献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对蒙古历史文献的搜集,是建国后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学的开端。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搜集蒙古历史文献,使分散在广大农村、牧区,尤其是寺庙中的…  相似文献   

4.
黄光 《船山学刊》2009,(3):39-41
叶德辉是晚清著名藏书家、刻书、版本目录学家及校勘家,其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思想对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结合叶德辉藏书、辑佚、刻书的实践,从事目录、版本、考据、辑佚方面论及了其文献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指出其文献学思想与实践对今天文献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宋诗》证误举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健 《学术界》2005,(1):142-159
《全宋诗》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项目 ,也是各种错讹极为严重的总集。笔者从已发现的上千例失误中筛选出 1 0 0余例 ,就《全宋诗》的小传订补、误收重出、辑佚补遗等几个方面进行辨证 ;版本校勘、编者拟题、注文按语等亦有涉及  相似文献   

6.
清代是我国学术文化史上集大成的一个时期。惠栋(1697—1758),上承清初学者,下启乾嘉后学,在文字、音韵、训估、辨伪、辑佚、补注、校勘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清代及后世古籍整理的风气、方法、宗旨及目的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于《周易》之研究成果及影响最为突出,不仅在整理、保存汉代赐》学著作及思想上功不可没,而且开启了乾嘉时代《易》学研究新的走向。此外,其《九经古义》纯主汉学以说经,详辨九经之古字、古青、古训,为清代专采汉注说经第一家,开风气之先河,功不可没。故本文从《周易》学、九经训诂学两方面入…  相似文献   

7.
从一九五一年以来,学术界对李大钊同志的著译目录的搜集、编写工作有很大进展,国内外已有十余家。但是,各家所编的目录不仅不全,而且谬误颇多。因而,我们觉得对各家所编的目录有集中、校补的必要,以免在辗转传抄中以讹传讹。为此,我们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各大图书馆,对李大钊同志的著译目录进行一次搜集、核对、校勘和补充,汇编成《李大钊著译目录编年校补》,以供研究李大钊思想的同志们参考。校补的顺序仍按李大钊著作刊出年月日为序,凡校正后的篇名、出处、时间皆专列条目,每条目下加按语以说明诸家目录之谬误。在校勘中所涉及的有关李大钊著作的目录简称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美霞 《学术界》2006,(5):295-300
一、引言《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以下简称《辨伪集》)是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04年6月出版的一本关于语言文字学领域所进行的科学辨伪以及学术批评的论文集。文章的执笔者都是我国语言文字学界著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全书长达505页,收录文章54篇,字数达540千字。该书按照内容编排,共有八部分:第一部分,呼唤科学辨伪;第二部分,贯彻执行国家的语文政策;第三部分,语文教学与婴幼儿识字;第四部分,普通语言学和俄罗斯语言学;第五部分,真理与谬误之争;第六部分,纯净学风文风;第七部分,驳伪科学及其辩护士;第八部分,综述及其他。这八部分涉及的内容很…  相似文献   

9.
王红蕾 《理论界》2009,(11):118-119
叶景葵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搜集与整理,所藏丰富。"名从主人",《卷盦书目》从目录、版本和校勘等多方面反映了叶景葵的藏书思想。叶景葵的学术精神与研究方法对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据学渊源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据学,“是一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问,它的工作范围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音韵、文字、训诂、版本、校勘诸学;狭义的是专指考订历史事实的然否和书籍记载的真伪和时代。”考据学究竟成立于何时?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台湾学者李宗侗主张:“唐以前,史学多注意书法而疏于考证,至刘知几《史通》始讨论及此。”顾颉刚指出:自唐疑古者刘知几、啖助至宋欧阳修、程颐、朱熹、程大昌、王应麟等人,随着“每一问题因讨论之多而理由日益充足,考据学就渐渐地成立了起来。”李宗邺认为,明朝李时珍、宋应星等“开考据风气于先”,到清初“考据学才正式成立”。我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史学的兴盛与发达,考据学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成立的过程。拙文拟就这一时期的考史著作、考据方法和内容诸方面略陈管见,质之高明。  相似文献   

