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事会制度是解决公司"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制度设计,但我国现行的公司监事会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公司经营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完善公司监事会立法,是完善公司立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我国监事会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监事会是公司法人的监督机关。本文借鉴国外立法,从完善我国监事会制度之组织制度、职权制度、责任制度方面提出了立法建议。监事会的组织制度包括监事会成员的人数组成、监事会成员的任职资格、监事会成员的产生等方面;监事会职权制度包括董事会成员的任免权、财务监督权、职务监督权、特定情况下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监事会诉讼权等;并相应地提出了完善监事会责任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监事会是大陆法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公司监事会远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根源主要在于监事会制度的设计与现行的市场环境之间缺乏对应性 ,表现为相关公司立法上的不足与疏漏。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若干完善对策。同时认为 ,应该协调好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关系 ,二者职能上的协调是完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体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监事会制度在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予以完善的意见,认为在公司立法中应强化监事、独立监事和监事会的权力,使其能与董事会相抗衡,同时又应在立法中明确监事的义务与责任,使其确能"监其事"。  相似文献   

5.
论监事会监督机制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中国,对于公司监督机制的构建,认识上分歧很大。外国公司法规定有股东及股东大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外部监事等监督机制。监事会是中国法定的唯一常设监督机构,在公司监督体系中地位重要,但在实践中却徒有虚名。中国目前阶段不应废弃监事会制度,相反应加强其监督职能,实行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制度。在这两种制度都产生实效之后,可将监督机制的选择权交给公司。完善监事会制度,在立法上应引入外部监事制度,强化监事会的职权,增设董事会、监事会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6.
李秀英 《南都学坛》2009,29(6):101-10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历来都是公司立法中的核心议题,而监督机制更是核心之核心。监事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必设专门监督机关。股份公司的产权特征和治理结构特征是监事会存在的理论依据,实践中内部人控制现象频发使得强化监事会职能具有了现实迫切性,我国公司法修改虽对此进行了修补,但尚存的不足,监事会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扩充监事的监督职权,强化监督手段,健全监事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治理模式,只要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能够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内部作用力之间的损耗问题,也就是只要能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问题,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研究国外成功的公司治理模式时,首先应该明白这种公司治理模式所适用的具体环境条件是什么,才能有选择性地进行借鉴.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监事会是公司法人的监督机关.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从完善我国监事会制度之组织制度、职权制度、责任制度方面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监事会形同虚设是我国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虚化的具体原因是由于现行监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的专业性普遍不足,监事会没有监督的动力,其监督权力无法落实等,而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监事会功能定位不准.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我国公司监事会功能应定位于代表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经理层实施监督.我国目前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下的监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内部监督体制一直是日本公司立法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商法通过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权;完善外部监事制度;在大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等改革措施,形成了一个同时允许两种不同的监督模式并存的监督体制。这是大陆法系国家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大胆尝试,对我国公司立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上市公司管理层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的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分析,并试图从监事会人员的构成、任免,强化独立监事制度;监事的业务执行监督权、财务检查权;监事的激励、约束机制上来完善监事会制度,以使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监事会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在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公司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间有限,在对监事会的思想认识以及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操作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这就使得监事会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从监事会制度的相关立法入手,对我国监事会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监事会制度非常重要.监事会能否有效地行使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保持独立性.监事的任免机制对其独立性的维护至关重要.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法律都详细规定了监事之提名、选举、任期与连任和解任的制度.通过比较后,发现我国监事任免制度非常粗糙.因此,应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将我国监事任免机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监事会是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司健康运作和广大公众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监事会制度设计的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监事会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虚化”现象较为严重和普遍。在深入分析上市公司监事会功能缺失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力求系统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功能保障制度的一些对策,以期对我国立法机关和相关主管部门改造上市公司治理,完善监事会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尽管有学者认为我国应该取消监事会制度,但无论是从法律实践来看还是从理论研究来看,监事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国家要从根本上完善监事会制度必须从主体构成上入手,单纯依靠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参与的监事会难以发挥作用,二者都不具有认真履责的动力和条件,急需引入新的治理主体。在利益相关者中,除了公司职工之外,最应允许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主体参与其中,同时,应鼓励但不强制公司监事会引入行业协会代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外商投资企业制度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标准完善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是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走上现代化道路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本文在揭示出现代公司制度中的组织机构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现行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在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规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公司内部机构方面,进一步完善现代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引进外部监事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部监事制度是日本和我国澳门地区公司治理结构的特色,其在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制衡大股东控制权的滥用、保障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等方面具有独特功效。目前,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已引进了一些外部监事,但是立法上尚缺乏对外部监事的地位、职权、薪酬、义务和责任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治理模式.只要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能够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内部作用力之间的损耗问题,也就是只要能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问题,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研究国外成功的公司治理模式时,首先应该明白这种公司治理模式所适用的具体环境条件是什么,才能有选择性地进行借鉴。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监事会是公司法人的监督机关。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从完善我国监事会制度之组织制度、职权制度、责任制度方面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借鉴的制度。我国立法应对独立董事的功能,与监事会的关系进行准确地定位;寻求与建立激励约束独立董事的机制,及在其他方面建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只有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上市公司管理层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的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分析,并试图从监事会人员的构成、任免,强化独立监事制度;监事的业务执行监督权、财务检查权;监事的激励、约束机制上来完善监事会制度,以使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关键因素.学术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如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等.但这些解决方案没能找出问题的根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制度缺陷的根源在于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监事会担任公司的财务监督职能,并与董事会处于同一层级,是唯一能够与董事会相抗衡的权力机构.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应该在加强对现有监事会改造的基础上,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委托权交予监事会,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从制度上避免审计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