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唐摭言>记载罗虬<比红儿诗>本事时所云"手刃绝句百篇"就是"手创绝句百篇"的意思,<太平广记>误解了"刃"的含义,改成了"手刃红儿",从而制造了一起罗虬杀死红儿的文坛冤案,此冤案的启示是,对有疑问的古书,宁存疑,勿妄改.  相似文献   

2.
编修族谱是明清时期徽州各宗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即使是一个普通家族,也有强烈的编修族谱的愿望。歙县虬川黄氏以刻书技艺精湛闻名于世,族中没有出现过富商大贾和显赫官员,成员大多生活并不富裕,是徽州地位比较低微的平民家族。该族十分重视家谱的纂修,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于清道光年间纂成《虬川黄氏宗谱》。与其他许多宗族相似,虬川黄氏修谱也存在虚构世系和攀附贵胄等现象,《虬川黄氏宗谱》通过对宗族远代世系和祖先小传的构建,将本族列为望族之后,希望以此抬高自身的社会地位。虽然普通家族所修族谱比较简单,却真实地展现了中下层家族宗谱的编修状况。  相似文献   

3.
邓明华 《老友》2012,(12):21
克敌制胜迈步,伟业定军都。沿江边,抚水拍岸,鱼返故渊嬉逐。滕王阁,恢宏气度,落霞孤鹜吟千古。三篇鸿文,螭虬至人杰地富。  相似文献   

4.
汪子元 《老友》2012,(12):21-21
克敌制胜迈步,伟业定军都。,沿江边,抚水拍岸。鱼返故渊嬉逐。,滕王阁,恢宏气度,落霞孤鹜吟千古,三篇鸿文,螭虬至人杰地富。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琉球国,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隋书》中即记有《琉求传》。中国隋朝(公元581-617年)时,琉球国始被称为琉虬。据该国1650年成书的用汉语自撰的首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问远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虬浮水中,也。”  相似文献   

6.
诗意联佳客     
《阅读与作文》2009,(8):46-47
云海浮山人倚栏,虹桥跨涧雾生寒。清流漱石一腔碧,飞瀑扬烟百丈欢。翠竹多情环秀阁,虬松仗义隐奇峦。青丝无欲身心爽,白发有闲天地宽。  相似文献   

7.
鸱尾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鸱尾,是中国古建筑上常用的一种装饰附件。最早的鸱尾形制大约出现在北魏时期,其造型依据是东汉《汉记》提出的“虬尾似鸱”的说法。从鸱尾形制的演变与完善过程来分析,鸱尾的原型来自于佛教中的摩羯造型。  相似文献   

8.
《虬髯客传》之故事及版本衍变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史志目录将《虬髯客传》归入"传记"看,据唐人苏鹗《苏氏演义》记载,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比对《太平广记》《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及《神仙感遇传》引《虬鬚客》诸本,知《虬髯客传》最初以带有传奇色彩之传记类型流传,经历了由权力上层流传至民间广传等过程,并分化成两种流传版本:一是,以《广记》本始流为小说类成一系,衍变为《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等,并随诸多小说类书的刊刻而为社会通行本。一是,约略于苏鹗所见"近世本"向《广记》本过渡时或更早,以杜光庭据流传初本编改成道教传扬本《虬鬚客》为一系,此系未曾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9.
正郭庄镇地处句容西南,紧邻江宁开发区和南京禄口机场。甲山、赤山、虬山,青山环拥:南河、赤山湖,碧波荡漾。这里山清水秀,风景旖旎,民风淳朴,受江南地区史前文化湖熟文化的影响甚广。句容市郭庄中心小学就身处其中。漫步郭小,香樟跟玉兰试比高,绿柳和芦苇同摇曳,茂竹同灵石相依偎  相似文献   

10.
“剧本杀”凭借释放压力、丰富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增强社交黏合度的优势成为大众内容消费的重要选项。但“剧本杀”受欢迎的同时,也暴露了种种问题,如一些“剧本杀”设置了暴力、灵异等内容来吸引消费者,“剧本杀”因缺乏高质量内容难以迸发更大的市场潜力。“剧本杀”行业应当注重多元化发展,与其他IP或文化形式结合,探索“剧本杀”+行业融合新模式,延长行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契丹可突于被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史记载契丹可突于对唐诈降,唐官吏趁机唆使其同僚李过折袭杀之。但经过考证,可突于被杀是唐将张守珪杀降冒功性质的行动。  相似文献   