11.
古籍整理的过程包括影印、点校、注释、今译、辑佚、索引、编纂、古籍数字化等,其中标点是整理时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环节.不同文体的古籍在标点时的方法有所不同.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档乾隆朝奏折》《明清档案》等是清代奏折类文书档案,具有重要价值.整理其中与宁夏相关的奏折,在标点时,不仅需要了解奏折这一清代特有的官方文书特点,掌握清代文书专门用语,也要结合地域性,关注宁夏的地名等专有名词,并且要合理划分语言层次,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古籍标点,需要有目录、版本、考证、校勘等有关古籍整理的基本常识,再结合地域特征,规范标点,以免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2.
朱熹从文气辞制、文体风格、文献传流及文本内容等方面,对<尚书>孔<传>、大小<序>及其文本进行疑辨.其辨<书>具有"既疑且信"的鲜明特点,并突出体现在<大禹谟>问题上,这是由其思想体系所决定的.这种基于深刻思想背景的疑辨工作,时后世辨伪学及思想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古史辨派在国学运动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6年起以顾颉刚主编的<古史辨>集聚了数十位学者,以疑古的态度讨论古史,形成古史辨派.他们以讨论古史为学术辨伪的突破,讨论范围扩展到先秦两汉典籍、诸子和学术史等问题.古史辨派是国学运动中的一个流派,讨论古史是整理国故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是在新的国学观念引导下进行的.古史辨派采用的方法是传统考据学与科学方法的结合,即以细密的考证探讨中国文献与历史上若干狭小的学术问题,扫除因袭与谬妄,促进了国学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方健 《中国学术》2000,(2):305-308
六十年前,北平图书馆延请陈援庵先生主持影印本《宋会要辑稿》的出版,这部宋代的百科全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宋史研究者。最近,幼承庭训的陈智超先生,又凭藉在目录、版本、校勘、年代、避讳学方面的厚积薄发,向学术界奉献了他的《解开(宋会要)之谜》。  相似文献   

15.
刘德州 《船山学刊》2020,(2):96-101
晚清时期,卫护晚出《古文尚书》之风大盛,涌现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有学者出于自身学术立场的考虑,也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关系甚巨。理学的复兴无疑对此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今文经学则从反面刺激了辨真学的兴盛。王懿荣上疏请复古本《尚书》,更是引起了辨真派的极大不满,多部著作因此而问世。此外,阎、惠等人辨伪之书的广为流布,以及毛奇龄等人辨真学的不成熟,都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阳征 《船山学刊》2003,(4):55-57
陈确1604—1677)字乾初,是明代“最后一位理学大家”刘宗周的弟子,他生活在明末清初易主鼎革的大变动时期,通过批判明末王学偏执于形上思辨的玄虚之弊,自觉地倡导弃“虚”蹈“实”的新学理,成为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和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之重要组成部分。陈确虽然学出王门,但自称“素不喜理学”而对程朱陆王批评甚厉,所著《大学辨》、《瞽言》、《葬书》等著作在当时的学术界震撼一时。其中《大学辨》以辨伪为特色,考证《大学》并非孔子、曾子之书,驳斥其“知止”之说,不仅是对宋明理学诸派立论相争之根基的彻底瓦解,也可看作是对宋明以来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胡凤丹、胡宗懋为清末浙江永康籍著名刻书家和藏书家,胡氏父子以其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穷一生精力搜集整理刊刻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古籍资料,并做了大量的校勘编目工作,在文献学的诸多领域作出了贡献。文章从藏书、版本、校勘、目录等方面探讨了胡氏父子的文献学成就。  相似文献   

18.
《西藏纪游》,作者周蔼联,最初成书于第二次廓尔喀战争期间,最早刊刻于嘉庆九年。书中记述了清乾隆时期西藏地区的山川地貌、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风貌等。本文对周蔼联生平及这部书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并从辑佚校勘、史学价值及民俗史料等方面,详细阐述该书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罗泽南辨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晨怡 《中州学刊》2003,(3):107-111
晚清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泽南学术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具有浓厚的辨学意识。依照程朱理学的正统观点 ,罗泽南对各种异学杂说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其辨学思想大体可以分为尊朱、辟王和批佛老三个方面 ,其中尊朱为其思想的基础 ,辟王为其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李少波 《青海社会科学》2015,(1):158-162,167
清初之辨伪学气魄大、口气大、胆子大、论断绝对化是这一时期的特征。这一时期有的学者进行综合考辩,考辩对象涉及四部群书,大多数学者是在读书中提出疑问,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促进了辨伪的不断深化。但是,清初辨伪学中存在着以虚律实,以应然否认实然;先入为主,无视不利证据;前提主观,论证不严密;证据不足,结论武断等方面的缺陷也是极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