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军事文化哲学是在传统军事哲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研究方向。从军事哲学到军事文化哲学的转向,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从未来信息化战争、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军营生活多样化、军事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来说,这一转向是军事实践活动的现实需求。从文化哲学、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学等学科领域来说,这一转向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从传统军事哲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还存在着文化转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正> 总览中国当代艺术哲学的现实面貌和未来走向,我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哲学至少面临着六大误区.下面我拟就这六大误区逐一进行描述.一、唯理主义误区它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哲学沉陷得最深的一个最广大的误区.沉陷在这个误区里面的艺术哲学可以被称做“认识论艺术哲学”,或“反映论艺术哲学”,或“摹仿论艺术哲学”,等等.这是因为,在这个误区里,艺术的哲学本质被界定为一种理性认识,一种特殊的理性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人生问题的探讨和中国问题的解决。《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中国文化要义》这两本书是梁漱溟先生论述其文化观以及如何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著作。他分别从哲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论述了三种不同文化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路向说"和"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文中笔者尝试通过分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中国文化要义》两本书中论述中西印文化之间区别的不同方式,从而对其文化观的形成和展开加以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化哲学在当今的凸显使得哲学研究对象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理性文化转向了当代社会理论范式的文化。这不仅表明了文化哲学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批判和审视,而且也表明了文化哲学存在的"有限性"视域,但它并不局限在某一种"有限性"视域之下而是要超越其"有限性",这是文化形而上学本性使然。文化哲学批判的"有限性"视域以及在此视域中的"无限性"特征表明了文化哲学的"实践品质",这一品质在马克思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存在着“在场与缺失”的辩证矛盾,而破解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应着力在理论总问题、逻辑层级、理论基本观点方面加以认真思考和系统整理。这一工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着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具体实际,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审视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一条是以民族形式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把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般形态到特殊形态和中国传统哲学从古代形态到现代形态的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7.
汉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历史现象,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重视不足,以致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人的文化属性与民族成分方面存在某些误区。在宗教、文化、社会、民族等许多方面,对这一历史现象作较深入的分析,就会得到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人主要是信仰文化的转变,而非民族属性改变的结论。因此,从理论上讲,“汉族穆斯林”的称谓,更能准确地表达其民族与信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当今影视鉴赏存在着僵化思想把教化片程式化、猎奇心理把历史片滥俗化、消费主义把娱乐片庸俗化、单薄底蕴把实验片隔离化等几个误区,重正道德价值观和巩固文化素养是走出这几种误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预警的误区及对策的方法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房地产预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尝试着从哲学的角度对房地产预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房地产预警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文化诸学科中 ,语言学算是一门艰深的学科 ,它属于社会科学研究 ,同时也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在这个领域内有所建树 ,实在是不易之事。就蒙古语研究来讲 ,尤其在蒙古语历史语音学中存在许多误区 ,对某些现象难以得出合理的解释 ,感性认识升华不到理性认识 ,这不得不说是个缺憾。众所周知 ,作为游牧民族中的佼佼者———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礼法以约束、规范其行为的。这一点必然会延伸到其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表现在语言上 ,语素井然有序 ,句法逻辑严密 ,从其词根可直接洞察该民族先民的原始思维模式与二元哲学的内涵 ,以及阴阳…  相似文献   

11.
卡西尔文化哲学经历了从文化批判走向哲学批判的独特道路,存在着从认识论到人类学的立场转换,发生了一场哲学观的变革。首先,符号形式哲学在认识论立场上实现了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现代转向,推进和深化了现代哲学的文化转向;进而,文化批判从文化的理论问题转变为文化的实践和伦理问题,文化哲学从实践诉求转变发展为人本主义转向。由此,人类文化哲学在人类学立场上实现了从文化批判到哲学批判的变革,从文化视角提出并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卡西尔文化哲学体系作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形态,除了先验性、唯心论、精神性之类的基本问题外,根本问题在于以文化视角作为文化哲学不自觉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的古老文化中,东方占据了三大文化,即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中国文化.古往今来,东方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涵、恒久的价值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人和广大民众,并且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研究东方文化具有持续不减的兴趣和热情,并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同为东方文化的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因此,对中国哲学与印度哲学作出某些比较研究,这并非没有可能.因为在整个人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其思想的共通性确实是存在的.比较哲学研究、比较文化研究在当今世界哲学界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如果说将印度最大的哲学派别吠檀多派的梵我思想,与中国的大思想家、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的思想作一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人类思想发展过程的相似性,同时也能对其思想的深层结构进行挖掘.本文侧重对朱熹的客观本体论与吠檀多哲学的梵本体论的比较研究,具体论述了朱熹的"理"与吠檀多的"梵"的概念,以及两者如何运用这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来论述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以此来我出中印哲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比中美文化背景,探究两国创新机制形成和发展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以儒家文化为主线分析了孔子、董仲舒和朱熹掀起的儒家思想发展的三次高峰,发现中国文化中存在着“权威主义”和“复古文化”的倾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发展。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却奉行“自由”和多元化,是注重行动和实践的哲学,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对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在哲学文化层面反思的基础上扬弃并求得发展,付之于切实有效的行动,以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评论文集《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主要认为这本书以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为鹄的,运用以哲学为本的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努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积极因素和价值观念,充分体现了八十年代文化反思的精神、特点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房地产预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尝试着从哲学的角度对房地产预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房地产预警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通常从某个角度对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文化有所反映。禁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通常反映着一个国家或者社会文化方面的某些特殊的现象。汉语和英语中的禁忌语具有共性的特征,反映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某些相似性;但这两种语言中的禁忌语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性特征,这些差异性特征很好地影射了中国和西方文化在社会制度、宗教法礼、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与科学——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作一本书的标题,读者会感到惊奇。如果说得明白些,这里主要是指4至6岁的儿童,人们更会惊讶不止了。然而在某些人看来,儿童议论哲学问题是很平常的事,不足为奇。不过要从寻常事物的外表中找出这种平常的东西,从儿童对世界的大量认  相似文献   

18.
文化哲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哲学的形成由文化的转型与人的存在问题引起,文化哲学特征的内容由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存在与文化构成的结构系统是基本问题的内容,文化哲学的特征则体现了文化哲学研究的内容。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文化哲学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的。中国当代文化哲学的特征有其丰富的内容,不仅包括了文化、生活实践,更主要是人的解放。文化哲学的特征一般由这三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文化身份被西方书写、撕裂、扭曲。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重构,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文章从这些误区谈开去,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背后的权力运作。同时,笔者对后殖民批评的批评,剖析了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困境,并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书刊简讯     
法国《哲学研究》1962年第一期介紹說,这是一本集中談論海德格尔的本体論的小册子,对于那些想对这位哲学家作一了解的法国讀者来說頗有用处。本书主要談論以下几个问題:Ⅰ“存在的问題”,Ⅱ“在世界上存在”,Ⅲ“存在本身”,Ⅳ“存在和存在者”,所有的論述都环繞着“存在”这个概念。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