12.
杀配子染色体是一类具有优先传递效应的染色体,其作用机制是当其处于半合状态时引起非杀配子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接,从而导致生物的变异.不同来源的杀配子染色体作用强度不同.杀配子基因的抑制基因可以减弱杀配子效应的强度,对诱发变异和保持变异材料的育性有重要作用.本文还对含有杀配子抑制基因的杀配子材料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方膺,字虬仲,一字秋池,号晴江,乳名龙角。江苏南通人。“扬州八怪”之一。关于李方膺的生年,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工具书均记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如王伯敏著《中国绘画史》、文物出版社资料室编《扬州八怪》、《辞海》、郭味蕖编  相似文献   

14.
清华简《系年》与《春秋》经传在记载国君死亡事件时采取了不同的记述方式。《系年》在记述一国之君杀另外一国之君时均用"杀"字而非"弑"字,基本句式为"某杀某",这与《春秋》经传的记载类似。但《系年》在记载国君被该国臣子所杀的时候,几乎都用"杀"字,这与《春秋》采用"弑"字表明褒贬明显不同。《系年》对孺子王被灵王所杀,灵王被公子比所杀均未非常明确地采取"某杀某"的记述方式,这可能源于《系年》的记述者为楚国人,所以对本国国君的遇害采取了"内讳"的方式。对"弑君"事件的不同处理,可从另一侧面佐证孔子对《春秋》确实进行了修订及"《春秋》笔法"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我曾写过《幸亏还有死刑》一文,说的是贪官该杀,若不杀贪官,国人将受无穷之害;今日又写《贪官不应速杀》,说的是贪官应该缓杀,若速杀贪官,则不利除贪务尽。时下,在处理贪官案件上有人主张“从重从快”,从重有法律界定,从快则无法律界定。从重从快处理别的案件或许可取,若处理贪官案件则并非策略。贪官不应速杀,不是贪官罪不当杀,不是对贪官重罪轻判,更不是为贪官开脱。杀大贪官,警示官员,匡正风气是完全必要的。速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大贪无可非议,大得人心,然而速杀那些具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大贪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6.
副词"杀"与"煞"产生之初,句法分布的分工不明显.宋代开始,"杀"与"煞"开始分流,"杀"主要做补语,"煞"主要做状语,但是这种分布又是十分复杂的,有的文献明确,也有的并不明显.宋代以后,副词"杀"一般只做补语,分工不太明确的主要是"煞"."煞"的分工不明,与其本身的可补性有关.方言材料同文献一样,"杀"与"煞"的句法分布也是十分复杂的.  相似文献   

17.
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在我国得到很多赞扬,特别是在我国民族矛盾加深需要一种民族精神时,岳飞精神更是得到人们的极大宣赞。但是岳飞被杀之后当时的士大夫及民众(除韩世忠、赵士亻褭、布衣刘允升三人外)对岳飞被杀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激烈的反应,直到20年后才有两个太学生为其鸣冤,这是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对于岳飞被杀之后朝野上不同的考察,不但有利于了解岳飞被杀时的历史状态,更有利于理解岳飞被杀时的社会背景及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魏源改革业绩述评陶用舒魏源(1794—1857)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曹懋坚曾诗赠魏源:“胸中何止四大洲,神光往来鞭赤虬,直走龙堂割龙石,红轮不尽海西头”。具体地描绘了魏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寻求真理、坚持改...  相似文献   

19.
传播路径直接决定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因而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剧本杀在竞争激烈的文娱市场脱颖而出,有望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剧本杀主要吸引“Z世代”的大城市青年,以剧本杀为依托的国际传播能够发挥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剧本杀汇聚中西文化元素,能够提供推理揭谜乐趣和沉浸式角色扮演体验,具备国际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的潜质。以剧本杀为依托的民间文化传播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容易被误会为“文化侵略”或“文化殖民”,也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是严格执法的一项举措,它将使死刑案的错案减少,是一件好事。不过有关方面关于多杀少杀问题的一些言论,却在大众中引起了疑惑。有人说,“和谐社会的死刑适用,应当是越少杀越好”。这是什么逻辑!现实的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是一回事吗?以目前中国的现状论,能够说法制越宽松社会越和谐吗?自然,谁也不会主张杀人越多越好。问题在于该不该杀。不该杀,杀一个都多。该杀的,漏掉一个都是问题。这就叫毋枉毋纵。恕我直言,目前社会治安的日趋恶化和官场腐败的愈演愈烈是有目共睹的。时下是警察遍地走,处处见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