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经济增长质量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经济规模随之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数量增长的快慢,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本文试图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中外比较,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然而,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和企业组织升级、要素资源有效整合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进一步进入世界市场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已出现新的特点,各国市场全方位拓展;资源利用和生产体系呈现全球化格局,强国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占据优势。为了应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后所面临的机遇挑战,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任务。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约束机制探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存在密切的联系.能源的消耗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绩效,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资源耗竭、碳排放增加等问题.针对如何有效的减少碳排放这个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律后,针对主要排放源——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通过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建立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指标,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工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 《青海统计》2007,(4):37-38,40
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八五"、"九五"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发展成绩卓著,推动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如何在新的环境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便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失业人口的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是解决我国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十多年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储蓄支撑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产品大量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2000年后我国的消费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解决国内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不振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重中之重。文章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国内消费与产业各部门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我国扩大居民消费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使其成为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从而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贝叶斯VAR模型(BVAR)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互动关系,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部分影响因素,且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累积效应,总体影响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全球经济发展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发展的冲击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关于工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八五”、“九五”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发展成绩卓著,推动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如何在新的环境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便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出口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特别是在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的增长更呈现出加速势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攻坚阶段,未来十年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国内外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我国就必须长期维持着经济的平稳增长,这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春霞 《统计教育》2009,(7):51-54,59
经济的增长包括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主要靠投入要素的增加来获得,资源耗减较多、环境破坏严重,使得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经济增长质量,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面建立了经济增长质量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在评价当前经济增长质量的运行状态、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中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及时把控未来经济的变动方向,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良性指示作用。本文首先给予宏观经济预警系统新的视角,基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多维度进行监测预警,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其次,明确了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的价值判断和内在机理,对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做出相应的界定。最后,从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监测、趋势预测、识别预警以及政策选择四大模块构建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各模块的方法选择,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演示分析和指数模拟。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要素投入量与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大小、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低、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等三种方法,判断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情况。经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由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但是集约型的层次还比较低,离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玉平 《统计研究》2000,17(2):41-48
 近年来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后,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滑困境,突出表现在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产品积压、市场滞销、工人失业,特别是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为了抑制这些问题的负效应,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先后启用,并在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回升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表现在投资需求增幅下降、消费启而不动、通货紧缩日益蔓延。那么,如何看待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呢? 简单地从表面上看,确实存在着实效的问题,但如果我们从政策所依托的大环境入手。深入到货币财政政策的内部机制,具体地分析其效力,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逐年上升,其增长速度快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城乡间人力资本投资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人力资本投资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迅 《统计研究》1996,13(4):46-49
The paper designs a model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y adoption of advanced methods in the frontier of econometrics. Based upon the model, the paper makes predic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n assesses the situation of further economic growth tendency.  相似文献   

17.
邓飞  柯文进 《统计研究》2020,37(2):93-104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始终是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应与区域的异质性相一致,以实现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本文在充分考量“四大板块”区域异质性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为视角,利用198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两个维度来探寻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效能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①全国层面,所有层次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初级和中级人力资本会遏制产业结构高级化,只有高级人力资本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②区域层面,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化,经济活动的广泛化以及经济依存关系的深入化,使用现有的单一经济统计指标来观测或预见实际的经济状况变得愈来愈困难。领先指数建立在对基础经济指标的合成基础上。领先指数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其相对于实际经济波动的先行性,因此也往往被称为先行指数。介绍了领先指数的发生、发展,参与测算的参考指标与基础指标的选择、方法论以及指数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上升以及中国经济对于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领先指数的研发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领先指数的指示与短期预测功能将为中国的官员、学者以及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理解和运用领先指数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函数性数据与微分方程的关系以及微分方程系数函数的估计方法。利用函数性数据的微分方程分析方法对中国及中美日三国GDP增长的波动特征、中国31个省份GDP增长速度的时段差异特征,以及投资率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微分方程分析方法不但能够很好地刻画经济变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和波动特征,而且能够对多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异以及多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刻画和展示,易于对其进行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增强科技、经济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的主要措施。以现代产业理论和统计理论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陕西省经济发展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而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直接影响了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增长。因此,为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机制,乃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